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02-22 02:24:05

外科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外科学是一门以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主干学科,能否将所学到的外科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操作,是外科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外科学实验作为外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医学生将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理论知识更深刻地理解,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并且对临床思维的形成,科研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后动手能力较差,对临床工作很难适应。因此,如何提高外科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校外科教研室在多年外科学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外科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改善实验条件,建立一个布局合理、使用科学的实验室

根据我校实验室结构特点,按教学示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对实验室布局进行了调整,建立如下操作程序:进入实验室更换工作衣、裤、鞋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外科洗手(专用外科洗手龙头)泡手消毒进入实验室(模拟手术室)。空间分隔实现从非隔离区相对隔离区隔离区,同时把各个操作的主要步骤和重点注意事项做成简洁明了的墙报,挂在实验室相关区域的墙上,便于学生在操作时有一个纲领性的指导,特别对于初学时帮助很大。经过调整,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一进入实验室就感受到强烈的专业氛围,感受到手术工作的神圣、庄严,立即严肃了学习态度、激发了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强化了无菌观念,理解无菌原则的基本原理就是严格地区分有菌区域和无菌区域,两者接触就违反了无菌原则。

2.从教师做起,确保实验教学既严格规范又灵活多样

实验教学是在现场面对面地进行,教师的一言一行均是学生的示范,教师操作的规范程度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我校外科教研室严格把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实验教学既规范又灵活。①编写《外科学实验讲义》。目前全国多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外科学实验教学方面没有统一的教材,我们根据临床医学三年制《外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编写了《外科学实验讲义》。该讲义根据我校具体实际,对每次实验内容做了详细地介绍,对实验要求做了明确规定,为实验教学和学习提供了规范的理论指导。②明确教学重点、难点,一切教学围绕重点、难点展开。教研室组织全体带教教师多次集体备课,大家一致认为外科实验教学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这两项基本技术,对于临床医学的学生将来无论是从手术的质量要求、诊疗技能的培养等多方面来看都必须强调对这两项基本技术的掌握[2]。③教学过程严格规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集体备课,全体带教教师一方面做到对每个动作要领表达准确、易懂、规范,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有多种操作手法的动作,只要是符合无菌操作、合理操作原则的,在教学中都进行讲解和示范。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手法,只要做得正确、规范,我们都予认可。比如,徒手单手打结,可以先把线交叉再打结或者线先不交叉但打第一个单结时手需要交叉。

3.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注意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达到外科实验教学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教学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进行术前准备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包括如何正确更换清洁洗手衣裤、鞋子、戴好口罩帽子、外科洗手、进入模拟手术室(实验室)、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等术前准备及器械辨认和使用、切开、止血、结扎、分离、缝合、换药、拆线、心肺复苏现场急救等基本技能操作。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边学边练,达到初步学会这些基本操作技能。第二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在学会了的基础上要求熟练规范,这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爱伤观念、无菌原则、轻巧稳的手术操作基本功以及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操作往往需要通过反复刻苦地练习才能达到熟练,才能在“实战”中真正运用,有的学生觉得这一阶段练习比较枯燥,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开展一些小的竞赛,组织大家相互讨论,互学互教,提高学习兴趣。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鼓励学生大胆细心操作,及时纠正其缺点错误。第三步:进行动物模拟手术训练。用家兔进行模拟手术,营照与手术室一样的氛围,强调在实验动物上模拟手术,就是等于在临床为患者实施手术一样,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和手术基本原则,同时更有效地进行手术基本技能训练。每个学生在手术过程中都轮换到不同的手术角色,如分别担任术者、助手等,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手术中应尽的职责,这样不仅能够在每个手术位置上都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技能,也克服了以往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出现大家争着担当主刀医师,不愿担任助手的现象,使学生明白手术是一项协作性很强的团队劳动,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加强课外实训、坚持长期实训

由于实验课时有限,单靠课堂训练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补充。①配备了一间专供学生平时训练的实训室,学生可以利用各自的课余时间来训练,每天都安排教师到实训室进行指导。②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设了以介绍各种常用手术为目的的选修课,再现临床手术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手术产生直观、具体的认识。既扩大了知识面,满足了学生对于临床手术的好奇心,也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多么复杂的手术,都离不开目前实验所学的无菌技术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把对手术的那种浓厚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3]。③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从外科实验学习结束到开始实习还有一个学期的时间,经过一学期的间隔,部分学生在实习前的操作考核或临床实习过程中,对于以前所学的外科无菌技术及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都大打折扣,表现为对各种操作缺乏信心,无菌观念模糊,各种动作变形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外科实验结束以后的一学期里始终开放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操作训练的场所。实践证明,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为以后临床实习和工作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制定严格规范的考核评分标准,采取多形式的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标准。我们从医德医风、无菌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熟练程度等多方面对每个操作考核项目都制定了全面、客观、严格的评分标准并发给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独立练习的自觉性,学习效果大大增加。考核方式不再采用单纯操作考核,而是采取操作与理论口答相结合,必考与选考相结合,平时与最后相结合。实验考核总成绩按20%的比例记入外科总成绩,实验考核未通过者不能参加理论考核,这样从制度上提高了实验课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思想上重视,训练中认真。

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外科实验教学,不能单纯以传授书本知识为目的,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实际动手能力和临床综合素质的训练,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有效的入门教育。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优良的道德修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牢固的无菌观念、扎实的手术操作基本功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语境下大众文化理论思索 下一篇:剖析大学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