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收益”将我忽悠成债台高筑的“巨骗”

时间:2022-02-21 09:20:11

“预期收益”将我忽悠成债台高筑的“巨骗”

武汉,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考上公务员后,为了“又稳当又快捷”地合法致富,圆自己的买房结婚梦,面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高收益的诱惑,居然在一番精心算计后,凭自己的职业声望,从家乡和女友父母处轻易借来120万,然后钻进了理财陷阱……

面对诱人高收益:“借鸡生蛋”计划酝酿出笼

2009年元旦,武昌繁华商业区,一家著名的上市股份制银行大门横梁亮出一条巨型红色横幅:“最新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18――25%,上不封顶!数量有限,欲购从速。”比银行高出几倍的收益率,一下子锁定了来往行人的视线。路过此地的省直某机关公务员顾冲,不由自主走进了这家银行。

“2007年,收益28%”、“2008年,收益34%”,收益表那一条表示赢利的高扬红线,一下子勾起了顾冲无限丰富的想象。经过咨询,顾冲了解到,这款理财产品5万起步,对于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顾冲来说,是他和女友的全部积蓄。

顾冲老家在湖北大冶市大基铺镇一个偏僻的山村,2003年7月,顾冲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2007年7月,顾冲毕业后幸运地考进了省直机关,成为村里惟一一位国家干部。

从银行回到单身宿舍,顾冲马上与女友赵霖分析,听完顾冲一番鼓惑,赵霖如饥似渴地认真把理财宣传册认真学习了一遍,突然看到最后一行有“投资有风险”的小字提示,心里不由得一紧。一心想说服女友的顾冲马上“宽慰”女友:“这家银行是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这几年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30%―40%,从发展趋势看应该没问题。再说做什么事没有风险呢?吃饭也可能被噎死呢!银行信誉总比民间融资信誉好啊,如果银行没有信誉,那以后还有谁愿意到银行存钱啊!”

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于是两人很快达成了共识:投资理财产品。于是,两人各清点自己的积蓄,可加起来只有4.2万,还缺整8000元,不够投资起点。

第二天上午,顾冲就接到银行的电话:“怎么样,想好了吗?”面对理财师的“盛情”,顾冲只好如实相告,理财师马上“献计”:“不够可以找朋友借一点儿啊,到时如果赢利了,可以连本带息还给他啊!假如收益比同期利息高得多,你还有得赚,这不是双赢了吗?”

一句话让顾冲“顿悟”起来,顾冲仔细一盘算:“理财产品预期18%―25%,即使我保守一点儿,以最底18%赢利计算,现在银行定期年利率2.省略

上一篇:水煮男女:谁是第二性? 下一篇:干女儿成被告,“遗赠抚养协议”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