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节处显精神

时间:2022-02-21 11:07:09

育人必先立人,立人当以德为首。在经济腾飞的21世纪,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品行教育。有的学校引入了《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的适度学习,引导孩子讨论生活习惯、家庭生活、学习态度、社会问题等,以培养他们独立且正向思考的人生态度。而在今年北大招生把“孝敬父母”作为了录取条件之一,出发点是源自“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没有孝敬父母之心,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对他人、对国家以及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尽管在最后,北大把“孝敬父母”改成了“心系天下”,但此举无疑向教育张扬了一个美丽的信号,提醒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必须要清醒自己的责任,必须培养真正的有德人才。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可是,即使专家呼吁、制度规范、形式创新了,我们还是常常看到当代少年儿童身上的缺乏诚信、缺少担当、缺失健全人格的遗憾事例。鉴于此,笔者想从一个从事14年小学一线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角度,谈谈在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从细节处深化学生德育,尤其是让为人师表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可以正衣冠,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的明镜一面的几点看法。

一、热爱祖国,蕴含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中

笔者曾担任过多年的大队辅导员,也曾多方位地创新了每周的升旗仪式活动,如邀请值周班介绍一周记录的校内外典型事例,邀请家长分享教育小经验,争做光荣升旗手、主题才艺展示等。形式新颖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了,倾听用心了,但是仔细观察下来还是存在明显的问题:出操队伍有快有慢,有的孩子在升旗过程中不够严肃,站姿、表情、敬礼都很随便,唱国歌更是哼上几句敷衍了事。主持人提醒了多次,效果甚微。于是,学校邀请了部分班级学生代表召开了一次关于升旗仪式规范管理的专题座谈会,想从孩子的角度听听怎样进一步规范升旗仪式的各个细节。座谈会期间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其实有些老师也迟到的,他们在我们唱国歌的时候才下来;还有的索性在办公室里吃早餐、改作业,不下来了。”“有的老师在升旗的时候和旁边的老师聊天。”“我们旁边的老师从来不唱国歌的”……孩子们的坦率童言,让在座的老师很是汗颜,也是一语惊醒。是呀,我们做老师的从小对着孩子们说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可是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最真切体会到的是他们的老师对这八个字的身体力行。“身不正则令不行”,教师自己连起码的升旗仪式的基本规范都做不到,那么他对于学生强调的“热爱祖国”岂不是一句非常讽刺的口号?

座谈会结束后,学校修改了对升旗仪式的检查规范,其中增加了一条对教师的制度:按时到指定地点,过程中站姿端正,歌声嘹亮,不得交头接耳,作好学生的表率。由大队委员进行民主监督,对于迟到和态度不端正者,将公开批评。这项制度也得到了校长室的支持、老师们的理解,所以规范后的每次升旗仪式,师生队伍精神焕发,歌声响亮,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热爱祖国”的远大意义。

二、珍惜粮食,体现在每天的午餐管理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在各个学校的食堂上张贴率最高的一句诗文,也是老师教育学生“爱惜粮食”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然而事实效果怎样呢?我们可以到各个学校中午就餐时间去看一看:有的班级在抬饭过程中蹦蹦跳跳,争先恐后,泼洒了不少饭菜;有的孩子在教室就餐时谈笑风生,左顾右盼;有的班级在就餐完毕后剩菜剩饭一大堆;有的班级去食堂就餐的路上你抢我挤、百米冲刺;甚至有的孩子一看饭菜不合胃口,饭盒一盖,干脆就不吃了,也没人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吃……种种此类现象实在是让人堪忧啊!咱们的孩子正是长身体增智慧的关键时期,中午又是一天中身体补给的重要时刻,不要说食物的浪费,更是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除去从学校、家庭层面要对孩子文明就餐进行引导外,班级管理层面该如果让健康饮食成为孩子们的自我需求,实行自我监督呢?我担任6年班主任期间推行了一套制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大家在就餐时候安静闲适,就餐后干净整洁,每天的饭菜基本吃完。我们班级孩子的平均身高在年段15个班中名列前茅,运动会成绩遥遥领先,学校体训队教练特别喜欢到我们班挑选苗子。而且四年级开始,我即使不在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用餐,他们也能自觉自发地民主监督、自我管理。

我的管理方案如下:1、学习了解一日三餐均衡、健康饮食的重要性;2、饭前清理桌面,洗手,洗筷子、毛巾等,安静地等待,吵闹者延迟盛菜饭;3、排队有序盛饭菜,有特殊情况可向老师说明;4、吃饭时不交头接耳、东张西望,要添饭可举手示意;5、饭后清理桌面、地面,将饭菜盒给管理员检查后(检查有否吃完)有序放进笼筐,略有剩菜残渣的要轻倒入空菜桶。制订具体细则后,我们还以小组为单位每天进行评比,颁发的奖券和班级综合评比挂钩。我自己一般每天都在教室里就餐,并且以身作则,不挑食,尽量吃完。这样既为孩子们明确目标要求树立了典型榜样,也给他们创造了一个“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和谐适宜的集体就餐环境。

三、校园整洁,实现在每时每刻的细节上

笔者当前所在的是一所城郊结合处的农村完小,每个进校的家长和来客都能感受到学校窗明几净、地面无纸屑、墙面无划痕的整洁度。实际上,学校推荐“清洁校园一周一大扫、一天三小扫”来,最重视的就是强调每个教师从我做起,大手拉小手,让学校师生人人都成为校园管理的主人翁。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教四年级语文。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您辛苦了!每天早上,您总是早早来到教室,整理讲台上被我们弄乱的本子,整理粉笔盒,我要向您学习……”看到这段文字,我心中霎时一动。原来,我每天随手整理讲台的这样一个连我自己也没注意到的小动作,却被学生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学生的观察是多么敏锐,心思是多么细腻!而班里还有这么多学生呢,他们是不是也有在暗地里观察我,想着模仿我呢?我不禁开始思考:自己平时有没有做什么不恰当的行为呢?很有可能自己一个无意识的行为却映在了学生眼中,印在了学生脑中。从那以后,我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到讲台乱了就随手整理,有些暂时用不到的本子就摆放到旁边的桌子上去,下课后捡起落在讲台上的粉笔头,看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绝不乱丢垃圾等等。虽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却时时注意。终于,通过我的言传身教,班级学生的卫生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善,每周都能得到学校的卫生红旗。而我更是明白了言传身教比生硬的规章制度更具有教育效果,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超强模仿力的“观察家”,他们喜欢观察老师、模仿老师,而老师就是学生的镜子!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在热情参与升旗仪式、文明就餐健康饮食、自觉保持校园整洁的细节教育里,往往还交错蕴涵了为集体服务意识的引导、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习惯的养成等品行教育。在德育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重视的今天,很多专家提出了“要以人为本,整合区域资源,构成‘德育合力’”的口号。孩子的成长也是由每一天点点滴滴的细节堆砌而成的,而我们教师恰是他们最好的引路人。让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正本清源,真正从细节做起,做孩子的明镜,做那棵摇动的树、那朵飘动的云。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塔山小学坡塘校区)

上一篇:《保护环境》教学片段实录及反思 下一篇:幸福体验多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