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02-20 04:56:21

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选取70例,其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31例,他们的年龄在19―50岁之间。其临床表现为腰痛、血尿、恶心呕吐、贫血、肾功能衰竭以及中毒性休克等。经过肾脏CT检查与B超检查以及病理学的研究,这些患者中右肾结石的有26例,左肾结石的有20例,双侧结石的有24例。并发肾积水的有35例,孤肾结石的有4例,铸型结石的有8例。结石的直径为2.4―4.9cm。采取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对7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70例肾结石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先进行经皮肾穿刺造瘘的手术,再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70例肾结石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十分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利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方式治疗肾结石疾病,具有安全高效、恢复快、创伤小、可反复操作的优势,具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临床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b)-0065-02

肾结石是当前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是指患者的肾盂、肾盏、肾盂和输尿管的连接部位产生结石的疾病。在临床上肾结石包括含钙结石、尿酸结石、感染性结石以及胱氨酸结石。其临床主要病症为血尿、腰痛、恶心呕吐、中毒性休克、肾功能衰竭以及贫血等。为探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疗效与安全性,2008年9月至今采取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有70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所研究的70例肾结石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择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31例,他们的年龄在19―50岁之间。这些患者经过肾脏CT检查与B超检查以及肾结石病理学理论的研究发现:本组患者中,右肾结石的有26例,左肾结石的有20例,双侧结石的有24例。并发肾积水的有35例,孤肾结石的有4例,铸型结石的有8例。结石的直径为2.4―4.9cm。

1.2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症特点与病理学研究,对肾结石患者采取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其所需要的步骤包括:①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的检查,心电图检查、肾脏CT检查等,使得手术操作人员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本状况有清晰地了解;②要对患者进行腰一硬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在麻醉起效的基础上让患者取截石位的,在患侧的输尿管中逆向将F5―F6的输尿管导管直插入到肾盂,并经输尿管导管进行科学固定;③让患者取仰卧的,在肾脏区域的腹部下用10―15cm的小垫枕进行靠垫,使得患者的腰部呈现出低拱形状,病变一侧的腰部呈现凸弯的状态,使得肋间的缝隙逐步加宽,接着根据肾结石的具置选择穿刺点与肋间隙;④在进行经皮肾穿刺的过程中,均选择第11个肋间隙向肾盏的方向穿刺,同时将造影剂从输尿管导管注入到患者体内后,运用c臂的x线机将结石的位置进行定位处理后进行穿刺操作,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要逆向地向患者的肾盂中注水,进而形成人为的肾积水,为经皮穿刺操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运用18G的肾穿刺针通过肾脏后外侧处并经过肾实质从而进入到肾集合系统,之后将穿刺针芯拔除,一旦有尿液溢出就表明经皮穿刺成功;⑤将0.089cm的斑马导丝放置到输尿管中,使其与输尿管的位置平行,运用筋膜扩张器沿着斑马导丝将经皮穿刺通道从原来的F8扩张到F16-F18后,将斑马导丝固定进而构建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有效通道;⑥运用输尿管镜经通道进入到肾集合系统中进行仔细观察,同时运用液压的灌注泵与气压的弹道碎石设备冲洗并击碎结石,接着充分运用输尿管镜在高压灌注的冲洗时所产生的逆向水流与输尿管导管所注入的水将结石的碎块取出;⑦在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在患者体内放置F14―F16型号的肾造瘘管与F6型号的双J管。前者在术后2―7d拔除。后者在14―21d内拔除。

2结果

70例肾结石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十分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其中一次性将肾结石完全取出的有45例,第2次完全取出的有18例。单通道取出肾结石的有57例,二通道取出肾结石的有13例,结石的总清除率为81.4%。所有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在1―3个h之间,出血量在35~110mL之间。在手术结束之后,有4例患者肾盏部位的结石残留。在术后的0.5―1年的随访时间内,有2例患者的肾结石疾病复发。

3讨论

3.1肾结石与肾结石治疗方法

肾结石作为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其在临床中的病症表现是血尿、腰痛、恶心呕吐、尿频尿痛、发热畏寒、中毒性休克以及肾功能衰竭等,同时具有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梗阻、贫血、肾钙质沉积症等一系列并发症。

当前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法与非手术治疗法。其中手术治疗法以其高效快捷的优势被广大患者接受。随着输尿管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术操作经验的积累以及经皮肾穿刺造瘘技术与经皮肾微造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针对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技术不断更新进步,经皮肾穿刺造瘘技术的核心是利用F8―F9型号的输尿管镜将肾镜取代。这种手术方法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减轻了患者所承受的身心痛苦,而且降低肾盏颈的损害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总清除率。

对于经皮肾镜取出肾结石后仍残存结石的状况处理,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肾结石的大小、具置、数量来决定第2次进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将残留的肾结石取出。而对于肾结石合并肾积脓的状况,需要进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手术,在该项手术结束后强化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或治疗,在7d之后在进行第2次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以有效预防由于灌注泵水流对肾积脓的高强度冲洗,使得脓液朝向肾实质流动,进而使得患者产生中毒性休克的严重并发症。在进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过程中,当输尿管镜进入到患者肾集合系统的内部观察结石状况时,当操作幅度过大极易造成肾盏的颈口受损、肾脏出现损伤、肾集合系统的黏膜中的下血管出现破裂而导致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进行输尿管镜操作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严格避免过度扩张与穿刺,手术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尽量避免自行下床活动。

3.2输尿道管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作用

输尿管导管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中发挥中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患者体内放置专用型号的输尿管导管,可以在逆行造影与透视的过程中发挥引导穿刺操作的作用。在手术开始之前逆向在输尿管中插入输尿管导管,其主要目的是在经皮肾穿刺之前将规定数量的生理盐水注入患者肾盂进而人为制造肾积水。另外利用逆向的方式将造影剂注入患者肾脏区域。可以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肾集合系统的主要内容,这有助于提升经皮穿刺的效率与成功率。在肾脏内寻找结石时,输尿管导管可以作为输尿管与肾盂的方向标,以免寻找误差的产生。同时在取出结石的过程中,利用输尿管导管的输注作用可以人为制造高压性的水流将碎石冲洗出肾脏区域,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块结石进入到输尿管中。

3.3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

该组所研究的70例肾结石患者均接受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治疗,其中一次性将肾结石完全取出的有45例,第2次完全取出的有18例。单通道取出肾结石的有57例,二通道取出肾结石的有13例,结石的总清除率为81.4%。因此,在新时期利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疾病,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手术过程安全高效、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减少以及有效减轻患者所承受的生理与心理痛苦、有效预防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有熊保障肾功能等一系列的优点,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上一篇:毕II式吻合加Braun吻合术预防反流性胃炎55例分... 下一篇: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1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