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性 增强德育实效性

时间:2022-02-22 02:05:32

发挥学生主体性 增强德育实效性

摘要: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我们还从主观愿望上要求学生向上、向善的效果甚微。本文从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品质、健康人格方面探讨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德育实效 道德修养 道德信念 主体性

当今社会学生受到的影响纷繁复杂,“问题”学生增多,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屡见不鲜的负面案例让我们意识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德育必须让学生自主地实现价值认同、道德内化,才能提高实效。

一、德育实效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德育实效是指德育工作的成功率,或者说是德育预期目标任务的达到与成功率。要面向21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除了要有健康的身体、出色的才智外,还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有忠心、孝心、爱心;能自尊、自信、自强,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不断进取、勇于担当等。学校德育持久进行,但距预期目标距离甚远。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刺激——内化的结果,德育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内化过程。它的本质特征就是主体性,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是指既要使其具有主体意识,又要具有主体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认同、道德内化。

二、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缺乏判断力、辨别力和抵制能力。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太多的新鲜信息一起来到学生面前。由于青少年的身心均处于发育阶段,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对所有信息来者不拒,因而造成部分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迷茫,追求享乐,盲目崇拜,步入人生误区,道德标准错位,道德认识偏激、错误等。

2.学校德育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有说服力的指标,只注重受教育者的协调性品质,如服从、忍让、遵循常规等,而不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品质,如开拓、竞争、创造、参与、选择等品质的培养。

3.学校德育内容脱离时代和学生实际。课堂上、学校里的德育成效大多被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所抵消,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甚至害怕学生的“觉醒”。

三、增强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1.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人的道德行为动机直接来源于道德需要,并非道德认识。因此,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行为都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起的。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越来越关注自我在群体中的地位、形象、作用,需要他人的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首先要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提供给学生施展才干的天地。如实行“干部轮换制”竞争上岗,任职期间“八仙过海”,尽显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信心,同时充沛的精力得到释放、自身价值得到承认。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每个学生给自己找个“位子”,培养、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合理道德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

2.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学校通过组织学生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丛书、创编活动等培养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他们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以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3.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人的意志品格可以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类,积极的品格具有目的性、自觉性、独立性和纪律性等特点,其核心特征是自制力。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所以,形成道德行为的关键是形成道德自制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首先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改变以往以堵为主的做法。一方面向学生提出字少、句短、易记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注重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劳动中、服务中、交往中、工作中用心体会、用心学习,教育自己、提高自己,磨炼坚强的意志,提高自制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4.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学生是独立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教育必须注意維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取得教育实效。因此在教育中应遵循以下几点:(1)自愿选择。指导但不命令,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容。(2)独立自主。教师创设机会、条件、情境等,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我感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3)积极探索、实践锻炼。只有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他们所掌握的道德概念才能引起道德需要,出现道德行为。所以,教师引导而不代替,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学有所长,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发挥,增强信心,提升道德品格。

5.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的思想认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坚信的道德准则。它一旦形成就像习惯一样如影随形,不可改变。信念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教师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确认高尚道德行为标准,可以通过辩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消灭或改正错误的思想和做法。其次,加强在实际生活中的锻炼,在解决道德冲突中提升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

参考文献:

[1] 魏荣丽.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教学研究,2009(7):21-23.

[2] 李彩虹.中专学校应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学, 1999(10):41-44.

[3] 黄安余.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2003(7):61-63.

[4] 蒋鸣和.21世纪初叶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思路探讨.教育发展研究, 2000(1):56-58.

作者简介:

王玉荣(1969— ):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从事教育心理教学研究。

(责编 张晶晶)

上一篇:扮演好三种角色,做一个称职的小学班主任 下一篇:小学科学常规课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