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子感恩“义父”,爱与责任延续了超越血缘的亲情

时间:2022-02-25 03:03:57

两学子感恩“义父”,爱与责任延续了超越血缘的亲情

2007年3月18日是个普通的星期天,在成都一所大学就读的白俊朗心里却惦念着一件事,一大早就赶到恩人史良明家中,背起老人。与史良明的养女史小娟一起将卧病在床的老人送往医院复查。

知晓身世,小女孩与养父不离不弃

史良明曾经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小学的民办教师。1987年7月的一天晚上,史良明在自家的门外捡到一个六个月大的婴儿,史良明的妻子周兴凤因为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医生说不宜生育,此时天降弃婴,夫妻二人喜出望外。一个月后,夫妇俩去办理了收养手续,为孩子取名叫史小娟。

史小娟一天天健康地长大,聪明可爱,但偏偏这时候厄运降临了。1990年秋天,周兴凤因哮喘病突发病逝。妻子的去世对史良明的打击很大,曾经做过手术的背骨结核又复发了,短短几个月病情就急剧恶化,他不得不拄着拐杖走上讲台为学生们讲课。即使这样,为挣钱供养女儿,史良明也没请假休息过一天。

1994年初,史良明的病情更加严重,拄着双拐也很难支撑起身体,他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讲台,病休回家,每月领取60元钱生活费与女儿艰难度日。想到女儿刚上小学,将来还要花很多钱,史良明躺在床上一天也不能安宁。他最终决定去捡废品。军屯镇上的许多居民都认识史良明,知道他在镇小学教书,见他如今残疾了,还在街上捡废品,纷纷围上来说:“史老师啊,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们都会帮你,别再这样作践自己……”史良明虽然感激人们的好意,但他谢绝了:“捡废品并不是作践自己,我的双腿虽然坏了,可我还有双手,我能够自食其力养活女儿。”

转眼史小娟上小学四年级了,1999年4月的一天。她意外地听同学说自己并不是史良明亲生女儿,她将信将疑,一连几天彻夜难眠。于是她向邻居求证,在邻居支支吾吾的言语中,她似乎明白了。她想向爸爸问清楚,但她忍住了,许多往事如同电影一样闪过这个十二岁女孩的脑海,她不知如何开口。

恰巧这一年,史小娟得了一场重病,一连几天高烧不退,镇医院的医生要史良明赶快送女儿去新都区医院。可送女儿去新都区医院,光检查费就需要两三百元,他上哪去借这么多钱。情急之下,史良明来到军屯镇卫生站献血,卫生站的工作人员再三解释:“你有残疾。身体又虚弱,献血有可能引发败血症。”但史良明还是不停地恳求:“我的女儿病了,急需用钱啊!”他最终献了100cc鲜血,领到了300元营养费,把女儿送到了新都区医院……在女儿的病床前,史良明眼圈发红,说:“小娟,你长大了,有些事情也不该再瞒着你,我和你妈妈虽然收养了你,却没能让你过上一天好生活……这几年,爸爸一直在托人打听你的亲生父母,希望把你送回他们身边。”史小娟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狂泻而出:“爸,我哪也不去,我一辈子不离开你!”

挺身报恩,受助男生救助病危恩人

2002年,史小娟初中毕业了,她撕碎了重点高中新都一中的录取通知书,选择了去上五年制的大专学校――成都教育学院。史小娟对父亲说:“爸,你过去是一名十分敬业的教师,如果不是因为患病,你现在还应该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难道不希望女儿将来也做一名教师吗?”史良明老泪纵横,他明白女儿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能早点工作,可以照顾自己啊。其实,这时的史良明每月的退休金涨到了460元,再加上捡废品卖的钱越来越多,他和女儿史小娟的处境比起几年前好了许多。史良明还背着女儿资助了一名贫困生。原来12月的一个晚上,史良明从收音机里听到这样一件事:家住四川省雅安市思延乡铜角村的白俊朗刚上高一时,外出打工的父亲在车祸中身亡,母亲又体弱多病,白俊朗只有16岁,这个本就贫寒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本就善良的史良明萌生了要帮一帮白俊朗的念头。一周后,白俊朗就突然收到一张金额为300元的汇款单和一封信,信上说:“俊朗,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个父亲,我能够理解你父亲在离开这个世界时的牵挂,那就是你的前程。从老师们写给电台的信上,我知道你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为什么要放弃学业呢?做人一定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一生的前程!”这封信没有留地址,但白俊朗反反复复看了无数遍。

史小娟去成都上学后,不能再天天回家照顾父亲。所以,每个周末的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史小娟就会匆匆赶到车站,坐上回家的客车,用自己在学校获得的奖学金或勤工俭学挣来的钱,为父亲做上几道好菜增加营养;第二天下午离开家前又要为父亲买回一周的蔬菜,挑回一周用的水。

2006年5月27日是一个周末,傍晚时分,史小娟像往常一样赶回家。当天的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可躺在床上的父亲竟然穿着厚厚的毛衣和毛裤,仍然浑身发抖,直说冷得厉害。史小娟意识到,父亲有可能患上了重病,她立即将父亲送到军屯镇医院,结果查出是严重贫血,医生叮嘱需要天天打点滴。史良明摇头说:“娟娟要回学校上课,你还是开一些药让我带回家去服用吧。”“爸,我向学校请几天假没关系,不会影响我的学习。”在史小娟的坚持下,史良明终于听从了医生的话。

此后四十多天,史小娟再没去学校上课,她白天四处奔走为爸爸筹集治疗费用,晚上则为爸爸擦身体、洗衣服;只有父亲入睡后,她才能拿出课本来自习上一段时间……然而,这个坚强的女孩,面对父亲每月高达1000多元的治疗费用,她还是很到了难以支撑,不得不向媒体求助。

2006年7月24日,成都一家报纸报道了史小娟与养父史良明超越血缘的亲情故事,牵动了成都市民的心。不过,最让史小娟意外的是,下午1点多钟,一个戴着眼镜、面目清秀的男孩子刚一进父亲的病房,一下子就跪在了病床前:“史叔叔,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把你的实情告诉我?我一直以为……”

看着跪在父亲病床前的男孩,史小娟一脸困惑,男孩这才说出了发生在五年前的往事:“小娟妹妹,我是一个被你爸爸资助了多年的贫困学生……”

白俊朗重返课堂后,学习上更加刻苦。而此后三年,每月的最后一周,他都会准时收到史良明寄来的200元。2004年,白俊朗高考考出500多分,本来有机会去上更好的大学,但他却选择了西南石油大学,原因是这所大学位于成都市新都区,而恩人史良明在信上曾提到他是新都区的一名小学教师。白俊朗有一个想法,到恩人的家乡上大学,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见一见三年一直资助自己的恩人,当面对恩人说上一声“谢谢”。可是,白俊朗跑遍了新都区几乎所有的小学,仍然没能找到叫史良明的教师。白俊朗傻眼了:“恩人难道用的是假名?”

7月24日这天,放暑假后在成都一家电脑城打工的白俊朗,中午休息时随意翻开一份报纸,上面一则十九岁女生拯救病危养父的新闻吸引了他。刚看几行字,史良明,一个熟悉的名字就映入眼帘,再一看内容,与恩人信中所述相似,这不就是资助自己求学的恩人吗!顾不上跟老板请假,白俊朗赶往医院……

爱心合力,超越血缘的亲情更浓

瘫痪多年的养父不仅靠捡废品将自己养大成人,5年来还默默资助了一名贫困学子,史小娟被父亲的善良深深震撼,暗暗发誓就算退学去打工也要拯救父亲的生命。

医生说,史良明的皮肤溃烂已相当严重,做皮肤移植少说需要二十万元。“爸,我想好了,我退学去打工……”史良明哭了:“小娟,十多年来,爸爸从没让你过上好生活,你要再为了爸爸放弃学业,爸爸有一天到了九泉之下也有愧啊。”史小娟跪下了,父女俩不由相拥而泣。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站在一旁的白俊朗,他做梦也没想到资助自己的恩人,竟会是靠捡废品卖钱来维持生活的瘫痪老人!“小娟,有我在,你一定不能退学!”说完,白俊朗从身上摸出2000元钱递给史良明:“史叔叔,你先收下这些钱,治疗费我会再想其它办法。”史良明并没立即接过白俊朗手上的钱:“你还在上大学,哪来的这么多钱?”白俊朗最初不肯回答,见史良明坚决不收,他终于吞吞吐吐说出实情:“史叔叔,这两年上大学,你每月寄给我的生活费,我一分没用全都存入了银行……”

接下来一个多月里,白俊朗白天去成都打工,晚上又要赶回新都和史小娟一起照顾史良明,常常安慰史良明说:“我和小娟商量好了。我们都不退学,坚持上完大学,你也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能让我们失望啊。”白俊朗暑假打工,只挣到1000多元钱,到了9月新学期开学后,外出打工的时间就更少了,他只得在学校里寻找挣钱的商机,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学校食堂,在门口摆摊卖书,节假日里则去做家教,有时候从早上到晚上要连续做12个小时,从这个学生家里出来又匆匆骑上自行车赶到另一个孩子家里。可即使这样,奔忙一个月下来,白俊朗也只挣到了几百元钱,对于史良明的治疗费依然是杯水车薪。

2006年9月底,由于迟迟没钱做手术,医生建议史良明转院去成都一家皮肤病专科医院,白俊朗陪史小娟去了解了情况,发现这家专科医院的治疗技术根本无法医治史良明的病,他们终于明白,医院是因为没钱做手术而要史良明出院……

10月6日晚上,白俊朗做完家教回到寝室,他从同学带回来的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广东省惠州市一家制药公司生产一种治疗褥疮的药品,对瘫痪病人因为长期卧床造成的褥疮很有效果,他立即乘车去卖了两盒“抗化脓消毒液”,然后带上药物飞快赶回医院。史良明涂用“抗化脓消毒液”两周后,背部褥疮竟奇迹般好转,这让史小娟和白俊朗简直欣喜若狂。

史良明出院了,如何照顾父亲又成了摆在史小娟面前的一个难题,担心自己一旦回学校上课,父亲又要卧床,这很容易让刚刚好转的皮肤又溃烂和感染。这时,白俊朗主动提出:“我来照顾史叔叔吧……爸爸去世后的这几年,一直是史叔叔在资助我上学,我早把他看成是父亲一样!”

从白俊朗就读的大学到军屯镇,骑车要花上1个多小时,但此后每一天,白俊朗都会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史家和学校之间。为节省下钱给史良明多买一些补身体的营养品,自俊朗中午在学校里的伙食开支也不会超过3元,常常只买三两米饭和一份素菜,而晚上到了史家,则尽可能把好菜夹到史良明的碗里。晚上,白俊朗还要为老人洗澡、按摩,可更多时候是陪老人聊天,他知道史良明成天躺在床上,白天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一定会很寂寞啊……

2007年1月,白俊朗的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很多,有门功课竟然亮起了红灯,史小娟为此愧疚不已。在她看来,这几个月来应当由自己承担的照顾父亲的责任,却完全推给了白俊朗,否则白俊朗的学业怎么会变得这样糟糕?可白俊朗说:“做人要有责任,更要懂得感恩,只要史叔叔能康复,就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

今年春节,白俊朗没有回老家,他选择了继续留在成都打工,和史小娟一起照顾史良明。对于儿子的作法,白俊朗的母亲十分支持。除夕的晚上,听见母亲在电话里说:“妈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可懂得一个道理,做人要有良心,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白俊朗顿时泪流满面――在这个阖家团圆的夜晚,母亲却在家乡孤独一人。

再过几个月,史小娟就将大专毕业,她已经在离家不远的一所小学找到了做实习教师的工作,重新接过了照顾父亲的担子。3月18日,在新都区医院,记者见到了送父亲来做复查的史小娟和白俊朗。她告诉记者,经过复查,史良明的背部溃烂皮肤几乎已经痊愈,并且长出了新皮肤。“爸爸能有这样好的康复,多亏了白大哥的照顾。现在,我能天天回家照顾爸爸了,我和白大哥商量好,他要把更多心思用在学习上,要不爸爸也会不安啊。”此时,白俊朗背着史良明,他郑重地作出承诺:“大三期末,我一定会重新获得奖学金!”

E-mail:beiyuan98@126.com

上一篇:母爱似海,为空难余生少年托起生命的方舟 下一篇:敬一丹沟通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