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梅戏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现状和发展

时间:2022-02-21 03:55:15

论黄梅戏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现状和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作为我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个黄梅戏演出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黄梅戏的演出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化,演出形式呈现多样化,传播渠道渐趋多元化。其发展虽然迅速,却依旧弱小,同时还面临着重重困境:创作人才匮乏、专业团队有待整合、优秀剧目不足、行业法规有待健全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黄梅戏演出市场的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促进黄梅戏队伍完善化,建立剧目机制,促进黄梅戏作品优质话,制定法律法规,规范黄梅戏市场发展。

关键词:黄梅戏 起源说 传播困境

一、黄梅戏起源及现状

(一) 黄梅戏概述

黄梅戏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文化特征成为了中国五大剧种一席。它在中国众多地方戏曲中算是一个出现比较晚的剧种。早期的黄梅戏表演它可以分为乡村的“草台”表演和城市的“剧场”表演两个阶段。与表演场所的改变相应,黄梅戏的表演内容主要取材于真实生活本色表演。

(二)黄梅戏起源地“五大版本”之争

黄梅戏现在虽然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但它的起源问题至今仍有争议,有起源于湖北黄梅之说,起源于安徽怀宁之说,起源于安徽安庆之说,还有起源于安徽桐城的罗岭之说……经过初步的探究,笔者认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成熟于安庆,因罗岭的严凤英而风靡全国,黄梅戏之于黄梅采茶调的关系,就如同江河与其源流的关系,黄梅采茶调就是黄梅戏的源头。因此有三个起源说:1.湖北黄梅说;2.安徽桐城说;3.三省分说论。

(三)黄梅戏起源论争缘由探究

黄梅戏的起源地之所以引起纷争,有着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原因。究其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缘由:

1.抢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举例来说湖北省黄冈市和黄梅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按照省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千方百计下了很多功夫力求实现“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目标。为此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建在黄冈,黄冈十个县市都办起了黄梅戏剧团。

2.“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需要。现今社会许多地方借助宣传文化的方式来增强本地区的知名度,以带动其旅游业的发展。本质目的还是为了发展起当地的经济。

3.地缘政治竞争的需要。中国各个省市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经济发展如何,还包含其文化因素、政务廉洁等因素,所以争夺黄梅戏的起源也是包含着政治竞争的成分。

二、黄梅戏的发展现状

(一)黄梅戏演出市场体系渐趋完善化

据 1981 年上半年统计,全国( 除台湾省 )县以上黄梅戏剧团共有50个,其中: 安徽省就占了36个,因此安徽省绝对是黄梅戏发展领头区域。时过境迁,如今安庆黄梅戏正规剧团数量虽然减少,但与之相关的艺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黄梅戏演出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完善。虽然专业剧团数量减少,但研究所、博物馆、戏剧创作室的建立使得整个黄梅戏演出市场呈现繁荣景象。

(二)演出形式多元化

近年来,黄梅戏演出在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做了许多新的创新化的表演形式。一方面坚持传统的剧院演出,另一方面民间搭台的演出形式也保留下来。在人流如织的街头,在茶馆书社,人民群众在哪,就把黄梅戏送到哪的宗旨。黄梅戏的演唱形式多样化起来。

(三)传播渠道多样化

黄梅戏的传播渠道从早期的小戏团面对面的表演形式,走向今天这样一个资讯发达,各种传播渠道兴旺的现状下。黄梅戏的传播渠道呈现了多样化。这些全新传播渠道的出现,能够让黄梅戏爱好者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即可欣赏到精彩的黄梅戏演出。

三、黄梅戏演出市场的困境

2006年黄梅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发展已从早期的自唱自乐的民间歌曲形式发展成为独立的全国性剧种。从表面上看风光无限,但它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一些隐藏性的问题。

(一)创作人才匮乏,专业团队有待整合

首先,从事黄梅戏传统音乐演奏的人员中,演奏员的缺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从事打击乐的演奏员青黄不接。其次,黄梅戏也是典型的戏曲艺术。一个好的剧本,还要有好的编剧、导演、舞台美术等等专门人才的合作。但是近几年来,黄梅戏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导演、舞美等人才的严重缺失。

(二)资金投入不够,政府支持有待加强

一般而言,市级以下政府部门对文化的投入力度都比较小,尤其对一些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只片面的追求经济的昙花一现,而忽视了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黄梅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发展不仅对于当地政府的建树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而且对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现在的政府已经陷入一个怪圈,畸重畸轻的现象普遍发生,黄梅戏演员的薪酬待遇偏低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难题。

(三)演出票价过高,行业法规需完善

票价过高、行业无规是当今演出市场的通病。当前我国演出业法规很不健全,只有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演出行业法规虽然出台,但执行起来近似于无规。由于舞台演出是一种艺术欣赏,其演出质量的好坏很难衡量,因为演出质量的问题而退票或者得到相应补偿在当今是无法规范的去进行的。因此,门票价格,行业法规急需完善。

四、黄梅戏的发展前景

(一)加强人才培养,促进黄梅戏队伍完善化

加强黄梅戏艺术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演员的培养,另外还要着重培养编剧、导演、舞美、灯光、服装等相关人才,提高创作团队的整体实力,形成一个优秀而稳定的团队。另外,通过各种戏曲比赛,推新人的活动,发现一些好的黄梅戏好苗子,加以重视和培养。以应对演出团队中经常出现的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黄梅戏科学化

资金充足,黄梅戏从事者才能更专心的致力于黄梅戏的创作,有了政府的支持,黄梅戏的表演场所才能更好的建立。政府应该每年为黄梅戏以至于更多的传统民间戏曲设立专项资金、基金。这样才能保证黄梅戏能在一个健康、安全的条件下稳健的发展。

(三)加强法制建设,促进黄梅戏行业规范化

就目前情势来看,我国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比较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等,但具体到演出业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

五、结语

黄梅戏作为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戏种,其发展不仅对于其自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历史文化沉淀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关注黄梅戏的前世今生,不仅仅是尊重文化历史,也是人们洗涤心灵,还心灵一片净土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面向实践的现代SoC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下一篇:浅析中国扬琴的传入与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