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 第16期

时间:2022-02-25 06:11:04

考验

先道歉――

我们曾经预告,5月21日出版《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2008》。但是因为汶川大地震,不得不两度推迟出版时间,延期至6月11日。

有读者曾经询问,得知我们推迟的理由,他们表示了理解――理解万岁!

不过,我还得为此道歉――诚信,是媒体人的根本。

自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到5月26日下午4时,汶川大地震已造成65080人遇难,23150人失踪,累计4550.9241万人受灾。

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作为媒体,作为媒体人,尽力采访报道,是唯一的选择。

对于这场灾难的报道,各个媒体根据自家的价值选择,做出不同的报道,本无优劣可言――那些孰强孰弱的评判,从专业的研究者角度出发,倒也无可厚非。

不过也有一些人,对于个人所在媒体对此次地震灾难的报道,通过诸如博客等方式公开做夸大其词的“广告”。譬如,一位主编说――我们的文字摄影记者已经有8人赶到了四川,我敢说,没有一个刊物可能投入这样的力量,结果在一次主编们的“聚会”上,不只一家说“派了10个人”――“聚会”很严肃,不是撒谎的场合。

那家周刊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地震做出报道。它的主编事后这样做的动机,我不便揣测,但不经过对同行的了解,就做出“没有一个刊物可以投入这样的力量”的论断,隐隐让人感觉缺了点媒体人的精神。

这还算好的。

现在的媒体中,缺少基本操守的人总是不乏其人。比如重庆的《旅游新报》,“汶川抗震特刊”的封面,居然是两个肉感十足的三点女郎做亲密状,这些编们,绝对是在用下半身思考问题,被撤职或者开除,只能用“活该,两个字来评价。

还有一家地产媒体,地震发生后,联络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捐款,然后通过垃圾短信平台,不停相关消息,每次都不忘把自己的名字凸现出来。这种做法在我看来,就很不地道――你可以利用媒体的中介优势做些善事,做了善事满世界诏告,唯恐路人不知,动机是否纯粹,只能存疑。

一场地震,既考验了中国人的物质能力,也考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对于媒体,这种考验同样存在。一场巨大灾难对人类的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对于媒体而言,这种考验也在持续。

希望媒体人能够在这次考验中,成绩合格,乃至优异。

上一篇:风尘路,风尘误 下一篇:范美忠:中庸就不是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