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门”何时休

时间:2022-02-23 03:04:06

“安全门”何时休

“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啥心里都没数。”这句网络流行语,屡次也被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引用。调侃中流露出公众在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面前的无奈。

回望2010,食品安全事件几乎出现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

海南“毒豇豆”事件算是2010年第一起影响广泛的食品安全事件。1月至2月初,武汉市农检中心对该市多家农贸市场抽查时,连续发现豇豆含有禁用高毒性农药――水胺硫磷。此后,上海、深圳等地陆续查出此类毒豇豆,它们均来自海南省凌水县英洲镇和三亚市崖城镇。

毒豇豆事件可以看作是中国蔬菜水果等农药残留超标的一个缩影。在人们日常接触的蔬菜水果中,残留有高毒农药的不仅仅是豇豆,生产地也不独是海南。

以三鹿公司为代表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丑闻在2008年曝光后,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严厉惩办肇事者,问责相关领导,并下令查封销毁所有问题奶粉。但两年后的2010年,毒奶粉改头换面以新的品牌再次进入奶粉市场,是三聚氰胺死灰复燃,还是它根本就没死过?

在今日的中国,遭遇有害健康的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从不缺席的一部分:敌敌畏泡过的火腿、福尔马林泡出的干货、硫磺熏白的蘑菇、病死猪肉做的肉松、孔雀石绿处理的水产品、加了漂白剂的米粉和粉丝……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里,中国的普通消费者何时才能在每吃一口食,每喝一口水之前不用去想自己是否会中毒?

中国在2009年6月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预防和杜绝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中的一系列潜在危险的办法。但问题食品依旧招摇入市,除了奸商利益熏心、图谋暴利以外,监管不力无疑是重要原因。

在中国,食品生产源头是风险最高的地方,但也同时是管理最为薄弱的地方。农民种了一辈子菜,从没见过农技人员和村干部下来传授哪些农药不能用。菜农卖豇豆的环节更是难以监管,基本就是将菜送到收菜点,收菜点每天要收购上百家农户的菜,即便查出豇豆有问题,也不知道从何运来。

此外,多头监管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采取分段监管的方式,比如农产品种植的环节归农业部管,产出的产品质量归卫生部管,从生产到流通,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和工商各管一段。有学者指出,至少目前还没有行成有效合力。

中国政府总以为在处理三鹿毒奶粉问题上,杀几个,判几个主犯就足以杀一儆百了。事实上,生产商并没有从中吸取多少教训。而那些因此被免职的官员很快又异地升官,这多少表现出政府在整治食品安全问题上存在的敷衍态度。

“消费者在商品交易环节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政府和媒体在调解这种不平衡关系中能起到强大作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媒体的监督力量。”在2008年曾经撰写过《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调查》一书的著名作家周接受BBC访问时如是说。

岩截根据BBC、《新闻周刊》、新华网等综合编译。

上一篇:国富了,民未安 下一篇:假不可耐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