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行业共同发展生态圈

时间:2022-02-23 05:20:51

打造行业共同发展生态圈

访谈嘉宾: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苏华

嘉宾简介:

苏华于2015年2月加入英飞凌,现为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中国区执行董事,负责公司在大中华区市场的整体业务运营。苏华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并曾在北京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对于公众来说,英飞凌的名气似乎并不大,但在业界提起来,英飞凌绝对是全球领先的半导w公司之一。1995年,英飞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去年提出“与中国共赢”的发展战略更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特别是英飞凌发挥自身的优势,助力半导体行业的人才培养和本土企业走出去以及中国发展战略落实。

为此,2017年1月19日,本刊记者专访了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苏华,深入了解其如何将公司发展战略、自身优势及企业社会责任三者结合,以及这种结合所带来的变化与收获。

可持续发展,让世界更美好

因为缘分,苏华于2015年加入了英飞凌。与苏华之前跨国公司从业经历相比较,他感受最深的是:“英飞凌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

“作为企业,英飞凌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而是成为极具工匠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公司”。苏华正是被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深深吸引了。

英飞凌到底在做什么?苏华说,虽然英飞凌生产的半导体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生活周围处处都是它的身影,包括每天不离手的手机、驾驶的汽车、使用的公交卡、家里的智能控制家电产品等等。

苏华在谈起英飞凌的产品时流露出自豪之情:英飞凌致力于迎接当今社会面临的关键挑战,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核心所在。我们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不仅是为了公司,更是为了地球上每一个人。

何以见得?苏华说:“众所周知,当前我们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难题,每个国家都需要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努力。而英飞凌所做的微电子产品,可以帮助人类更有效地管理日趋繁忙的交通,提高工农业生产率,并在我们步入老年时更独立生活。”

英飞凌秉承着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发展成果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英飞凌公司已连续6年荣登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榜,是全球最具可持续性公司之一。2016年全球指数榜上总共只有4家半导体企业,英飞凌是其中之一。

一家公司要获得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资格,必须与道・琼斯世界指数中最大的2500家公司中前10%的公司进行经济、环境和社会表现等各项指标的全面比对和衡量。很显然,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考量的是一家公司的综合表现,而英飞凌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绝对实力和优势。

助力中国智造,打造共赢生态圈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英飞凌在中国本土的布局和投资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包括在中国11个城市设立了办公地点、3个工厂、3个研发中心、1个物流中心,员工近2000名,与合作伙伴建立了20多个联合实验室。英飞凌中国2016年的财年收入约16亿欧元。

那么,英飞凌这些年在中国发展得风生水起的秘诀在哪里?苏华回到中国就是答案之一。2015年7月1日,苏华被任命为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负责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整体业务运营和战略规划。

这一任命意味深长,这表明英飞凌对于中国市场的定位和发展策略发生了变化。苏华还记得,在他加入英飞凌公司的第二个月,就在德国遇见了参加汉诺威消费电子展的中国国务院和工信部的领导,他们希望这家德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能为中国制造业多做些事情。

而这样的提议得到了英飞凌的高度重视。当前智能制造是中国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为了促进自身的更大发展,也为了回报中国市场,苏华身负重任回到中国,成为了英飞凌中国发展总策划师,这也开启了英飞凌中国战略之路。

去年,英飞凌中国推出“与中国共赢”战略,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助力“中国制造2025”。苏华坦言,英飞凌一直重视中国市场,并长期致力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英飞凌一直受益于我国经济高速成长以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等领域的政策导向红利。正因为如此,英飞凌更加重视和助力中国本土发展战略,实现与中国共赢的愿景。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未来十年的行动纲领,为了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长期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而英飞凌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其中涉及的领域高度契合,比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英飞凌能够充分发挥在能效、移动和安全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助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

苏华之所以信心满满,也是建立在英飞凌的实力之上的。英飞凌是德国“工业4.0”执行和指导委员会的初创成员,在“工业4.0”理念中起着底层架构师的作用。英飞凌不仅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晶圆工厂,并且在其包括无锡在内的后道工厂实现了安全的智能化生产,为我国的制造业提供开放的示范咨询。

无锡工厂的工业4.0示范意义对英飞凌非常重大。苏华认为无锡工厂智能制造模式完全可以在中国其他工厂进行复制,可能是英飞凌帮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切入点。苏华希望通过无锡工厂把经验带给中国企业,帮助中国制造产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从而助力“中国制造2025”。

苏华介绍,除了助力“中国制造2025”,英飞凌目前推出了打造汽车电子生态圈的举措。英飞凌在中国的发展遵循着价值共享、互惠共赢的理念。这是因为英飞凌深刻地认识到,企业不是个体的存在,而是生态圈中的一员,这个生态圈包括政府、客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协会、科研机构等。只有整个生态圈建立起来并正常运转,才能使企业稳定可持续地发展。基于这个理念,英飞凌自2010年开始搭建本土汽车电子生态圈,使各利益相关群体在一个平台上自由地交流,分享新技术,共同推进研发项目,从而实现互惠共赢。

上一篇: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影响酶活性因素实验”的... 下一篇:新课改视阈下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困境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