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 第1期

时间:2022-02-21 08:07:05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大胆勇敢地“互动”,老师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与学生互动,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语文课堂才会趣味盎然,学生才能真正体味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才能活跃思想,才会活力无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这样一句话:“流水不腐,户枢不嵝,动也。”即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的意思很是简单: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的确,如果不会动,那就是“行尸走肉”。同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要动!我们应当让学生自主探索,张扬个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只有动起来,才会活力无限!

一、教学“互动”的定义线

“教”和“学”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其本身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的过程。在《中学生百科全书・教育心理卷》中从广义上定义了师生互动的概念:师生互动亦称师生交互作用、师生互动行为、师生交往现象;在学校生活中(主要在教学情境中),师生交互作用的行为和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相对稳定的某种形态的师生关系、校风和班级气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追求“以智慧开启智慧、用情感激活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让师生双方在课堂上都有所获。其实质就是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目的性、情境性、全面性和双向性的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是成外显或内隐的信息互通、思维互接、情感互染和观念互动的行为和过程。

二、教学“互动”的风向标

1.学生主动起来。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都是乐于表现自我的,老师要注意引导,善于引导,让学生主动起来。在课堂上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的积极性。主动的核心是创造,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创设语言文字训练的创造情境,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发动学生发表异见、独见、创见,品尝创造的乐趣。

在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云雀的心愿》一文中,写到“由于人们乱砍滥伐,致使原来‘茂密的森林’已变成‘贫瘠的沙漠’,水土大量流失,造成了‘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嘶咬江堤,吞噬村寨’的严重恶果。”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我让学生积极思考:我们怎么能帮助云雀实现她的心愿――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的美丽?并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些孩子希望长大后成为科学家,通过科学的途径来保护我们的家园。还有一些孩子希望自己变成天使,成就云雀的愿望。还有一个孩子对我们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人们会乱砍滥伐,这样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同学们表现得热情踊跃,思维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施教就应该设计让学生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明确目标,感知材料,尝试理解,迁移运用,自我评价”的学习全过程。

2.师生互动起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这个活动过程中,老师不仅仅是一个导演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演员,不仅要组织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真正的参与进来,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对于词汇“黑红黑红”的理解时,对教学过程做如下设计:

老师:“这是什么?(出示:高粱)它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点黑又有点红。”老师:“书上用了哪个词?”学生:“黑红黑红。”老师:“你们看这个词还可以形容什么?”学生:“杨梅,熟透的葡萄,妈妈的衣服……”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做示范,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黑红黑红”这个词,同时让学生举一反三。另外,学生亲眼看见了高梁的实物,也加深学生的理解。

3.学生互动起来。教学是师生全方位交往的生命碰撞过程,既有师生间的互动,更应该有学生间的互动。这里的学生互动,既有行为互动,也有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互动活动,要培养他们之间健康的互动情感:对学习成功者的赞许,对学习困难者的帮助,对学习暂时失败者的友善,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发展。

在讲到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关于忍痛命令杀掉大黑骡子的难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互动活动:课上,先针对难点让学生质疑,他们先后提出了“为什么要杀掉大黑骡子?”、“他为什么不忍心杀掉大黑骡子?”、“杀大黑骡子的经过是怎样的?”等几个探究问题。然后,打破了通常的每人边读边想解疑的常规,采取了“自愿组合,小组讨论”的方式,即谁对哪个问题不明白想解决,谁对哪个问题感兴趣,谁能帮助大家解决哪个问题,组合成一个合作组。合作组在教室自找地方,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并推举出汇报人。这样的互动方式充分自愿,激励主动,学生间互帮互学互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因而教学过程中必须融合师生之间的信息、知识、情感、观念,以形成有效的师生交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让学生动起来,学会互动,我们的课堂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这样从“无”中走向有效 下一篇:音乐课堂教学中情感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