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牧草―皇竹草的栽培与利用技术

时间:2022-02-24 09:40:52

优质牧草―皇竹草的栽培与利用技术

皇竹草,是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育成的禾本科牧草,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病害少、生长速度快、利用率高、饲喂效果好、多次刈割和多年利用等优点。贵州省天柱县于2004年开始引种试种,通过12年来不同海拔、不同土壤试种点的分析对比,效益十分明显,很值得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与利用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皇竹草属须根系植物,须根由地下茎节长出,扩展范围广。株高2.8~3.2米,每亩产鲜草1.5万~2万千克;茎秆直立,丛生,分蘖多;每根茎秆有22~25节,每节生有1个芽和1张叶片,叶片长60~130厘米,叶宽3.5~6厘米;根系发达,营养价值高。刈割后分蘖发生较整齐、粗壮,春栽单株分蘖可达20 ~ 25根。

皇竹草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如耐酸性,适宜生长在pH值为6~8的土壤中,pH值为4的土壤中也能生长;耐火烧,火烧过后,地下茎、根可发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层深厚和保水良好的砂壤土适宜其生长;耐干旱,降雨量少或久旱不雨时对其生长影响不是特别严重,但不能水泡和长期有水浸润,水泡导致根腐烂而死亡。皇竹草可在40℃高温下生存,也能在0℃下生存,可耐轻微的霜雪,但忍受不了冰冻。对土壤的肥力反应快速,牛粪为最佳肥料,故应多施牛粪做基肥。

皇竹草特别适宜做牛、羊、马、兔、鹿、猪、鹅、鱼的饲草料,是解决畜禽优质青饲料缺乏和青饲料供应不平衡的一种优质牧草。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

选择土层较厚、疏松肥沃、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的农用地(肥砂壤地最好)。每亩施农家肥约2500千克作为基肥(牛粪最佳),深翻25~30厘米,清除杂草,实行开畦种植,开好排水沟。

2.种茎催芽准备(主要用于埋植)

皇竹草采用无性繁殖(天柱县尚未发现开花结籽),将种茎去掉前后3个节,砍成1~2个节为一段,平放于塑料大棚内进行密植,或用袋装好横放于地下30~50厘米深,待种茎发芽至10~20厘米时再进行大田移栽。

3.栽培时间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地温达12℃以上时进行栽培;5~8月也可以栽培,但气温较高,成活率低;10月以后气温低,生长慢,产量低,植株不成熟,不利于过冬。

4.种植方法

①插植法。整地开穴,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60厘米左右。行株最好东西方向,有利于阳光照射。将种茎去掉前后3节,砍成1个节为一段,与地面呈45°插入行穴中,芽眼朝上,露出2~4厘米的茎秆,用细土压实。

②埋植法。整地开穴,行距60厘米左右,将准备好的种茎横放入行穴中,每段种茎距离40~50厘米,盖上细土厚4厘米左右。

③分蔸法。整地开穴,行距60厘米左右,株距60厘米左右,将原蔸分离出来移植到穴中,培土留茬2厘米左右。

5.田间管理

苗期(苗高25~30厘米)中耕除草,刈割后施肥、浇水,增施磷钾肥,兼顾氮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在株高1.5米左右时第一次刈割,促进分蘖;株高1.5~2米时第二次刈割,刈割时留茬4厘米左右。

三、加工调制与利用

皇竹草一年可刈割6~8次,水分、温度好的地方可刈割至10次,一般在株高1.5~2米时刈割利用,产量均较高,适口性较好,可进行鲜喂、单一青贮、混合青贮和微贮利用。

1.鲜喂

皇竹草鲜喂牛、马、羊、鹿时,可直接投喂或切成2~3厘米长饲喂,适当补充精料。若是鲜喂猪、兔、家禽和鱼等,则在株高30~60厘米时刈割,切碎或打浆拌料饲喂。注意要根据畜禽采食量进行刈割,现割现喂,以免食用不完造成浪费。一般1亩皇竹草加补充精料可供养奶牛4~5头、育肥肉牛8~10头,供养羊25~30只、鹅50~100只。

2.青贮

青贮可解决牧草供求上出现的季节和地域不平衡问题,同时也可解决盛产期雨季不宜存放的困难,并获得品质优良的青贮料,供畜禽冬春季节饲喂。

牧草应该边刈割边青贮,刈割后切成2~3厘米长,青贮时添加1%尿素和2%~3%食盐,能显著提高饲草品质。

青贮牧草的含水量要求在65%~75%。检测牧草水分的方法是:用手紧捏切好的牧草,如手上未打湿,则表明水分过低,可适当撒些干净水进行青贮;如手上有小水滴或轻微的打湿,但无水滴滴出,放开后牧草成垛又能缓慢散开,则表明水分在65%~75%,适合青贮;如有水滴滴出,牧草料湿润散不开,则表明水分过高,可填加统糠、草粉等干物质,或晾晒半天至一天消除部分水分后再进行青贮。

青贮可分为单一青贮、混合青贮和微贮。

①单一青贮。就是将切好的皇竹草直接进行青贮,牧草含水量控制在65%~75%,将其放入青贮池内,边压实边加料,逐层添加,直到填装完毕,进行密封保存。

②混合青贮。就是将皇竹草分别与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苜蓿、牛鞭草等一种或几种牧草混合进行青贮,总的含水量控制在65%~75%,要拌合均匀,特别是与豆科牧草混合青贮时,一定要混合均匀,豆科牧草与皇竹草的比例控制在1s4之内,豆科牧草量过高,家畜食后易患膨胀病,影响家畜健康。将拌好的牧草料放入青贮池内,边压实边加料,逐层添加,直到填装完毕,进行密封保存。

③微贮。就是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会储藏。皇竹草株高在2.5~3米时,刈割后切成2~3厘米长,均匀地洒上秸秆发酵活杆菌,将拌好的草料放入青贮池内,边压实边加料,逐层添加,直到填装完毕,进行密封保存。

青贮饲喂注意事项:一是青贮料不可饲喂孕畜,避免流产。二是青贮料按当日饲喂量取用,取完后马上封口,以免漏气造成氧化酸败。三是当一个青贮池的青贮料用完后再开启第二个青贮池。四是家畜开始饲喂可能出现不适,由少到多,逐渐加量,使家畜适应5~7天后,再放开让其采食,但每次不要剩料。

3.制作青干草

由于牧草茎叶结构不同,散失水分程度不同,一般不通过晾晒制成青干草,如有设备可风干制成青干草或风干打成草粉储藏,在冬春季与精料混合后饲喂家畜。

四、保种及越冬管理

1.作种用的牧草

刈割2 ~ 3次后就不再刈割,可继续割剥叶片,留有6 ~ 8片生长叶片即可,待成熟后,最好在霜雪前收割,留茬6厘米。选择地势较高处(地下水位低于2米)挖坑深1.5米,然后铺10厘米厚的稻草,将不剥叶片留尖的牧草按20~30千克打成捆,放入坑内,每坑装入10~15捆。若天气太干燥,需在装坑时撒水淋透,随后覆20~30厘米厚的细土或盖塑料薄膜后再覆20~30厘米厚的细土,温度控制在10~12℃,到第二年3月挖出切节种植。也可置于干燥的地窖内,保证储存茎秆在窖内的呼吸,防止霉烂烧窖,堆放的厚度不宜超过50厘米。

2.刈割利用的牧草

最后一次刈割留茬6厘米,原蔸最好在霜雪前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加细土5~10厘米厚,或用发酵好的干牛粪或干秸秆覆盖并加细土10~15厘米,开好排水沟,不能积水浸泡,待第二年天气暖和后再打开。

五、注意要点

要点一:第一次刈割为1.5米左右,留茬4厘米左右,有利于分蘖;第二次刈割为1.5~2米;刈割后施肥浇水。

要点二:留种及原蔸保种在霜雪前完成,避免霜冻对种茎和原蔸造成伤害,影响发芽率及第二年牧草的产量。

要点三:避免家畜直接放牧利用,采用刈割利用,以达到稳产高产。

要点四:开好排水沟,避免积水浸泡。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天柱县农业局 邮编:556600)

上一篇:小麦“一喷三防”要提高针对性与时效性 下一篇:突破传统“挖掘铁路运输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