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暴利 第4期

时间:2022-02-23 12:10:04

归真堂上市事件或许会在中国产业发展史上留下一笔――一家没有违法,没有污染环境,没有损害公众利益的公司,却因涉嫌虐待动物而遭到民众的强烈抵制。在社会文明的进步过程中,产业发展和企业对自身的要求已不能仅仅止步于符合国家规定,社会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善待动物只是现代商业的基本伦理之一。

人类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往往将自然界的价值分为两类:商品性价值和非商品性价值。动物由于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便利,在商业社会具有了商品性价值,于是与动物相关的商业利益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商业伦理问题也渐渐显山露水。

归真堂牺牲黑熊身体健康以获取商业利润一事遭到众人反对,反映的是人与动物关系的某种“回归”。

人与动物真正产生商业联系也许是从畜牧业开始:驯养哺乳动物,获得肉类、牛奶、皮革等副产品;而后又训练动物从事耕地、运输等任务。其意义是从狩猎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不再以野生动物为主要食物,转而与动物共同繁衍生息。

可见,对动物种群的保护、与动物和谐相处,并非现代文明的发明,更非中产阶级的矫情。它是一种久远而朴素的精神。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因治水当上部落首领的大禹就曾禁令:“在夏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禁渔令”。从秦汉到唐宋元明清,均能找到保护动物的规定。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最终只会坐吃山空。人们很早就知道,即便以自身为中心来看,动物的灭绝亦有害无益。

然而随着城市和商业社会的发展,这一朴素的认知渐渐被抛诸脑后。人们更看重动物的商品性价值,消费主义盛行使与生存无关的欲求越来越旺盛,掠取自然的方式越来越肆无忌惮。以人类为单一利益主体的攫取严重破坏自然界平衡。栖息地受到干扰、破坏、退化,遭遇人类猎捕和过度开发,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减少。截至2008年,我国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8年的报告称,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四分之一。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也在增加。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除了扒皮、吃肉,满足华服之爱、口腹之欲外,人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人与动物的关系。

自欧美国家而起,人们开始承认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不仅仅止于食物链的上下游关系和商业链上的利用和被利用关系。动物具有福利,善待动物的落脚点在于人类自身德行的培养及情感的满足。动物为人们谋取福利,人类也有责任为动物提供福利:农场里的动物为农场主带来商业利益,农场主该为它们提供良好生存条件;宠物为主人带来精神慰藉,主人应爱它们如爱家人……

然而,仍然有很多企业,为了背后的暴利,把黑熊关在笼子里,拨开皮毛,使劲地往它的胆囊插上一根管子;把鹅强行饲养到无法走动,肝脏暴胀6-10倍……

企业逐利,本无可厚非,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已被历史尘封,这些,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令人赞赏的行为。这一个榜单,希望能为那些风光背后掩埋血腥的产业敲响警钟。商业背后的动物保护伦理,正在走向黎明。

最“危险”产业 top3

关键词:濒危、猎杀、种群灭绝

1

海洋动物捕杀业

受威胁动物:

海豹、海豚、鲸

危险度:

在商业捕鲸时代的巅峰1966年,生活在北太平洋中的座头鲸数量仅为1400头;北大西洋露脊鲸几近绝种;全世界13种鲸鱼中已有至少7种濒临灭绝。

著名的纪录片《海豚湾》让人们认识了日本捕鲸业,在世界各个角落,类似的“行业”还有很多。加拿大猎人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海豹捕杀行为,1万多户家庭以此为生,政府甚至把“海豹幼崽捕杀”发展成为观光业,让旅客“一展身手”。海洋动物捕杀业为什么会存在至今是个谜。日本人声称他们吃鲸鱼肉,哪怕它的味道像潜水艇里的残羹剩饭;加拿大人则根本不以海豹肉充饥,仅仅以亲手杀死它们为乐,那些染血的幼海豹刚刚出生12天-3个月。

2

野味产业

受威胁动物:

天鹅、白鹤、果子狸、穿山甲、鲨鱼……

危险度:

全世界白鹤总量不过3000只;过去35年中野生动植物种类减少接近30%,成为恐龙灭绝以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人们发明了现代畜牧业,但吃腻了圈养的猪牛羊后,又觉得还是野生动物的肉更有新鲜感,于是围绕着“野味”这个关键词,盗猎、贩售、餐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全球重要湿地之一的鄱阳湖是深受“野味产业”之害的地区之一。作为全世界白鹤最后的迁徙家园,湖区屡屡发生盗猎事件,盗猎者插天网、下滚钩、用排铳打鸟,甚至用毒药、强光灯――每年数十万野生鸟类倒在血泊之中。除此之外,果子狸、穿山甲、白鳍豚、鲨鱼等陆生、海生、淡水物种亦纷纷因与生存无关的口腹之欲遭到捕杀。

3

中药产业

受威胁动物:

犀牛、老虎、熊……

危险度:

全球仅余3200只老虎,巴厘虎、爪哇虎及波斯虎已绝种,华南虎亦濒临绝种;1964年至1994年,全球黑犀牛数量从30000多只急剧下降到2550只。

中药产业治病救人,却是动物的灾难。中医以动物入药历史悠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动物药有461种。但是,众多可入药的动物在我国已濒临灭绝,成为珍稀保护动物。从1994年起,我国便拟定法律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行为,并通过替代性药物研发(人工虎骨、牛黄)等方式来维持中药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工熊胆应用迟迟未能获批,以熊胆为主要原材料的中药制品及周边产品仍然大行其道,更由活熊取胆企业归真堂的上市风波,引发了对中药产业发展的重大反思。

活体扒皮

你以为屠宰场的肉用动物的皮毛正好用来做皮草,一举两得?不是这么回事!皮草不是肉类加工的副产品,而是纯粹为时尚而存在的产业。你看过浣熊被活活剥皮的视频吗?养殖场里的毛皮动物因生活在狭小、肮脏的笼子里而遭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一件大衣需要损耗两百只小型动物的生命,动物保护者视皮草为“血腥的美丽”。中国消费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皮草制品,世界上有70%的皮草在中国加工。

胆汁抽取

过去,取熊胆的方式是将熊杀死。活熊取胆技术传入中国之后,甚至被誉为黑熊保护的“功臣”。对于养熊业制造的美丽童话,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77头被亚洲动物基金会救助的熊中,165头曾做过无管引流,它们都患有胆囊炎、胆囊息肉、腹部疝气、内脏囊肿、胆结石、腹膜炎等后遗症。成年黑熊一天取胆两次,身上带着因为取胆而无法愈合的伤口。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允许活熊取胆行业合法存在的国家。

脂肪肝

鹅肝是法国节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但是,为了制成鹅肝,鹅被残忍强行饲养到无法走动,病肝暴胀6-10倍,生不如死。欧盟计划将于2019年禁止强饲鹅肝酱的生产,目前,作为鹅肝酱生产大国的匈牙利已经逐步减产,以色列也已停产。欧盟的动物保护指令认定强饲法是非法的,法令规定加入欧盟的国家,在15年内必须停止填鹅生产肥肝。此外,德国、波兰等欧洲国家明确指定强饲填肥是违法的,美国加州已经立法禁止销售肥鹅肝制品。

最“伪善”行业 top3

关键词:繁殖、虐待、实验

1

宠物繁殖业

宠物是很多人信赖的朋友、情感的寄托。但是宠物店贩售的动物通常来自繁殖场,环境脏乱、拥挤不堪,还缺乏适当的兽医护理。

繁殖场里的猫狗终身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由于空间过小、缺乏运动而导致骨骼变形,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每到期便被迫配种,不停生产容易导致严重缺钙。动物保护主义者呼吁,不要从宠物店购买猫狗,倡导收留流浪猫狗。

2

动物表演业

马戏团聪明的动物给观众带来无数欢乐,仿佛它们天生就是好演员,但背后其实是无休止的捆绑、逼迫和虐待。

创建于1886年的玲玲马戏团是世界三大马戏团之一,由于年年出新招,并拥有大量珍禽猛兽,在美国巡回演出场场爆满。但2009年玲玲马戏团母公司受到27万美元的高额开罚,原因是违反动物福利法。美国善待动物组织Peta虐待动物事件调查负责人向媒体公开了玲玲马戏团不顾大象Banko有疝气和腹泻,逼迫它上场表演的视频。马戏团欢乐和谐的背后,是对动物的捆绑、踢打、虐待。

3

化妆品行业

过去20年来打着“不用动物做实验”招牌的雅芳、玫琳凯和雅诗兰黛,在未通知消费者的情况下,重新悄悄进行动物实验。

美国善待动物组织分别和每一家公司确认,由于中国政府对于产品营销的规定,这些公司必须将化学物质滴进兔子的眼睛或擦涂在动物皮肤上。上述三家公司已被降级至美国善待动物组织“以动物做实验的品牌”的名单里。

上一篇:裸奔的商业 下一篇:“我们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