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教学中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

时间:2022-02-25 08:34:05

初高中教学中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

[摘要]: 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发展的方向和议题,是面向新世纪提出的化学新概念,同时它也为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绿色化学教育正在兴起,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了适应21世纪的发展,在中学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应该利用现有教材培养学生绿色意识,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化学概念的介绍,对高中化学教育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绿色化学 化学教材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习题教学

一、绿色化学简介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在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概念从一提出来,就明确了它的目标――零排放和零污染。具体内涵体现在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拒用上。

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绿色化学

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绿色化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体现绿色化学原则、渗透绿色化学教育。比如在讲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时说说能量的开发与利用、在讲卤素时讲讲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等;硫和硫的化合物中讲讲酸雨的危害与防治、大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硅和硅酸盐工业中说说传统建筑材料的危害及为何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在讲氮族元素知识时,穿插汽车尾气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水中氮磷过多造成富氧化而形成赤潮等的危害;在讲几种重要金属时插入铝对人体的危害;烃与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结合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室内化学物质的污染与健康、农药与化学、与化学、白色污染与综合治理等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应如何合理应用化学,为人类能生存在一个绿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课堂教学中绿色化学的渗透

中学化学教学中虽然还不能系统地讲解绿色化学理论,但在教学中应该加强绿色化学思想的宣传,要使学生具备环保意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要着重介绍绿色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温室效应、保护臭氧层、保护土壤、水质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绿色环保的化学产品对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实验教学中具体实施绿色化学思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首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要贯彻绿色化学思想,要尽量体现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1)要大力推行微型实验。即要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要给出限量,实验中可把容量瓶、烧瓶、启普发生器等常用仪器微型化。(2)要努力改革实验方式。平时多注意收集各种教学辅助书中刊登的有关实验的改进资料,并将其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去。要努力减少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有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如指示剂与酸或碱作用实验、

五、习题教学中加强绿色思想的渗透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习题教学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使学生在练习中了解科技动态,学以致用。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融合了绿色化学的习题教学,使学生更深入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绿色化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一种战略,一种方针、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研究策略。现行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绿色化学知识,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时时体现绿色化学原则,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但绿色化学不能取代系统教学,而是必须融合其中。如此便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更新观念;二是教师本身要进行终身教育,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化学教育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树立牢固的绿色化学理念和环保意识,为了使祖国的天空变得更蓝,使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绿,作为教师,就必须去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未来自觉的“绿色化学家|”,为绿色化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

[2]俞巧红,绿色化学――一种新的化学理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3]卢克,关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与探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4]钱贵晴,微型化学实验与M。L。的研制,化学通报

c

上一篇:建筑地域性的“低技术”表达 下一篇: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