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自然 弃绝功利

时间:2022-02-21 03:33:29

德性自然 弃绝功利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臆解】

德行高的人,内心深处完全没有德的概念,总是自自然然地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丝毫功利之心,因此其行为处处与德相合;德行低的人,其行事总是唯恐失德,希望人们都看得到他的德行,这实际上是没有德行。德行高的人,效法大道守静,不求有所作为,因而能自然处世行事,不求名利,不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作为;德行低的人,总想着有所作为,因而总是抱着某种目的,借着某种理由去作为。最有仁爱之心的人,其举动也不要什么名义理由,不求达成某种世俗的目的;有正义感的人,出于义理而行事,其举动目的明确,总是要批判某一方面,而肯定另外的一方面。最讲礼节的人,总是用世俗的繁文缛节去要求约束他人,却没有多少人能响应,并完全按要求去做,于是忿怒油然而生,捋起手臂进行指责。所以说,天下丧失了大道以后人们就开始提倡德,德丧失以后人们就开始倡导仁,仁丧失以后人们就开始推崇义,义丧失了以后人们就退而求礼。礼是忠信衰薄的象征,是世间所有邪乱产生的根源;前人所称道的仁义礼,都不过是道的华丽外衣,实则是使人愚妄的起始。所以,大丈夫处世,总是保有自然敦朴的本性,而不讲究那些虚礼;以忠信为本,不尚虚言。能做到去彼华薄,而取此厚实,那就近于道了。

【评说】

所谓“上德不德”,可以参照庄子《田子方》里的一段话:“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夫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比如我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只因为对方是老人或孩子,而没有想过这是做什么好事,这便是德。就好比那个佛教经典故事,背妇女过河的和尚,内心没有对方的女性身份。而那种总是很在意德行的人,即便是德行真的很高,也还是没有达到化德为自然的境界,更不用说那些把道德挂在嘴上,甚而有时也表现在行动之上,而其行为动机却是为达到某种不能公开宣告于人的目的者。因为主张德性自然,没有世俗的目的与动机,所以老子反对世俗的学识,并视之为“愚之始”,庄子亦持是论,认为“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知识不过是“古人之糟魄”而已。这当然是过于偏激之辞,但其中亦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人们学习知识,最终的目的不也是为了生活得更快乐么?可有多少现代人以求知为乐?有多少现代人因为拥有知识而拥有了快乐?很多的知识者,比如屈原,比如鲁迅,不就因为有了知识和思想而更痛苦么?很多的发明创造,比如原子弹等各种武器,比如三聚氢氨和瘦肉精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不就遗害无穷么?至于“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一句,我们只需看那些持不同的民族与民众,是如何为了维护自己的所谓信仰而战争流血,便可知老子言之不谬。很多人也很难理解“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一句。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最高统治者总强调臣民要守礼?还不是为了借尊卑之序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可以这样说,世人原本无尊卑之别,因而天下太平,无争无夺。而自从有了礼,也就分出了贵贱。既然有贵贱之分,谁不愿意成为尊贵者?有能力者谁甘愿居于人下?于是便有了为权位而展开的纷争,于是礼就成了天下祸乱之根。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瑑瑑如玉,珞珞如石。

【臆解】

天地初始之时,万物得道之精气而各显自然本性:苍天清朗,大地宁静,诸神灵验,山谷盈满,万物生发,侯王依道而行成为天下人的榜样。万物达成各自的本性,都是由于道之精气使然。如失道之精气,那么苍天不能清朗,将恐分裂;大地不得宁静,将恐震怒;诸神不能灵验,将恐虚歇;山谷无法盈满,将恐枯竭;万物无由生发,将恐灭亡;侯王不能保持尊贵的地位,将恐被。所以说,尊贵以卑贱为根本,崇高以低下为基础。因此,侯王对人自称为孤、寡、不榖,这不正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这样么?所以说,获得太多反而容易失去,不要想着如雕琢精美的玉石为人所贵,宁可做坚硬的顽石,不引人注目而平静长久。

【评说】

关于“一”,《说文》解释为:“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诠言》注释道:“一也者,万物之本也。”都是指万物生发的根本,也即是道。如果世人皆能顺道而行,保持纯一的思想,保有自然的私欲而无过分的贪念,即使贵为侯王亦不以势骄人,那当然会天下太平,人人安居。然而,老子忽视了一点: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把食色与仁义都视作先天的人性,但《荀子·荣辱》篇则认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事实正如荀子所说,“好利恶害”才是人的本性。所以说,老子的很多主张只能是痴人说梦,那只是一种绝对完美的理想境界,在现实社会里根本无法实现。这正是他的思想在功利至上的社会里不能成为天下正统的原因,也符合他自己所说“物极必反”的道理。古代格言“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补证吧。然而,我相信在未来的社会里,人们会重新认识到老子的意义,更多地吸取他的思想精华,崇尚自然并以此指导修身与治国,尽可能淳朴地生活,在简单中追求长久的快乐。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臆解】

事物常向相反的方向行进,是道的基本运行方式;柔弱的事物胜于刚强者,显现道的功用。天下万物的生发皆有其因由,而探究万物最初的源头,则又神妙不可窥测。

【评说】

关于天下万物的起源,这个问题要老子解释确实是勉为其难,现代那么多科学家都在进行探讨,还不能说完全清楚,所以他归为“无”是可以理解的。就“反”而言,我想在此顺便说说我们的传统道德。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都极力推崇圣人,所以儒家把圣人理想奉为道德的绝对高标,要求人们违逆本性,甚至是牺牲自身的幸福去追求高尚,很显然,这样的行为准则是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故而有这样的道德规范也等于没有,光子称之为“伪道德”。关于“伪”,荀子也早有认识,他在《正名》里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他所说的“伪(为)”就是指与人性本质不同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不太违逆人性,可以称为道德,但太过违逆,大多数人都不能行之,则是伪道德了。伪道德的危害在于其自身固有的二重性:一方面,人们普遍意识到要仁爱,要遵纪守礼,道德家们也以此要求天下人消除私欲,宽以待人而严以律己;可在另一方面,人性本能又总是牵引着人们远离圣人的高尚,在利益面前常常是先考虑到自己,甚至根本不顾及他人。因而,传统道德观说来似乎高尚,实际上却不起作用,甚至起了反作用。比如在性的方面,在男权社会里,男人们要求女性从一而终,自己却可以有三妻四妾,皇帝更可以有三宫六院;还就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所谓正人君子,见着了有几分姿色的女人,哪怕她已经是别人的老婆,总还想占有,那个时候也根本不去想女性的贞洁问题。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问一问自己的良心,这样的性观念,是不是虚伪得令人厌恶?这也就是我们国家一开放,性观念就变得混乱的根本原因。所以光子认为,我们必须重新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设立新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与道德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设进步健全的民族文化,创建文明社会。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臆解】

上等人懂得了道,就会勤勉地去实行它;中等人了解了道,明白有益于修身与治国,会欣然接受,可在财色与荣誉面前,惑于,又会把它抛诸脑后;下等人一听说道,就会哄堂大笑,不知道为何物以为道不足用。那种资质鲁钝的人如果不笑,那么道就不称其为道了。所以古书《建言》里有这样一段话:洞悉道的玄机者若暗昧无所见,进入了大道之门者退避不及,直道而行者看上去与众人无异。高尚的品德有如川谷之卑贱,纯洁的心地不避外在的污秽,广大的德行若愚顽不足,有所建树的德行因物自然似怠惰,纯真的品质含有私欲像是变得污浊了。好的物品无需棱角分明,规格大的器物要花很多时间很晚才能做成,最好的音乐常没有多少音符,至大之象无所谓外在形态,大道潜隐不露因而无形无名。而只有道,善于予万物以精气并且成就万物。

【评说】

正如好的器物无所谓形状,品行高的人处世与行事不在乎世俗观念,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却又处处合乎道的自然,这便可以称之为道高无道,德高无德,化境无境。这与佛教所追寻的最高境界并无二致,它也正是后世道教与佛教相通相融之处。所不同的是,老子讲述的“道”纯粹是哲学观念,是客观的,从里到外皆透出真诚,没有丝毫虚妄的成分掺杂其中。而后来的道教与佛教等却流于虚无,以现代科学观去衡量,则完全不可信。虽然很多的宗教出发点并无差失,都是劝世人积德行善,但其劝导的方式却是欺骗,更有甚者,很多教徒利用民众迷信的心理,达到骗取钱财等目的,这便不会被真正的智者所认同。关于“大器晚成”一说,历来有不同看法,张爱玲就说过出名要趁早的话,然而从经世致用的角度而言,这话是动摇不了的真理。也许很多的知识可以通过博闻强记得来,但真正要将知识吸收,并且转化为智慧,特别是要形成一个人的独立思想,那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要有生活的阅历。就算是艺术家,似乎最需要的是才华,但如果没有思想的支撑,也便失于厚重。本章最后一句也许并入别章更妥。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臆解】

大道衍生出宇宙浑沌的开始,宇宙始生即别阴阳与天地,天地生人合而为三极,天施地化与人力相合而产生出世间万物。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激荡和合使万物得以永生。作为天地间的人来说,最感痛苦的事莫过于三样,幼年失去父母而成为孤儿,壮年丧偶而鳏寡,品行不良而被斥为不毂,可是王公却自称为孤寡不榖。这正合乎道的运行规律,很多事情你去削减它反而受益更多,你有意去培植它反而受损更大。尽管这是前人传下来的人所共知的道理,我还是要在这里再说一次,并用它来劝导世人:尚势任力,强行作为,不顺道而行者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也将把这句话作为永生的教条。

【评说】

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皆因道而生发,缘道而运行,人的所作所为,也宜顺其自然,依道而兴作,明知不可,则切不可强为。有人向往权力,为攀高而不择手段;有人渴望富贵,为金钱而冒险偷抢;有人贪恋声色,为享受而无度,最终多半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历史上与现实人生中,这样的事例很多。说到底,世间任何人,无论多么强势,若不存慈悲心怀,最终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过去人们常给小孩取很贱的小名,可能就是缘于王公自称“孤、寡、不榖”的文化传统吧,只是并没有多少人懂得古代圣人的真实意图:旨在提醒人们不可太过贪心,尤其是私欲太重的王公贵族,如果只是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天下百姓,最终会被天下人唾弃,成为孤家寡人,也就“不得其死”了。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

上一篇:要重视记叙文写作过程的指导 下一篇:犬女出嫁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