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

时间:2022-02-23 01:37:03

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

宫颈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生率位居第一[1]。临床上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地控制Ⅰ、Ⅱ期宫颈癌,Ⅱ期是宫颈癌治疗的关键时期。Ⅱ期宫颈癌又可以分为Ⅱa期和Ⅱb期宫颈癌两种类型[2]。由于宫颈癌可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严重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临床上只采用单纯的手术治疗宫颈癌不能达到满意疗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疗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并取得一定的疗效[3,4]。现对本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收治的80例Ⅱ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收治的80例Ⅱ期宫颈癌患者,均经取宫颈鳞柱交界处活检病理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中宫颈鳞癌患者23例,宫颈非鳞癌患者17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2岁;对照组中宫颈鳞癌患者21例,宫颈非鳞癌患者19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术前基础治疗,准备充分后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方法如下:全身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手术部位常规备皮,严格消毒后取腹部纵行绕脐切口,充分暴露子宫及盆腔脏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试验组患者术前先放疗,放疗后再采用和对照组相同的手术治疗。放疗方法如下:术前2个月用Co60+三维适型放疗仪对患者髂总至闭孔下2cm的部位进行照射,每隔5d放疗1次,放疗过程中注意用铅板保护患者的肠管及膀胱。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死率、疾病复发率、存活率、转移癌发生率、盆腔淋巴结转移、Hb水平、术后残留以及术后病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病死率、疾病复发率及转移癌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存活率明显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预后因素比较

试验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9例,占22.5%;Hb水平<110g/L4例,占10.0%;术后残留11例,占27.5%;术后病理情况阳性9例,占22.5%。而对照组分别为28例(70.0%)、27例(67.5%)、30例(75.0%)和31例(77.5%),试验组4项预后因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的宫颈癌患者的每年新增数为13.7万左右,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其发病原因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人状瘤病毒的感染是其发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有女性第一次性生活年龄较小、性生活混乱及性生活不洁等[5]。手术是治疗Ⅱ期宫颈癌的主要措施,但由于Ⅱ期宫颈癌局部肿瘤较大,有宫旁或阴道浸润,可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直接手术难度较大[6]。术前放疗一方面可以有效消除部分甚至全部亚临床病灶,使宫颈癌灶缩小,宫旁组织变软或间隙增宽,另一方面降低肿瘤活性,减少术中播散机会,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残留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的发生率,因此采用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Ⅱ期宫颈癌更有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病死率、疾病复发率和转移癌发生率都有显著的降低(P<0.05),存活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Hb水平<110g/L的比例、术后残留的发生率和术后病理情况阳性率等预后因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Ⅱ期宫颈癌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病死率、疾病复发率及转移癌发生率,明显使患者的存活率增加,同时患者预后因素发生率也减少,临床意义突出,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吴昱

上一篇:有线数字电视的网络维护及故障 下一篇:自适应跳频在卫星通信抗干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