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探索适合龙乡人民的医疗服务模式

时间:2022-02-23 10:09:39

因地制宜,探索适合龙乡人民的医疗服务模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初入4月,冬天的寒意尚未退去,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已经在为新的一个年度的工作而筹划、奔波。就在这样一个季节,记者一行慕名来到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茱萸基地”、“猕猴桃之乡”、“中药材之乡”、“恐龙之乡”――河南省西峡县。该县卫生局局长刘亚欣也正在为西峡县2010年的卫生工作而参加着一个接一个的会议。刘局长在百忙之中,利用会后的有限时间,愉快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并详细介绍了西峡县的卫生工作现状。

针对地域特点,着重“网底”工程建设

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网络中,县级医疗机构是“龙头”,乡镇卫生院是“枢纽”,村级卫生所是“网底”。西峡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的伏牛山区,全县人口43万,其中90%以上的农民居住在“山高路远,地广人稀”的山区农村。

刘亚欣局长告诉记者,针对当地的地域特点,西峡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作为“网底”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并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的乡镇长及卫生、财政、规划、城建、土地、广电等各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的“网底工程”领导小组。在建设过程中,由各乡镇政府出面协调村卫生室建设用地,土地、城建、规划部门则减免了一切手续费用,实行“无税费工程”。从2006年开始,西峡县财政每年拨出50万元,用于改造100个村卫生室;三年期间,共投资150万元对全县298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建设。

据记者了解,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是西峡县卫生工作的一大亮点。所谓“一体化”,即“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养老保险”。该项工作自1999年6月启动以来,坚持以体制推动农村卫生改革,以运行机制提高“一体化”生命力,以管理内容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良好的管理模式已成为该县一体化管理得以持久健康运行的关键。在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西峡县卫生局还积极探索并解决了村医养老问题。他们首先建立了村医人事档案,村医的聘用、职称、工资、进修学习和业务培训,统一由县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列档管理;办理养老保险的村医,依据档案工资按比例缴纳养老保险金,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就可到劳动人事部门办理退休手续,社保部门按月为其发放退休金。刘亚欣局长说,村医统一养老保险解除了村医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村医队伍,也有利于规范管理。

“新农合”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刘亚欣局长多年从事党务、行政管理及医疗业务、医院管理工作,有较丰富的行政管理及医院管理经验。他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现阶段卫生系统的工作已不是原来的简单地“关起门”来把医疗工作做好就行了,而已成为涉及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工作。每一位卫生工作者都是国民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其落实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形象。

据记者了解,西峡县2006年被确定为第二批“新农合”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立即研究并确定了“新农合”办公机构和人员,划拨了6名财政全供事业编制。县政府出台了《西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制定了“新农合”监督、检查、审计等21项规章制度。据刘亚欣局长介绍,在“新农合”刚开始实施的前两年,由于群众对其缺乏信任,再加上报销起点高、比例低,导致基金积压比较多,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在实施当年就实行了“二次直补”,即在原来报销的基础上,再次给予一定的补偿,使群众慢慢体会到了“新农合”的实惠,其参合积极性和对“新农合”政策的支持度空前提高。2007年,西峡县“新农合”参合人数就已达到35.1万人,参合率为96%,比当年全国86%的平均水平高出了10个百分点;2009年年底,该县参合率达97.6%。截至2009年11月月底,全县“新农合”门诊、住院基金共计补偿23.82万人次,补偿金额3709.02万元,其中有5人累计补偿达到封顶线。

对于“新农合”工作的监管,刘亚欣局长说,“农合办”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的人员培训,要求每个定点医院指定两人专门负责“新农合”工作,各医院的“新农合”办公室只管账、不管钱,“新农合”基金由县财政局按月拨付,定额支取;定点医院需把患者的病历、处方等审核后报“农合办”,经“农合办”再次审核无误,由主管局长签批后方可进行报销。2008年年底,河南省卫生厅等上级部门发出文件,要求每个乡镇配备两名“新农合”监管人员。西峡县卫生局随即展开工作,向县政府汇报后,积极开始人才选聘工作。刘亚欣局长告诉记者,2009年年底已经完成了人才选聘的各项程序,这些监管人员已经到位,他们会使“新农合”监管队伍更加健全。目前,西峡县“新农合”医疗基金运行安全,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物美价廉”的医疗服务,引来外地患者

刘亚欣局长总结认为,西峡县卫生工作的特色是“医疗服务抓质量、抓品牌、抓专科、抓特色”。近几年,西峡县人民医院和豫西协和医院每年都积极申报南阳市市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陆续创建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消化专科、肾病专科、骨科、心内科、肿瘤科等专科品牌。西峡县人口只有43万,但其医院规模和业务收入却比南阳市某些上百万人口大县的医院还大、还高,其原因正是凭借“高质量、低价格”的优势,吸引了很多的外地患者。

西峡县县级医院由于民营资本的进入,竞争比较激烈,但同时也填补了“新农合”实施以来患者医疗需求量猛然增多而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空白。豫西协和医院创办于2005年4月,是新建的一所民营二级综合医院。西峡县人民医院、豫西协和医院、西峡县中医院各有不同角度的优势,由此形成了“错位竞争”的良好格局。低廉的医疗服务价格也正是西峡县医疗机构良性竞争的结果,而最终受益者则是患者。

西峡县人民医院发挥综合优势,人才多、床位多,服务范围广、项目广;豫西协和医院则以骨伤科为基础,偏重于专科专病。据记者了解,西峡县卫生工作自2007年开始重点抓专科建设,凭借品牌优势和服务质量,使业务量大大提升。截至2009年年底,西峡县人民医院业务收入达1.1亿元,豫西协和医院业务收入达5000万元,西峡县中医院业务收入达3000万元。

西峡县人民医院还被陕西省商南县跨省确定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陕西省商南县主管领导不无赞许地说出了他们的理由:“西峡县人民医院院风医德好,科技含量高,医疗技术精,科室门类全,服务价格廉,是山区群众信得过的名牌医院!”

目前,西峡县的医疗服务已经在豫西南地区形成了小气候,成为豫西南几个县域医疗服务的辐射中心。刘亚欣局长举例说,某周边县的磁共振检查需300多元,CT需200多元,而在西峡县磁共振只需190元,CT为120元,即便加上交通费和吃住费用,患者还能节省四五十元,所以当地患者宁愿舍近求远来西峡看病。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西峡县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防治并重”的方针,积极发挥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和“120”指挥中心的政府公益职能,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全面的公共卫生服务。

据刘亚欣局长介绍,西峡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和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办了“健康家园”栏目,定期举办“卫生与健康”专题讲座。2010年还与县电视办了体现“大卫生”理念的“卫生与健康”节目,由卫生局牵头,各单位配合提供资料,每半月一期,从卫生动态、政策法规、爱国卫生、医疗信息、名医名家,进行“大卫生”方面的宣传,使群众从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医疗卫生、公共卫生,认识疾病,提升健康水平。通过宣传和教育,促使当地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健康水平。

西峡县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抓检测,包括对普通人群的术前、术后检测,孕妇、育龄妇女产前、产后检测,对入伍青年的应征检测,对被司法机构处理的在押人员进行定期拉网式检测。二抓教育,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艾滋病防治常识的普及宣传和消除“恐艾”、“歧艾”思想教育疏导工作。三抓关爱,对所有病人实行了全部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全部免费抗机会感染治疗,并实行了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把党和政府“四免一关怀”政策体现在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行动上,落实到每一位病人身上。

该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继续以提高“五率”为重点,通过加大病人发现工作力度,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截至2009年11月月底,全县因症就诊人数为127例,确诊115例,给予免费治疗后,痰菌转阴率达96%。

在强化规划免疫方面,西峡县“五苗”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位于河南省前列。刘亚欣局长说,继2005年消灭“天花”后,2012年的疾控目标是消灭麻疹,且2010年是强化麻疹免疫的关键一年。据了解,平原地区一般都是在乡镇卫生院进行接种,而西峡县卫生局根据山区工作实际,设立了村所的预防接种室。早在2006年西峡县开始村所“网底”工程建设时,就在“五室六统一”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预防接种室,第一年便建立了50所标准化预防接种室,配备接种室、档案柜等,以便于集中预防接种;目前,全县已经建立了150所标准化预防接种室,基本达到了“每2个村就有1个预防接种室”的标准。

西峡县对妇幼保健工作实行项目目标管理,严格考核结账,使全县妇幼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09年年底,西峡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7.7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发生,孕产妇死亡率、出生婴儿死亡率等指标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

2009年10月,西峡县卫生局开展了20个医疗单位66个选手参加的卫生急救知识、技能比武,通过活动,加强了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完善了卫生应急物质储备。

西峡县委、县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的领导还十分重视全民卫生健康,大力开展“创卫”工程。通过“创卫”工作,提升全民的爱国卫生意识,提高文明健康素质。西峡县继于2008年年底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后,2009年又申报了“国家卫生镇”项目,2010年将接受相关组织的验收。据刘亚欣局长介绍,西峡县目前共有5个“省级卫生镇”,4个“市级卫生镇”,14个“省级卫生村”,20多个“市级卫生村”。通过爱国卫生工作,改善了群众的卫生环境、卫生习惯、卫生意识,通过这个形式和载体,有效提高了全民健康素质。

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才是瓶颈

记者在西峡县卫生系统采访时,刘亚欣局长多次提到“人才问题”。他说,目前西峡县的乡镇卫生院和公共卫生系统面临人才断层和老化的难题;而人事机制的约束,使这个问题更加难以解决,成为影响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大阻碍。

据记者了解,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2007年南阳市探索实行了《南阳市人事暂行办法》。申请人事后,可按编外用工办理各项保险,使编制外职工可以享受与编制内职工相同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引进的瓶颈。为了进一步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刘亚欣局长说:“一方面,我们已向县委、县政府打报告要求增加编制,计划到河南省人才市场和各大医学院校选聘一批合适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将安排现有人员到高校进行定向培养,或到高一级医院进修学习,使其尽快提升专业服务能力。”2009年,西峡县乡镇卫生院共派出24人次到县级医院免费进修学习,完成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37人;公开选拔了研究生1名、本科生8名、专科生10名,分别充实到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

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创建平安医院

早在1993年,西峡县就成立了“西峡县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执法中心”,是南阳市成立最早的卫生监督机构。如今,根据机构改革要求,该中心改名为“西峡县卫生监督所”,其工作职能也由原来的“食品卫生监管”转变为“医疗市场的监管”,重在对医疗从业人员、医疗废物、医疗行业准入等的监管,查处各种违法行医案件和重大食品卫生案件。据刘亚欣局长介绍,2009年,西峡县卫生监督所共查处无证行医机构13户次,没收器械58件,没收药品6箱,有力维护了广大患者的权益,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市场秩序。

有着多年医院管理经验的刘亚欣局长,一直坚持“以质量打造平安医院,以管理打造和谐医院,以服务打造温馨医院,以科技打造名优医院”的管理理念。他认为,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在以刘亚欣局长为中心的班子指导下,西峡县各级医院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在提高应急医疗救治能力、改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持续改进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创建平安医院。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河南省西峡县卫生局刘亚欣局长动情地告诉记者,解决医疗纠纷,宏观上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需要公安、民政部门的积极配合,同时对于各医疗机构来说,其内部也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医疗纠纷预防机制。他说:“只有抓环节、抓细节,才能将医疗纠纷可能的发生途径堵住,维护好患者的利益和医护人员的利益,实现‘双赢’,打造和谐医院、平安医院。”

上一篇:血清GGT\AFU\ALP及AFP检测对肝癌的临床价值 下一篇:早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