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防火技术

时间:2022-02-21 07:02:49

护林防火技术

摘要 从林火预测、监测、阻隔、通讯、扑救等方面总结了护林防火技术,以期促进护林防火工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护林防火;预测技术;监测;阻隔;通讯;扑救

中图分类号 S76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98-01

由于受到干燥、多风气候的影响,青海省护林防火任务相对于其他地区显得更加艰巨。因此,在开展护林防火工作中必须注意采取合理技术与管理对策,提高护林防火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相关部门需要根据《森林防火条例》等规章制度,灵活采用科学的护林防火技术,不断提高护林防火工作水平[1-2]。目前,护林防火的主要技术包括林火预测技术、林火监测技术、林火阻隔技术、林火通讯技术以及林火扑救技术等。这些技术有着各自的应用条件与优缺点,为了提高护林防火工作水平,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合理运用护林防火技术[3-4]。

1 护林防火预测技术

随着护林防火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国家林业部陆续颁布了《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等规范性文件,指导护林防火,促进林火预测工作不断科学化、系统化。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风力等数据,评估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目前,青海省已经形成了林火预测网,能够根据气象因子对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报,并且逐步完善了火行为预报系统、火灾发生预报系统等,提高了森林火险预报的科技含量。

2 护林防火监测技术

防止发生森林火灾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监测林火,贯彻“打早、打小、打了”的森林扑火原则。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运用在林火监测中,林火监测从单一的地面林火监测逐步转变为航天遥感、航空和地面的立体式林火监测体系,此种监测体系包括了4个层次:卫星监测、飞机巡航监测、瞭望台监测以及地面巡护。卫星探火、微波探火、雷击火监测、地波雷达探火、红外线探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林火监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气象卫星监测具有以下特点:时间频率高、监测范围广,平均扫描宽度可达2 700 km;能够获得连续性的资料,有利于确定火势强度、火场面积以及发展方向;搜集数据迅速,节约成本和时间;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处理图像形象直观等。通过NOAH气象卫星,搜集地面的林火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接收站,经过处理分析形成监测图像,为护林防火提供客观依据。我国用于监测林火的飞机主要包括直升机与固定翼,一共7个机种,主要机型是小松树直升机、运-12、运-5。飞机监测可以获得地形地物、火区、火线、火点等清晰照片,可以用于评估火势方向与蔓延速度等。林火监测瞭望台主要有钢铁结构瞭望台、砖石结构瞭望台和木制结构瞭望台,目前我国已经兴建了大量的火情监测瞭望台,覆盖率高达85%。地面巡护是指民兵护林小组、森林警察部队和护林员等人员利用交通工具在责任区内,开展不同密度、不同时段的巡逻,对火情进行监控与报告,是应用最早、最广的护林防火监测措施。

3 护林防火阻隔技术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火烧法,火烧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技术性要求也较高。因此,要在合理测定风速、可燃物含水量、湿度、温度等因素的情况下,进行严格操作,准确控制用火时间。防火线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防火效果,但是也存在着需要每年维护、投资多、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等缺点。因此,必须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谨慎选用此项技术。我国北方林区防火带以落叶松防火林带为主。截至2010年,我国1 hm2林地平均有13.2 m的生物防火林带,还有一定长度的工程阻隔带与自然阻隔带,逐步形成了林火阻隔网。

4 护林防火通讯技术

常用的护林防火通讯技术主要包括地空通讯、卫星通讯、无线通讯以及有线通讯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护林防火通讯网络,通过程控、对讲机、无线、有线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各省级护林防火指挥机构和县级防火部门、市级防火部门之间建立了通讯网,实现定期联络、信息共享。总体来看,护林防火领域已经应用了一些先进的通讯技术,如网络数据通信、短波数据传输、短波自适应通信、集群通信、移动通信以及电话图文传真等,为护林防火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林火扑救技术

目前,林火扑救技术主要包括:地面灭火、人工降雨灭火、化学灭火、航空灭火、爆炸灭火和计划火烧等。人工降雨灭火效果好,但是需要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才能使用,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云体,就无法使用此项技术。航空灭火的形式主要有机群洒液灭火、吊桶灭火、洒水灭火、锁降灭火以及机降灭火等。近年来,航空灭火得到了初步运用,但是其效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挥。通过计划火烧,可降低林区内的可燃物载量,减少火灾蔓延通道,防止发生破坏性的火灾。

6 参考文献

[1] 张有秀.祁连山林区森林防火的现状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4(5):76-78.

[2] 安永平,徐振贤,张桂琴,等.宁夏六盘山森林火灾预防对策[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6):73-75.

[3] 夏康民.浅析森林防火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科技,2008(22):49-50.

[4] 周健,段厚军.星子县森森防火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9-230.

上一篇: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健杨特征特性及其营造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