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低丘岗地改造会议发言

时间:2022-02-21 03:17:06

县领导低丘岗地改造会议发言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我县召开的第二次低丘岗地改造工作会议。刚才,县国土局**局长对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县长对当前我县的低丘岗地改造工作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低丘岗地改造工作的重大意义。所谓低丘岗地改造,就是对地势相对较高,坡度在25度以下,立地条件较差,缺水怕旱,利用效率不高的山地、坡地进行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开展低丘岗地改造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是继我省开展高产农田建设后,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又一重大决策,也是今年省政府承诺的八件实事重要内容之一。大家知道,我县是一个以丘陵为主的山区县,国土构成是“六山两水两分田”,山地面积达221.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417万亩)的52%,其中可以改造利用的低丘岗地至少在30万亩以上,相当于全县耕地总面积(65万亩)的一半左右。一直以来,这些低丘岗地综合利用率非常低,大部分是灌木林、次生林,有的甚至是荒山。过去,要想改造这些低丘岗地,可以说既无资金,也无能力。现在省委、省政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计划用5-7年时间,投入巨额资金对绝大部分低丘岗地和低产林进行改造开发。其中对我县的改造计划是,从**年起,5年内总投入约4亿元,改造低丘岗地18万亩。这对我县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我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我县扩大土地有效供给、缓解经济发展用地“瓶颈”制约,增加用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储备。近些年我县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因灾毁损等因素占用了大量耕地,推进低丘岗地改造工作,既可以履行“占补平衡”的法定义务,又可以实现全县耕地保护目标。二是有利于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量低丘岗地和低产林的存在,既浪费了有限的土地和林地资源,又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些地区的农民生活都比较困难,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在改造生态环境的同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林果经济,低丘岗地改造可以帮助其实现愿望。三是有利于我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低丘岗地改造后,就可以变“荒地”为“宝地”,就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大王镇的九垴十三垱水果基地,枫林镇的吴茱萸基地等,都是低丘岗地改造的典型例子。通过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每亩年平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全县18万亩低丘岗地年可增收1.8亿元,相当于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25元。因此,各镇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低丘岗地改造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低丘岗地改造工作作为发展我县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和重大机遇,切实抓好。

二、要准确把握低丘岗地改造工作的目标要求。我县低丘岗地改造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就是从**年至**年,第一年完成2万亩,后四年每年完成4万亩,五年共改造完成18万亩。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年的改造任务,既是积累经验、扎实起步的重要保证,又是增强信心、争取支持的关键措施。我们既要顺利完成低丘岗地改造的目标任务,又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阳新特色,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低丘岗地改造和产业发展的关系。低丘岗地改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产业布局。要根据当地实际,通过广泛调研后,再确立发展思路。坚持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耕则耕的原则,大力发展油茶、茶叶、药材、水果、蔬菜和粮油等特色产品,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个片区一个特色,抓住自己的优势产品,打造特色板块基地。二是处理好低丘岗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低丘岗地改造的目标是要将低丘岗地改造成园田、农田,达到园田化、水利化、生态化,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打下坚实基础。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在改造中,把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为将来发展产业基地打基础。三是处理好低丘岗地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当前,我县正在着力推进以产业发展和村庄整治为突破口的新农村建设。低丘岗地改造工程,是一项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环境美化的工程,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创新思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完全可以按照“生态家园、农家乐”等模式,把低丘岗地改造、新农村建设、观光游览景点开发一起抓,互相促进,锦上添花。此外,我们还要因势利导,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新建几个生态小康新村居民点,改变项目区农户过去一家一户大量占地的散乱状况。四是正确处理低丘岗地改造和高产农田建设的关系。高产农田建设和低丘岗地改造都是省委省政府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八件实事之一。我们必须在抓好低丘岗地改造的同时,着力抓好高产农田建设。凡是涉及到高产农田建设项目的镇区,务必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好这两个项目。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集中力量,整合涉农资金,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要重点抓好项目区的土地平整工程,规整田块,方便机械化耕作,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排灌和防灾减灾能力,通过综合整治,将项目区建成道路畅通、田块规整、灌排自如、林网秀美、环境优良、人居和谐的示范区,建设成为高产农田建设的样板工程。

三、要切实强化低丘岗地改造工作的领导责任。低丘岗地改造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任务重,压力大,矛盾多,涉及范围广,各镇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低丘岗地改造摆上当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保质保量完成好项目建设任务。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能否按时完成我县低丘岗地改造的目标任务,关键在领导。为强化领导,县政府已成立了低丘岗地改造及高产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各镇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统一协调,全力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国土、林业部门要尽快编制好全县低丘岗地、低产林地改造总体规划,做好整地、产业苗木等衔接工作;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要积极参与项目论证、实施、指导和检查等工作,各镇区做加强服务、组织协调、项目实施工作,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低丘岗地改造工作。二是要加强项目管理,严把四道关口。要把好政策要求关。低丘岗地改造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有关规定,规范运作,有序推进,决不能自行其事。要把好项目选地关。项目选址要依照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结合流域、水系,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选址须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要把好审查立项关。项目由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实地踏勘,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立项。要把好制度关。要坚持公告制,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坚持项目法人制,项目具体实施管理单位为各镇区人民政府;要坚持招投标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投标;要坚持项目合同制,严格按合同办事;要坚持项目工程监理制,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工程监理。三是要加强资金监管,严防截留挪用。严格实行项目资金预算制度,落实专人专户、实行专帐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决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收取协调费、补偿费等额外费用。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减少资金流转环节,防止截留、挤占、挪用;严格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制约体系。对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四是要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项目的实施管理由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各镇区为项目具体实施管理单位。各镇区党委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既要作好安排部署,又要搞好督办检查。从明年起,我们将把低丘岗地改造纳入量质化考核范围。实施项目时,要按要求、按标准组织实施,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只能在划定的项目区内实施项目。对低丘岗地改造之后新增加的耕地、园地,可采取承包的形式,把它变为集体经济,农民参与分股分利,实行农户所有,农户开发,农户管理,农户受益。

同志们,实施低丘岗地改造和低产林改造,是一项利县利民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面完成各项工程任务,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行政诉讼举证研究论文 下一篇:谢林自由理论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