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夺魁 “图解”流行

时间:2022-02-23 05:56:11

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厦门外图)近年致力于对台图书文化交流,硕果颇丰,屡获突破性进展。利用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大平台和各种营销模式,经多年努力,台版图书进口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大陆图书出口台湾,也因天时地利,抢得先机,出口数量也连年攀升。由于厦门外图大陆图书出口台湾市场占有份额大、客户群体广、客户类型多样、合作模式多元,所以,通过对厦门外图的对台图书出口数据分析,可以剖析台湾地区的大陆简体字图书市场的一些基本状况。 以下是厦门外图2008年对台湾图书出口批发的两份图表,一份是出口出版社统计,一份是出口图书册数统计,希望通过对这两份资料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对2008年台湾简体字图书市场销售做个简单观察。

从销售码洋上分析,排名前50名的出版社当中,我们可以看出2008年图书出口的一条主线:理工类性质的出版社图书出口明显比往年提升,而以出版文史类图书为主的出版社则呈继续下滑状态,即理工类抬头,文史类下滑。排名前10名的出版社中,只有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属于非理工类,而且排名相对靠后。而且从整体来看,理工类性质的出版社也占了将近三分之二。近几年来理工图书在台湾销售呈上升趋势,2007年排名前10名的出版社还是文史类和理工类平分秋色,到2008年在市场中唱主角的已经悄然转变成理工类。

究其原因,除了理工类图书有出口优势、大陆理工类出版社目录电子化程度高、营销模式比较积极、普通理工类图书相对文史类图书平均单价高等因素有关外,整体市场需求发生一些大的转化是不容置疑的。

市场需求变化,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文史类图书出现过度竞争和“审美疲劳”。大陆图书进入台湾,在2003年开放合法进口前就是以文史哲古籍类开始,至今文史哲古籍类图书也还是市场的主力,因为进口多了,市场需求要靠新书来支撑。反观2008年大陆许多大的文史哲类型出版社,新书不多,有些都依靠旧书翻印在做发行。所以,文史类图书的市场需求将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除非读者群体急剧扩张,否则不会有大的变化。

其次,是台湾读者的“慧眼”。理工类图书即使在大陆,除了工具书、普及类及教材图书等很多都很“专”,平均印量也要小于泛文史类的图书,更不用说台湾。台湾整体市场比较小,专业比较窄的图书很难出版。所以,简体字的大陆理工专业书在台湾会有相对大的一些市场空间。大陆科技日新月异,理工类图书从内容到质量上水平一直在提升,随着这些年大陆图书走进台湾大商圈,这部分市场也比较快地被挖掘出来。

再次,理工类图书出口码洋增加快速与台湾经济不景气有关系。收入减少、或对未来有担忧,休闲阅读会缩减。经济危机下,读者对于关系到生存的谋生技能等会比较关注。去年由美国引起的金融风暴,让全球书业也受到一定影响,也使得大部分读者投向金融书籍的阅读,大陆和台湾读者对金融知识的欲求也使得2008年度金融图书一度畅销。

2008年台湾大陆简体字图书市场理工类图书全面追过文史哲,这打破两岸业者多年来的传统的观念:大陆图书只有文史哲学术古籍适销,并且占市场份额绝大多数。言必称文史哲将成为过去式。这种超越,体现在客户的订单和发货的图书品种上,还可以从以下事例找到有力证据:2008年台大附近几家最重要的简体字书店迅速收缩(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大陆文史哲图书专业店),问津堂书局收了一家店、秋水堂书局收掉地下室等。反观以理工类为主力(或是以理工类居大部分)的书店如若水堂书局、天龙书局等书店却逆势成长,台大附近某家专业销售大陆电脑图书的书店2008刚开张即取得不错的业绩。

理工类图书的“夺魁”,是2008年台湾地区大陆简体字书市场的一个重要现象。结合图表一2008年对台湾图书出口出版社排行榜的统计和解读,我们还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2008年在台湾的大陆图书销售市场中,图文书尤其是图文书中各类“图解”卖得很好,而且越“色”越流行。

2008年在台湾地区热卖适销的图书,除了理工、文史哲外,图文书、医药保健、外语考试、建筑、艺术等各类图书都呈现很好的走势,以图文书最为抢眼。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的图文书是特指以图片为主导、文字为辅的图书,不含漫画和绘本。大陆图文书在台湾很热卖、尤其以养生、瑜伽、星座、风水、历史、地理、汉字等插图漂亮、题材 “怪力乱神”又生动有趣的图书。例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图解千年导引术:人体经络使用全书》、《图解瑜伽经》、《图解大圆满:藏密的顿悟之道》、《图解大手印:获得圆满身心的密法》、《读行天下・中国自助游》,以及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解孙子兵法》、《资本主义3.0》、《图解心理学(紫图)》等图书都销售几百册,走在畅销的前列。各类以“图解”领军的图文书,销售都相当活络。

大陆图文书早几年在台湾就卖得很好。从五六年前《藏地牛皮书》《中国性史图鉴》 开始,到四五年前的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各类图文书,再到2007年各类“唐卡”的风靡,2008年是“图解”的天下,一路走来,越卖越红,可谓是:愈“色”愈撩人心。

图文书的流行,这其实是一个时代的趋势。喜欢看图是人的本性(因为图比文字的视觉冲击力要大)。对普通读者而言,读书是一种娱乐,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除了学习的必需,阅读当然要求文字越少越好,这样才能引起阅读欲望。而且,本来是很严肃的一个学术话题,如果配上了图,就会让很多普通读者有兴趣,利于普及。大陆出版资源丰富,这几年大量精致优美的图文书喷涌而出,而大陆的很多出版题材正好是台湾所稀缺的。在台湾,由于很多普通读者对阅读简体字还有困难,读图当然更是比较省心省事的选择。也难怪很多业者都知道“图解”系列图文书很好卖。大陆某家民营出版公司出版的“紫图”系列图文书近两年来一直卖得很火爆,2008年更凸显品牌效应,使得“紫图”这两个字在台湾进口业界几乎成为大陆图文书的代名词。

多元出口: 遍地开花的未来两岸图书交流新景观

纵观2008年大陆图书在台湾地区的出口情况,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特别重要的现象。如:

一.伴随出口量进一步提升,出口种类日趋多元。

目前出口台湾的图书,可以说也无所不包,任何种类图书都可以出口并且有事实上的出口。

二.市场中“涨声”一片。

2008年台湾的大陆简体字图书零售,由过去五六年来大家“拼价格”普遍卖4倍被迫提高到5倍。综合比较,大陆图书定价也整体提升很大。

三.“国学”是永恒的畅销主题。

文史哲类图书出版社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巴蜀书社、齐鲁书社等出版社,其图书的畅销额度居高,这主要源于国学在台湾有很深的根基及广大的民众普及、保证了这类图书在台湾也能常销不败,成为永恒的畅销主题。

四.大学出版社是永远的“定海神针”。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众多大陆出版社的图书多年以来在台湾销售一直很稳定,扮演出口主力的角色。

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可以挖掘更多有利信息。我们也希望这些能给两岸业者予以思考和启发,笔者也冒昧给大陆出版社提两点建议:

一.出版选题不应一味追求商业化,应多出点好书,特别是国人心目中的好书。

应该说大陆简体字图书在台湾受到很大的尊重。目前台湾的学术知识界学术论文,不论科系,不引用大陆的文章的几乎很少(这种状况,比之七八年前有天渊之别,是大陆图书在台湾影响力的一个体现)。笔者曾经在台湾遇见一个藏书家洪老师,他几乎每天逛大陆简体字书店买书,家里所藏大陆图书堆满几个房间,一谈起大陆图书,特别是很多收藏类图书,其赞叹不已。笔者也采访过台湾简体字书店的领导,每每谈及大陆图书,爱书之情,流于言表。大陆简体字图书在台湾受到尊重,得益于图书的含金量和品质。当今,许多出版社为了追求商业效益,一味跟随一些低俗的阅读之风,以投合大众读者的口味,使得图书市场好书逐年减少,更谈不上是精品图书。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类似“传统文化”范畴的图书,不仅在大陆仍受读者欢迎,在出口中依然数量颇多,出版社应该思考如何深掘此类题材,站在全球华文出版的制高点上,在引导阅读之风的同时,也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出版社应该以服务来推进自己产品的“走出去”。

除了出好书外,以优良的服务、积极的营销模式来推动自己的产品,是在竞争激烈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则。这点,大陆很多理工类出版社做得很好。他们目录电子化程度高、做得详尽、提供及时,有些出书品种多的出版社甚至可以每天给客户发QQ及电子邮件新书信息,即使是海外客户(例如台湾)也能及时得到信息。出口商马上提供给海外客户(例如台湾)圈订,这样一来,量马上就上去了。优质的服务还包括主动出击、注重细节等,营销模式也应该积极。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2008年排行前十的出版社,其业务人员跑来厦门洽商业务几乎家常便饭,有好几个出版社还专门请了信息员协助市场的跟踪和管理。

展望2009年台湾地区大陆简体字图书销售市场,我们持乐观态度。在两岸融冰、持续交流、大三通等大背景下,台湾进口大陆图书将会持续增长。两岸文化互通、经贸紧密、以及大陆图书的某些优势特质导致的市场需求带动是这种增长的保证,全球金融风暴、台湾经济低迷的背景不会改变这种趋势。大陆理工等各类图书将齐头并进,销售种类将更加多元,销售地域将打破城乡界限,销售模式将突破专业店、图书馆馆配和网络。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读者习惯并接受大陆图书,中国大陆的各类图书会在台湾遍地开花。

上一篇:与文化融合的营销新利器数位广告牌 下一篇:遇见纽约犯罪的行吟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