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让思想政治课灵动起来

时间:2022-02-20 08:37:24

尊重生命,让思想政治课灵动起来

摘 要:时代在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多种资源,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成长。思想政治课堂应成为学生感悟、体验、思辩、展示的地方,应该让生命在思想政治课上灵动起来。

关键词:尊重生命;主题教学;活力课堂

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是通过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存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可见教育的生命在于“引”。当今科技迅猛发展,教育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课教师也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让思想政治课灵动起来。

一、时展需要有生命力的课堂

泰戈尔说过,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时代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广博知识、终身学习能力以及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二、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实现呼唤有生命力的课堂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重知识的传授,采用生硬的说教,这让学生难以对思想政治课说“爱”。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跃的生命,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异;面对这些差异,如果确立统一的教学目标,采用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很难收到实效。部分学生在统一模式的教学中会逐步被淘汰下来,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教育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思想政治课则更应肩负起教育学生的使命。

三、运用主题教学,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

主题教学是将思想政治课中四大模块根据教学目标与生活实际,细分为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不同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贴近生活拟定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才华展示地方,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例如高一学习经济生活,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出示目录,将经济生活划分为不同主题例如价格、消费、企业、投资、生产、分配、市场经济等,让小组围绕主题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我们要相信学生学习的潜力,学生的问题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在分析中学生自然会将很多知识融合起来,也会再次生成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下去。广博的知识是我们学习能力以及解题能力提高的基石,学生敢想,敢做,应该让学习成为他们愉快的人生体验。传统课堂忽视生命的灵性,压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束缚学生思想,不同的观点常常被否定,忽视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不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这些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又何以谈教学的实效。

2.精彩展示,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地方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是有区别的,这就决定了如果教学采用单一的方式,课堂教学就难以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而真正的课堂应该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在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取典型案例与问题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例如可以是图画,可以是文字,可以是结构图,可以是绕口令或是其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有所得,他们可能达不到统一的标准,但在课堂交流环节中他们会反思,会取长补短,多样的展示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尝试,展现各自的风采。课堂展示与提问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教师需要做的是倾听,是记载,是继续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3.团队合作,提升能力,回归生活

认识的发展需要经过感性到理性的循环往复,在学生充分学习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构建主题的知识结构图,这个知识结构图会超越课本知识,它会将很多单元的内容甚至于不同册书的内容的以一个主题整合到一起。结构图的构建提升了学生的认识,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学习的目的是实践,每个主题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学生在完成主题学习后,要反思自己学习初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设计不同主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例如学习消费主题,可以设计中学生消费现状的研究报告或者分析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在活动中体会学习知识的意义。

总之,时代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且有生命力的教学资源和先进发达的教学手段,我们要创建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发现。让课堂成为每位学生自由而快乐成长的地方,让课堂与生活衔接,成为有生命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美]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刘婧,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06.

上一篇: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一体化初探 下一篇:探究实验贯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