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的现状及防治措施探究

时间:2022-02-22 04:47:42

林业病虫害的现状及防治措施探究

摘要:林业资源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有着关键作用,因此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甘肃省林业病虫害的基本现状,分析其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甘肃省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甘肃省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省林地面积为981.21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21.82%,其中林地232.5万hm2,疏林地17.16万hm2,灌木林351.85万hm2,未成林造林地67.64万hm2,苗圃0.86万hm2,其他林地311.2万hm2。甘肃省林业危险性生物种类繁多,病害约16种,虫害约83种。

1 甘肃省林业病虫害基本现状

1.1 种类复杂性 林业病虫害具有突发的特点,在发生之前难以对其进行预测和防患。甘肃省有着非常广阔的森林面积,病虫害发生的十分频繁。并且病虫害种类十分庞杂,比如:柳树烂皮病、杨树天牛、云杉橡皮虫病、落叶病、褐叶病、果树腐烂病、梨木虱等,并且这些不同种类的病虫害有着不同的防治措施,所以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很大。

1.2 影响广泛性 林业病虫害的灾害影响十分广泛,通常情况下,林业病虫害不以局部的形式发生,而是让上万公顷的林业资源受到影响,并且甘肃省林业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种植的林业树种也十分单一,主要以杨树为主,加快了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速度。

1.3 种类顽固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杀虫药剂也得到了更新,虽然林业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控制,但从林业病虫害的长远防治目标上看,情况很不乐观。因为害虫会在药物的持续作用下,抵抗能力与适应性逐步增强,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样即使大部分害虫在经过治理后不再出现,但是少部分害虫却能频繁出现,并且造成的灾害也越来越严重,比如松毛虫、杨扇舟蛾以及天幕毛虫等害虫。

2 甘肃省林业病虫害频繁的原因

2.1 树种单一,容易发生病虫害 随着甘肃省造林事业的发展,人工林比重逐渐增大,并且大部分树林的树种十分单一,比如多为杨树、柳树、云杉、山杏、刺槐等,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很强病虫害防控能力,病虫害能够迅速生存和繁衍,为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甘肃省森林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影响了林区益鸟、天敌昆虫的存活率,种群基数减少,因而不能很好地制约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并且甘肃省近年来连续多年出现暖冬,气候十分干旱,林木生长不良,滋生和蔓延了很多有害物种,危害了甘肃省的林业资源。

2.3 体系不全,病虫害防治不力 甘肃省护林队伍技术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检测覆盖率低,防治手段单一,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严重制约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3 甘肃省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搞好检疫,监测预报 植物检疫可以及时发现植物病虫害的情况,有效防止森林植物受到危险性病虫害的侵害。目前,甘肃省林业植物的生长受到了很多外来病虫害的影响,因此,林业部门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并提升检疫技术水平,严防危险性病虫害传人。另外,要及时隔离处理已经出现病情的区域,防止病虫害继续蔓延。并且还要完善种子、苗木、繁育材料和木材调运的检疫措施,以此维护甘肃省林业的健康建设。

3.2 育苗消毒,保护天敌 消毒既能对种苗进行保护,还能增强种苗的生长能力。苗圃建设过程中,种子和土壤内都会留有害虫活病原,因此,要在育苗时做好对种子、土壤的消毒工作,这样可有效提高出苗率。

3.3 合理用药,加强管理 不仅要加强对病虫害的检测与防治,还要加强对林业生产的管理。因为林业系统比较完整,只要系统中某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也会随着改变,故要调节和改善林木的种植养护,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

3.4 资金投入,引进设施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投入力度,这样林业部门便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施,不断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要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建立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从国家、集体到个人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从而为林业病虫害防治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同时,各级政府要把森林的病虫害防治纳入工作计划中,加强测报、检疫等工作。

上一篇:鹰嘴蜜桃及其结果树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秋莴笋高产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