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青源:拓展循环经济产业链

时间:2022-02-21 06:49:24

德青源:拓展循环经济产业链

新的产业模式正在悄悄改变着延庆人的生活。

2015年3月9日,4名参观者在进入延庆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门之后,立即穿上带有公司logo的白色工作服走进密闭室,接受雾化消毒水的消毒。约莫3分钟之后,通往德青源蛋鸡养殖场的最后一道门卡被打开,19座大型工业化鸡舍映入眼帘。

来访者的动机与一个鸡蛋背后的产业故事有关。得益于从传统蛋鸡养殖链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德青源走出了发展瓶颈。在循环经济体系下,19万亩玉米种植园因此有了稳定的销路,附近近千户村民现代化的生活也渐渐成为现实。

投资6500万元

改变的起因与小小的鸡粪有关。

2003年,德青源在延庆张山营镇水峪村一处废弃的矿址上建立了生态蛋鸡养殖厂。与其他企业一样,刚刚起步的德青源管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试图让这座注册资本达到4.25亿元人民币的生态农业产业园能够快速实现盈利,然而,恼人的问题很快出现。

伴随着50万只蛋鸡产出的鸡蛋,德青源必须面临任何养鸡场都无法摆脱的麻烦――鸡粪处理。“起初,周边的农户还可以将鸡粪当做有机肥使用,但很快,并不具备规模化种植的农田,承载能力立刻达到饱和。”北京合力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德青源公司副总裁潘文智说,“面对每日源源不断的鸡粪,我们只能用填埋法草草处理。”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便是鸡粪堆积区成为恶臭难闻的污染源。未经发酵的腐熟鸡粪不仅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就近的土地也会被酸化缺氧导致无法耕种,堆积处的鸡粪甚至滋生有害病虫,破坏周边生态质平衡。

质疑的声音很快出现,要求德青源拿出整改方案的呼声越来越高。恰逢2005年延庆确定了生态立县战略,触碰到生态红线的企业纷纷被列入清退名单。德青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由鸡粪引发的生态危机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德青源决策层高管长期以来积压的不满情绪。“高层的愤怒源于公司的止步不前。”潘文智解释道,“更何况公司从未指望长期通过异地填埋来解决这一让人头疼的问题。”

“沼气发电”是项不错的解决方案,其原理就是以鸡粪和污水为原料,在厌氧发酵的作用下,生成沼气,从而驱动沼气机组发电。据了解,“沼气发电”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沼气的生产、净化、储存、发电以及上网等多项单元技术的组合。发酵后的鸡粪不仅可以变成高品质的有机肥,产生的电能也可以对外出售。

“这个决定做得并不容易。”潘文智回忆,“一次性投入6500万元,乐观估计也得15年以后才能收回成本。即使算上国家电力补贴,运营沼气发电项目要达到收支平衡也得颇费一番周折。”然而德青源认为企业在求取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为子孙谋得青山绿水。正是责任感使然,德青源做出了选择。

2007年,德青源利用农场鸡粪和污水进行厌氧生物处理生产沼气和电力的项目投产建设。2009年4月9日,该项目一次并网发电成功,每年1400万度绿色电力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家电网中。

由链到环

“沼气发电”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德青源鸡粪处理难的问题,摆脱后顾之忧的德青源立刻将蛋鸡养殖规模扩展到300万只。并以鸡蛋为产业核心,打造出“订单农业――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有机种植”的循环经济产业,一举取代了“饲料采购――蛋鸡养殖――鸡粪填埋”的传统养殖模式。

庞大的蛋鸡群体产生了强烈而稳定的饲料需求,激活了周边农户种植玉米的热情,延庆19万亩玉米种植园的农户与德青源建立了订单式收购模式。被盘活的种植业所需的有机肥则来源于德青源“沼气发电”项目产生的沼渣、沼液。“沼肥是一种营养齐全、肥劲稳定的优质有机肥。被农民视作改土培肥的上好原料。”潘文智说,“廉价、优质的有机肥降低了农民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剂量,为他们节约了不少开支。”

据统计,每年16万吨的优质有机肥直接带动了园区周边10万亩农田的玉米种植,不少农户甚至开着罐装车,做起了贩卖有机肥料的营生。

这种战略布局不仅帮助德青源走出发展困局,同时也助力德青源在蛋品市场上取得良好的成绩。根据AC尼尔森2009年9月市场调研结果,德青源在北京品牌鸡蛋市场上市场占有率高达68%,成为消费者最信赖的鸡蛋品牌。

2013年9月德青源在世界蛋品大会上,第二次蝉联蛋品行业最高荣誉――“全球水晶鸡蛋奖”,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该奖项的蛋品企业,也是世界蛋品协会成立以来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企业。

生态效益输出

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德青源运营的“沼气发电”项目已经能够保证每日4万度电量的稳定供应,同时每日处理200吨鸡粪和300吨污水。

据估算,处理后的鸡粪和污水每年能产生1万吨固态有机肥以及8万吨液态有机肥,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8.4万吨。为此,德青源沼气发电项目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授予“全球大型沼气发电技术示范工程”。

2010年,德青源通过兼并一家美国生物质能源公司,成立了“北京合力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对“沼气发电项目”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经营。潘文智成为合力清源的总经理兼专家团队中的一员。不久,对发酵技术颇有心得的德青源又将注意力聚焦在了秸秆上,上马了“延庆绿色燃气工程”,每日处理45吨秸秆及100吨沼液的同时日产沼气1.5万立方米,提纯后制备生物天然气9000立方米。

周边的农户成了最先的受益者,延庆县39个村、约1万户农民自此告别了烧煤、烧柴的时代。住在西五里营村村头的李师傅负责村中储气罐的护理工作,每天他都会用钥匙打开铁门看一看,这已经成了他多年的习惯。当被问起生活有什么变化时,李师傅执意带着记者到家中,拧开燃气灶指着发红的火焰笑道:“变得和城里的煤气灶一样方便。”

合力清源综合管理部副总监祁文彦介绍,在完成自身全产业循环模式之后,德青源又将废弃物的处理范围扩大到园区之外。“以后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等废弃物也有可能纳入合力清源发酵原料的行列。”

依托成熟的模式和技术,合力清源已将生态发电和制造燃气的工程和技术进行模块化推广,并在延庆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建成了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德青源循环经济模式成为中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典范。

3个多小时的走访时间很快临近尾声,走出德青源,意犹未尽的来访者退还了企业白色的工作服。站在静静的大门之前眺望绿绿的高山和青青的菜园让人不由得喜欢上了这里。延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磊说:“升级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风尚,也许德青源的循环经济模式会成为企业不错的参考选择。”

上一篇:小米热潮席卷印度 下一篇:商业银行挺进文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