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鲸鲸:三只鱼里住着六个自己

时间:2022-02-21 02:58:13

赤脚踩在绿草地上,接着地气儿,活得闪闪发亮,这就是她要的生活。

网上如此介绍鲍鲸鲸:独立艺术家,著有长篇小说《失恋33天》。大龄少女,知名怨妇,对敌人心狠手辣,对爱人甜贱绵软,自称“职业宅女”。

其思维敏锐,身后拖着无数个人格,一路走得花样迭出毫不寂寞。其语言辛辣尖酸,洗练干净,有点调侃自嘲,俨然年轻女版王朔,颇有《围城》之风。

叛逆孤独妹

鲍鲸鲸原名鲍晶晶,因为性格孤癖,不爱交际,故改名。因为鲸鱼发出的声波频率太低,别人很难收到。

鲍鲸鲸出生于北京,爸爸是有点情趣的军人,妈妈是开明的全职煮妇,对她很包容。她很宅,有点受妈妈的影响。

15岁时,鲍鲸鲸异想天开,开始训练酒量,每晚两听啤酒。因为老逃课喝酒,老师打电话要劝退。鲸鲸妈特淡定,边做家务边问:她专业课怎么样?老师说还行。鲸鲸妈说,那等她专业课不行时再说吧。

那年,鲍鲸鲸写了一本青春伤痕小说,风格有点村上春树有点安妮宝贝,给爸爸看了第一章。爸爸没看懂,却赞助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五个月后,20万字小说成稿。打印出来一看,啊,写的什么烂东西!她把一张张纸撕下来揉成团,不管满屋纸球,就摔门出去了。

17岁那年,因为看了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她跑去考北京电影学院编剧系。大学毕业后,她在上海上了一个月的班,就辞职了。爸爸说:“在家待着吧,到25岁赶紧找人嫁了,以你这个怪性格,别去社会上给大家添麻烦了。”领了圣旨,她整天在家宅着,走上了写字的“邪途”。

正逢姥爷去世三周年,姥爷曾给她买很多书,带着她到处逛,大街上哪儿着火了,就仰头看一下午,黑烟夹着小灰尘往下落,那景象特魔幻。她觉得再普通的人,都有闪亮的一生,她给姥爷写了回忆录。接着,她决定也帮其他逝者的家人做纪念册。爸妈帮她印了好几百份宣传册,拿到八宝山去发,别人却以为他们在卖墓地。但她从未放弃,起初,她收些基本费用,用来装帧、修复老照片,画肖像画。这件事到现在还在做。她愿意不要一分钱,替大家留一份纪念,能做几个算几个。

化失恋为传奇

2008年夏天,鲍鲸鲸和男友在一次伤筋动骨的争吵后,提出了分手。她失魂落魄地在回家路上进了一个书店,希望能有一本书,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怎么排解寂寞,教她如何重塑千疮百孔的生活。但她没有找到类似的失恋指南。

第二年5月17日,她以“大丽花”为ID名,在豆瓣网的花粉小组里,了第一天的失恋日记。希望用文字释怀。

后一分钟,一位豆瓣网友回复“加油”。一天后,89位网友回复了她。更新到第三天,有个网友留言:“对我来说,这不是小说,是指南,求生指南。我正在寻找离开那个黑洞的路上,谢谢你,写下了这些话。”从那天起,她决定认真写完这个帖子。这个帖子便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小说,或是指南》。她开始正经构思情节和细节。

6月份,一个做图书策划的女孩在豆瓣上看到这小说,推荐给了中信出版社,很快就签了出版合同,只等着她写完。

男友也看到了帖子,在网上匿名回帖:“这句话不像北京话,不地道,应该这么说……”她一看那腔调就知道是他,沟通了几次后,男友忍不住提出见面,见面后才明白双方之间原来是误会,就和好了。与男友和好后,她曾有一度偷懒想不写了,可看到网友的反应,发现他们都是同龄人,都处于同样的迷茫中,都在等着一个结局,所以就顺着思路继续把故事写完。随后的创作中,她意外发现,这种有互动的创作很有意思:“网友会不断提出意见,甚至构思,但我又特别拧巴,网友越是都说这样的剧情好,我非不这样写。我想写得好玩一些。”

随后,《蜗居》的导演滕华涛来找她,她激动得浑身发抖,二话不说,就把小说卖了。

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一部叫《失恋33天》的电影火了。到了月底,这电影已经红得发紫,成了小成本电影的新神话。

小萝莉写大商战

《失恋33天》的题材、气质跟鲍鲸鲸是合拍的,生活中的她幽默犀利,有点小古怪、文艺调调,会专门“跑去南极看企鹅生孩子”,但电视剧《浮沉》的宏大格局、细致入微的社会触角貌似远远超出了这样一个文艺小清新的兴趣和能力范围。编剧《浮沉》时,她只有23岁。鲍鲸鲸承认,看完原著后,第一感觉是这事儿跟她关系不大,商战世界是她接触不到的。

细想想又其实不然,她平时看书很杂,不喜欢小女生缠缠绵绵的东西。她读劳伦斯·布洛克的侦探马修全集、《神经外科的黑色喜剧》、讲物理学的《别闹了,费曼先生》……最逗的是,《心电图速成指南》也在她的最爱书榜上,并且认真看了很多遍。所以虽然《浮沉》的世界与之距离遥远,但“杂家”鲍鲸鲸操刀不是特难。

“只是希望在年轻时,能做一件这样的事,以后想起来会觉得很值。将来有一天可能会脸红,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幼稚,但我也确信有些话,是只有在那个时候,才会那么去说,老一岁都会收敛一些,说不出口的。这是我的兴趣点。”

不过,为了避免以后不脸红得太厉害,鲍鲸鲸认真做了功课。比如对外企、国企人员的大量采访,向经济学家吴晓波讨教,跟着演员白百何“混”到IBM里实习等等。她还从身边人取材,张嘉译演的国企厂长王贵林,她写成了一个特别萌的中年大叔。参照人是爸爸。爸爸就是怪大叔,每天练练毛笔字,有一阵还爱刻葫芦。

在IBM公司,她一上来就采访最底层的员工,尤其是菜鸟员工,大公司会给新人发一本手册,从手册里能看出很多东西。有一条员工需知让她印象特别深:如果你父母去世,可以请假四周;如果你祖母去世,可以请假两周。这些内容她都写进剧里了。她想表现当下年轻人的状态,而不是勾心斗角的名利场。

2012年7月底,电视剧《浮沉》收获了满堂红。

不管是《失恋33天》还是《浮沉》,台词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不经历人渣怎么能出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当妈”“路遥知马力,不足;日久见人心,叵测”等等。每集都有这么一两句小“毒舌”让人忍俊不已。这归功于鲍鲸鲸平时的“勤奋”:她跟男朋友说话,遇到特有意思的对话,会找张纸赶紧记一下;恨自己嘴笨,人家挤兑她一句,念念不忘好几天,然后忽然有一天终于想起来“那天可以这么堵他……”

活得闪闪发亮

拍《浮沉》时,导演让鲍鲸鲸去国外玩一趟,看看有什么好故事可以写成剧本。她兴冲冲就去了尼泊尔、阿根廷和南极。

鲍鲸鲸的确喜欢旅行,在正常的生活里呆久了,会觉得身边朋友也好、父母也好,随叫随到是特别正常的事儿。所以特需要把自己丢到一个人生地不熟、叫天天不应的地方,那样才能体会到离开他们真是不行,回来后,就会更珍惜亲友们。

鲍鲸鲸喜欢凄绝的体验。和爸爸去南非旅游,旅行社安排他们去大海上的孤岛看海豹。船在大风大浪中颠簸,所有人都吐了,都在埋怨,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去看海豹?常晕船晕机的她,由于专注于濒死体验,居然忘了吐。

有次她去舟山一个小海岛城市玩,站在酒店阳台上看海。那天她情绪很糟,很脆弱。她跟男友讲小时候的事,讲她经常孤独得没人可以倾诉,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男友对她说,如果实在无法跟别人交流,不妨尝试着跟自然交流,譬如这天空,这海,这星星,这空气,试着跟它们说说心里话,这些话甚至都不必说出口,它们或许比人更能明白你。用心灵跟这些东西交流,慢慢的,会发现内心深处的平静和温柔。

她当时没完全明白,不过这个办法记住了。后来她便会有意去和自然环境交流,去看一片叶子的油亮,闻桂花的香,欣赏一朵嫩黄色小花的可爱……这种变化让她感觉到了幸福。从中她明白了自己要过怎样一种生活——简约、细腻、深刻。

随《浮沉》剧组出席宣传活动时,她揣着50元钱就出门了,一路到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吃吃喝喝,傻乐傻乐的,回来兜里还剩20元。

接下来电影新作《幸福旅行团》也将面世,但鲍鲸鲸依然没有雄心或野心,她甚至当着滕华涛的面直白地说:“干编剧这事我不能尽全力去做,尽全力就意味着得用十分的劲,摔倒了就会特别疼,而我很怕疼,所以只用七分力。”

至于今后的打算,鲍鲸鲸非常明晰:“接下来就想结婚,过踏实小日子。如果以后的孩子觉得我是一个好妈妈,一辈子就挺完美了。”

这个名字里有三只鱼的姑娘,身体里像是住着六个不同的自己。赤脚踩在绿草地上,接着地气儿,活得闪闪发亮。

上一篇: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做好康复管理事业 下一篇:生命,在坚守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