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抗旱造林技术浅析

时间:2022-02-23 04:43:21

山区抗旱造林技术浅析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形成干旱的主要原因有:降水量不足、降水年内分布不均、降水年际变率大、有效降水少、地下水缺乏。干旱问题导致荒漠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森林覆被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定边县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6920km2,北部是荒漠化、沙化严重的毛乌素沙地地区,占总面积的47.22%。南部是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2.78%,地貌主要以峁、梁、沟、川为主,构成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支离破碎的地貌景观,沟壑密度5-7 km/km2,土壤侵蚀模数10000-20000t/年·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侯。春多风、夏干旱、秋阴雨、冬严寒,日照充足,雨季迟且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降雨量316.9mm。

一、整地方式

1.鱼鳞坑整地

鱼鳞坑整地在黄土高原山地造林上应用较多,即在峁坡、沟坡地段,因坡度较大,地形又较破碎,多采用鱼鳞坑整地。具体方法是:在山坡上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穴间呈品字形排列,坑的大小常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坑横长0.8-1.5m,坑纵长0.6-1.0m,坑距2.0-3.0m。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20-25cm的半环状土埂,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以便宜引蓄更多的雨水。

2.水平沟整地

水平沟整地是沿等高线挖沟的一种整地方法,水平沟的断面以挖成梯形为好,上口宽约0.6-1.0m,沟底宽0.3m,沟深0.4-0.6m;外侧斜面坡度约45。,内侧约成35。,沟长4-6m;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2.0m,沟间距2.0-3.0m,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挖沟时先将表土堆放在上方,用底土培埂,然后再将表土填盖在植树斜坡上。水平沟整地由于沟深,容积大,能够拦蓄较多的地表径流,沟壁有一定的遮荫作用,改变了沟内土壤的光照条件,可以降低沟内的土壤水分蒸发。

二、地膜覆盖直播与植苗造林

覆膜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湿度,形成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的小气侯。覆膜可以起到保温、增温的作用,可以减少树盘内杂草横生,同时避免杂草与苗木抢夺水分的现象。保证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并可以防止苗木因干旱造成生理缺水而死亡。

覆膜方法:先把膜的一边向中心剪一道缝,栽时把穴(树坑)整成浅锅底形,穴边缘略低于地面。栽后盖上地膜,使苗木地茎通过膜中心,用土把膜四周和划破的缝压实,覆土宽及厚约4cm,苗木根茎与地膜之间覆土略厚,约有6cm,做到覆膜无空隙、无透气孔,形成一个倒伞形,可使雨水尽快地渗入土壤中,增加土壤温度,防止蒸发,减少杂草丛生。如果造林前先浇1次水,栽植后再浇1次水,然后覆膜,成活率更高,一般可达100%。

柠条是黄土高原无灌溉荒山人工造林数量大、适应性强、生长稳定、保存最多的树种,在干旱、半干旱造林中占有重要位置。另外,毛条,沙冬青、紫穗槐、山杏、刺槐树种也可进行直播造林。

三、保水剂在造林中的应用

吸水保水剂是一类吸水力大、保水性强的高分子有机物质,它可以大量吸收土壤甚至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保存起来,其吸水倍数可达自身重量的100-200倍,能够反复释放和吸收水分。在半干旱地区应用保水剂造林可有效提高成活率,并保持苗木在造林初期一段时间内正常生长。

四、节水栽植措施

1.深坑低埋法

整地时树坑要深一些,栽植后封土面要低于周边20-30cm,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可有效截留降水。

2.覆盖法

苗木栽植后,将树盘修成外平内低的漏斗形,可有效截留降水,在树盘表面就地取材,覆盖枯枝落叶,草皮、农作物秸秆、石块等,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封堆固苗法

苗木栽植后,及时浇足水,封大堆,扩盘1m见方,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苗木栽植要严格“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做到苗正、根舒、适当深栽、根土密接、分层压实,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埋土一定要踩实,防止大风摇动树干、根部灌风失水而死亡。

五、小 结

抗旱造林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如果能够在今后的林业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所以采用科学的抗旱造林技术,有助于林业生态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论岩樟乡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下一篇:高原春油菜机械化垄膜沟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