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空间,强化口语教学

时间:2022-02-23 12:06:33

拓展训练空间,强化口语教学

【摘 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多人过分重视考试,忽略了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初中阶段英语口语教学应从语音和听力入手,丰富口语教学途径,着力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口语基础。

【关键词】英语口语 口语教学 听力 训练

一、注重音标入门教学

英语是拼音文字,但英语的拼法与读音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国际音标来判断一个词的读音。国际音标如同我们的汉语拼音一样,它是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发音的一种符号。熟悉了国际音标,我们就可以借助它读出每个词的发音。如何帮助初中生学习国际音标?单纯、直接的教授效果未必好。在这一点上,英语教材的编写为我们做了很好的铺垫。我们可以通过译林版《预备教程》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循序渐进地教授音标。

首先,在我们重新教授26个字母时,可以同步教授字母的音标。通过反复的领读、有意识的指向和适当的讲解等手段引起学生的重视,虽然学生未必能记住甚至看懂,但在无形中,已经形成了看音标读单词的意识。

其次,学生对音标形成一定的概念后,我们可以将国际音标分批教学。在学习音标时,务必求准,不要马虎。除了反复地让学生跟读模仿外,还应重视发音的演示和讲解。例如口型、舌型、鼻息等。若想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记住音标,就要让学生觉得学音标确实很有用。我们可以先给出一些学生熟悉的、简单的单词的音标,让学生尝试朗读,再给出单词,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蜜,越学越想学,越学越觉得有意思。

最后,国际音标的教学还不能到此为止。虽然很多学生对于国际音标或者大部分简单的单词的读音较容易掌握,但是遇到比较复杂或者较长的单词时,还是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还得不断开展音标教学。在每个单元预习生词的时候,我们不要简单机械地领读,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充分的朗读预习的时间。这样一来,等我们领读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音标。

二、重视语音语调教学

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因为任何语言首先是以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即语音)作为交流思想的媒介。因此要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语音教学必不可少。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具有一定的语音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语音、语调的练习,使学生获得英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学会鉴别正确和错误的语音、语调,知道错误的原因,从而学会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发音。

1.如何练习发音。

要想讲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最关键的是要在模仿跟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口语实践。但是在模仿之前要先集中注意力听,心里默默跟读,确认听准确了,再开始大声朗读,然后再与原声进行对比。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听、跟读、模仿的机会。此外,教师的口语也是学生模仿的重要对象,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需不断提升自己的口语素养。

2.如何学好语调。

语调,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配置和变化。一句话的词汇意义加上语调意义才算是完全的意义。同样的句子,语调不同,意思就会不同,有时甚至会相差千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进行较多的跟读模仿外,还不能忽视语调的讲解,每个单元的Study Skills为学生学习语音语调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三、强化英语听力训练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能力密不可分。听力水平高的人可以很好地理解讲话人的意图,能够听出一些习惯用法的表达,并在以后的口语交流时从自己的记忆库中调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口语表达比较好的人一般听力也比较好,因为口语表达是在一种交流的环境中进行的,要让他人理解自己的意思必须首先了解他人的表达习惯和方法,而这正是听力能力的范畴。所以,口语和听力不可分割,口语是建立在听力的基础上的。想有一口流利的英语,首先要听懂别人的话。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呢?

1.听力技巧的讲解。

第一,重视预测,合理取舍。听力具有很强的未知性、随机性和时限性。提前阅读是做好听力理解题的重要保证。在平时训练中,要时刻记得听前认真快速浏览试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做到接收准确、反应及时,适时地预测和取舍。第二,顾全大局,大胆猜测。在听的时候,不管是听几遍,都不可掉以轻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体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要点,不要强求听清每一单词。听到陌生的词或词组,要一带而过,切不可因局部的冥思苦想而因小失大,影响整体。要联系上下文,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即使有些内容没听清,也不必紧张,以免影响后面在听的过程中的理解。第三,眼耳并用,快速记录。虽然听力理解主要依靠听觉信息,但与听觉信息相关的文字、图表等视觉信息对听力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对话或独白中的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是听力检测的重点项目,因为这些要素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对话和独白的要义。第四,听后检查,适时修正。尽管没有播放录音,但我们可以利用大脑中残存的记忆和笔记内容让听力内容再现,更进一步确定答案是否正确。

2.重视听力训练。

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进行短文听力训练,内容不宜太难。有经验的英语教师通过平时的听力训练能体会到:学生每每听懂了一篇短文,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继续听下去的强烈愿望;相反,如果学生听不懂,抓不住短文的中心内容,其情绪就会随之变得紧张、焦虑,大脑的兴奋度受到抑制,这种情绪使训练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教师选用的听力材料应适合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语法必须是已经学过的,每一篇材料的生词不能太多,篇幅不要太长。此外英语教材中的Integrated Skills教学板块,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不同的话题和填写形式,这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听力素材和应试训练。

除了听力内容的选择外,还应采用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教师在让学生听一篇短文之前,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具体要求:听第1遍时,力求抓住大意;听第2遍时,力求抓住主题句、关键句;听第3遍时,力求抓住细节和关键词。在听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听较长的句子时,有的学生听了开头忘了结尾,有的听了一遍却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可马上暂停,把磁带回倒一下,重复第2遍、第3 遍……直到学生能听懂整篇短文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打开书,检验自己所听到的内容是否和文中内容相符,然后让学生再听。慢慢训练学生进步到只听一遍。这种训练方法,由易及难,由简单到复杂,训练一个阶段之后,学生的听力水平一般都会有所提高,并能使学生逐渐树立信心,不断增强学习的欲望。

四、丰富口语教学途径

1.安排课前演讲。

每次上课前,安排5分钟左右的英语演讲,演讲内容由学生自主确定。给学生展示的平台,锻炼他们的勇气,让他们觉得“开口讲英语,我也可以”。

2.开展游戏教学。

游戏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既增加趣味性,又能培养听说能力。在游戏中说英语,用英语来完成游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充分利用教具辅助教学。

教师利用色彩艳丽的图片、优美的音乐、动态的简笔画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多种感官活动中,达到熟记人物、事物特征的效果。这样,让文本知识形象化,学生就能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发现、探究、表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口语能力。

4.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更多地开口说英语,培养他们的兴趣才是最佳方法。比如:英文电影片段表演、辩论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开口,这样才有可能在不断的练习和使用中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还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的共同的努力。学生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不懈地练习口语;对于教师而言,还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手段,着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着重突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综合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