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上山与舍得智慧

时间:2022-02-21 08:03:27

猴子上山与舍得智慧

【摘要】 一节课堂最重要的是找准目标,舍得放弃,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猴子上山式教学要远离我们的课堂。对教法、学法以及教材的取舍是每一位教师走向成熟、走向大气的必经过程。教师只有有了这种独立、创新的“舍得智慧”,教材的知识结构才能实现有效联动,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关键词】 长文短教;已知已会;读写结合

有幸聆听了张敬义老师的讲座,这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各年段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张敬义老师莅临我校,听了我和另一位年轻老师的课,课后,从他的评课中,我受益匪浅,一些平时的教学难题也顿时豁然开朗。张老师一再强调,一节课堂最重要的是找准目标,舍得放弃,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猴子上山式教学要远离我们的课堂。

一、舍得长文短教

不记得曾经是在哪张报纸还是杂志上见过这样一个观点:“21世纪,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事是让教师闭上他的嘴!”其实,现在想想还真的很有道理。就语文学科来说吧,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弄得许多语文教师顾此失彼,甚至晕头转向,这位专家赞扬这种教学模式,那个权威赞扬那种教学方法,时而要拓展,时而要根本,让我们这些不怎么机灵的老师们不知如何去教才好,于是,一遇到有人来听课便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在这节课上展示出来,舍不得丢下一点,好让听课的老师认为你是一个紧跟教学改革大潮的积极实践者,结果却往往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因为要教的东西太多,连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可能也不能扎实掌握。听了吴老师的话,我深深感悟到:语文教学、简单就好。

语文教学中有种方法叫“长文短教”,在教学实践中着眼于关键段落或者是关键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这就是教学中的“舍得”。在学习《钱学森》一文时,本着一课一得,不贪多求全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引导学生沿着“文(关键词句)——意——情”这个路径去学习课文,并不时地小结学习方法,即“字词有深度,言行总关情”。我的意图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语言、行为的句子,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掌握破译人物内心世界的密码(相关句子中的关键字词)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帮助孩子亲近文本,走近人物,让学生的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这一过程虽朴实,却并不空洞,用本真、有效、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段进行了教学,用质朴、直接、触动孩子心灵的语言进行了交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朴实中大写了钱学森此人,耕耘在了孩子幼嫩的心坎上。从中也让我得到了一种平静,收获了一份朴实。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重点,修剪“枝叶”,力求让学生一课一得,在循序渐进的语文训练中,逐步习得语文能力。

二、舍得已知已会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对于学段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存在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主观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学起点的把握不够准确也造成了教学目标不清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之前,往往忽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而事实上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认为,“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因此,我们要舍去学生已知已会的内容,准确把握学情,把准教学目标。

比如一年级的拼音教学,现在的哪个幼儿园不教拼音,又有多少小孩在上一年级时还不认识a、o、e,好多家长不让孩子背得滚瓜烂熟根本不放心让孩子去上小学。所以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调查好学情,不要根据教参再一点一点的从头教,只要从检查、纠正上下功夫就行。

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割舍学生已知已会的问题、环节,看似减少了一些教学内容和设计,但实际上却立足学情,为加强语言的运用,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腾出了足够的时间。这就是舍得的智慧。

三、舍得写写练练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以写促读,有助于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这个有利资源,找准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抒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写写练练的时刻虽然告别了“热闹”“活跃”,表面上会给人沉闷,冷场之感,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只有静下心,拿起笔,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用笔与作者“对话”,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舍得时间让学生写写练练,拓展思维,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三年级《古诗两首》,老师在引领学生感知诗意,结合实际体会人物的内心后,让学生同桌合作选择一题完成:

A.七夕的夜晚, B.中秋节的夜晚,

牛郎织女一家人, 家家户户围在____,

在____________。 一起____________,

而嫦娥却在____。 而嫦娥却在____。

如学了《我们爱你啊,中国》,让学生模仿课文用定语后置的表达方式写一两节;《姥姥的剪纸》让学生给姥姥写封信,告诉她“我”昨天的梦;《爱如茉莉》让学生写出爱是什么;《理想的风筝》写一写对刘老师的深情呼唤;《爱之链》让学生以“当乔依醒来……”为开头续写故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以第一、第二或第三人称,写出你想对司马迁说的话……在安安静静的练笔过程中,我们能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猴子上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听过,你知道到底要西瓜还是芝麻了嘛?对教法、学法以及教材的取舍是每一位教师走向成熟、走向大气的必经过程。教师只有有了这种独立、创新的“舍得智慧”,教材的知识结构才能实现有效联动,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上一篇:为学生的终身写作奠基 下一篇:小学语文第11册《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