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下的素描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时间:2022-02-20 08:17:06

基于模块化下的素描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摘 要】在当今的教学改革潮流中,模块化教学是一种趋势。目前我国高校模块化教学实践多集中于整体课程结构的搭建,较少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来探索在具体课程中的教学模块化建设。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素描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三个方面探讨了具体课程如何符合模块化的特点与要求,为课程教学模块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模块化;教学环节模块化

1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按照课程开发的规律,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三个层面来实现:建立课程结构、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材。建立课程结构就是根据基本素质模块、行业基础模块和职业定向模块的框架,从总体培养目标出发进行模块课程设计。制定课程标准就是根据课程的能力目标体系,围绕各个目标确定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等。开发课程教材则是对建立课程结构、制定课程标准的具体细化。

目前我国高校模块化教学实践多集中于整体课程结构的搭建,较少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来探索在具体教学中的模块化建设。要知道模块化教学自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的搭建是从上而下的整体布局,而课程标准的建设则是由下及上,为实现整体教学目标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保障。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开设的设计素描课程为例来探索教学模块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2 以设计素描为例探索课程教学模块化设计

2.1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当前各大艺术院校开设的设计素描课程,常见的授课内容为以下三种,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和构成素描,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具有实验意义的教学探索。比如:将装饰与造型相结合的装饰素描;训练深入观察与表现能力的超写实素描;培养设计思维能力的创意素描;注重表达个体主观感受的表现性素描;打破传统素描的界限,运用各类媒材与观念进行创作的综合实验性素描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设计素描课程在各类艺术院校中的开设有着符合自身需求与定位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北京联合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素描课程,在其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市属综合性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技术成长逻辑”,考虑地方相关产业与行业技术的需求,以专业为龙头,学科为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开放式”教育模式,即在校企双方努力下,以项目为纽带,通过校企双方合作育人来实现。课程设置以“知识输出”为导向,在学习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核心知识基础上,熟练掌握职业核心应用型能力,致力于解决职业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就要求设计素描课程改变以往以知识输入为导向的构建思路,转而以知识输出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因此课程内容整合的重点不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讲知识,而是围绕着具体的项目来应用专业知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精准简练,紧紧围绕着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能力与素养展开。传统素描中的一些内容,比如超写实素描、表现素描、装饰素描等等,耗费大量时间来训练学生的深入刻画能力,对于专业需求而言,这部分内容虽然有益,但难以转化成为可以在行业内输出的内容与素材,从培养方案的角度类似内容必须果断舍弃。而二维创意造型、结构素描等知识直接对应于设计所需要的能力与技术,由此成为北京联合大学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素描课程的重点内容。

第二,遵循学科基础模块的定位。

作为学科基础模块的设计素描,相对于各类专业设计课程而言,它所接触的并不是专项技术及对口性极强的实际设计问题,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造型基础内容。所以,“通识性”与“素质教育”也是视觉传达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

素质教育包括道德、文化、身体心理及专业素质四个方面。视觉传达专业中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为设计素养,它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者应具有较高的视觉审美水准;具有正确的设计思维方式;具有把设计构思综合外化的技术能力和协调能力。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是非专业、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其涉及的范围是宽广全面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知识文化素养,以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学科基础模块的设计素描应强化学生对视觉各要素的敏感度,以及对各种要素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虽然这部分能力并不是显性地直接对应于具体设计项目,但它讲述的是视觉造型的最根本原理,是进行视觉造型和创新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成长为设计师之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

第三,遵循模块化结构需求。

模块化教学不是按照学科,也不是按照专业来组织教学,它是按照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是以能力为本位。对于知识是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科基础模块的特性,也要兼顾到模块化教学的组织原则,课程内容要明确对应具体的能力、素质、知识点,力争做到高效、富有针对性地培养职业能力与素养。课时是有限及宝贵的,设计素描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针对平面设计相关的造型训练,三维立体造型等训练内容可以忽略不计。

2.2 教学方法的模块化

应用型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真题真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任务为引导,以教学目标为指南,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任务。这些任务是精心设计的,蕴涵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项目并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具有实践性与创新型。利用任务驱动法模拟工作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直观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知识技能与现实需求的结合。第二,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成就感与满足感,并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乐于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下面的图表1展示了北京联合大学设计素描课程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模块化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一种尝试。

2.3 教学环节的模块化

一个完整的模块化教学环节应包括课程介绍、前测验、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补救教学等。课程介绍环节应包括:课程定位、课程能力目标、课程知识目标、课程技术目标、课程大纲、学时学分、考试方式、学习资源等等。教学环节模块化,从结构的高度引导授课的方向,确保教学过程能够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整个模块化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

在选择模块课程前,师生要明确课程的学习目的,明确课程在整个模块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此外,模块课程都有明确的学习先决条件,即对学习本课程所需的特定技能、知识和经验的要求。教学前要通过前测验环节来评估学生的当前水平。如果达不到条件,可通过补习相关知识后重新评估。修完课程后,学生可以通过测验来判断自己的学习程度,如果没有达到课程目标可以重修,或者通过补救教学来达到。教学环节的模块化能够确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达到预计的目标。

3 小结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用型大学越来越强调为岗位服务,满足地方经济、产业机构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课程教学不能再故步自封,要由下及上地主动改革,结合专业体系模块目标与需求,改变教学手段,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节,从而形成新的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使课程与市场应用相适应,达到国家提出的培养优秀应用性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83.

[2]贾立锋.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实现――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9):13-14.

[3]许强,王晓峰,檀明,张向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1(11).

[4]吴聆.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整合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6(12):7-10.

[5]付强,徐继存.模块化教学及其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94-95.

上一篇:《医用物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下一篇:以自信的姿态选择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