山东省度市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情况报告

时间:2022-02-25 07:00:16

山东省度市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情况报告

今年1月,山东省编办完成了对全省17市2012年度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考核。从考核情况看,各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编委决策部署及省编办工作安排,稳步推进各项改革,调整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加大监督检查和事业单位监管力度,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基础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各项改革扎实推进。一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进行。各市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制定印发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认真做好事业单位清理工作,严格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模拟分类,为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顺利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评估工作。按照省里统一部署要求,各市制定评估方案,健全评估指标体系,认真组织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评估工作。三是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深入。有关市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精心组织落实改革方案,保证了改革工作扎实推进。淄博、临沂市在抓好省确定的试点镇改革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改革试点,分别制定市级试点镇改革方案,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组成检查组对有关区县进行专项督导,推动了改革深入开展。四是其他改革创新稳妥进行。各市结合实际,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青岛市建立蓝色经济发展协调机制,赋予经济功能区市级和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促进了重点经济区域发展。潍坊市创新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保障了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德州市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强镇,协调有关部门下放市级项目立项和建设领域审批权限,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二、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一是全面完成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各市按照核查工作部署要求,集中工作力量,规范工作程序,认真完成了机构编制核查任务,实现了机构编制底数清、人员编制性质清、财政供养人数清、主管部门归属清、分类管理责任清的“五清”目标。二是认真落实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各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厅字〔2011〕22号、鲁厅字〔2012〕13号文件具体意见,加强机构编制审批管理,行政机构总量和行政编制总额没有突破,事业机构编制规模得到较好控制。三是机构编制管理创新成效明显。各市结合实际,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有效管理方式方法,推进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科学发展。淄博市积极开展市直部门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进行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审核,威海市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严格规范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管理工作通知,有效预防了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的发生。东营市围绕城市规划管理、监察和招标投标等事项,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分工,加强了部门间协调配合,强化了工作责任。泰安市印发推行职能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有关要求,督促市直各部门建立工作日志制度,提高了机关行政效能。莱芜市调整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水利渔业、财政等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优化了部门职能配置。四是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市结合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机构编制信息系统建设进度,规范信息采集、录入和审核程序,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均实现入库管理。烟台市积极完善实名制管理系统,实行编制使用和人员增减网上办理,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效率。临沂市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实名制信息采集、更新、使用管理。滨州市加强机构编制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实名制管理台账、手册、卡片和数据库的同步更新。

三、事业单位监管取得积极进展。各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27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大力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积极探索监管制度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事业单位监管水平。目前,绝大多数市成立了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建立起了编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考核工作机制。东营、潍坊等市制定出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在市直单位开展了考核工作。济南、烟台等市制定登记管理现场核查、年度检查、法定代表人约谈等制度,完善了监管工作机制。德州、菏泽等市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更名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为做好事业单位监管工作创造了条件。

四、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市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市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组织完成了对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考核工作;健全完善监督检查协作配合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行职责检查等专项督查活动;将机构编制管理法规纪律列入干部培训课程,积极开展宣讲活动,增强了参训人员的机构编制法规纪律意识。济南市扎实开展党群部门执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区县实名制工作等情况专项检查,进一步夯实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基础。青岛市在市规划局等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开展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事项的参考依据。枣庄市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体系。济宁市开展编制使用情况跟踪检查,规范约束了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行为。日照市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名称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督促整改了学校名称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聊城市探索推行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管理责任审计制度,有效预防了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考核中也发现个别市未严格落实编制使用审核制度,个别机关事业单位存在超编进人行为,部分市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科研和宣传工作较薄弱。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已责成有关市进行认真整改。

关键词:编制 机构 考核 管理

上一篇:加强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朱云龙 不惑之年谈“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