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反射型红外光电传感器件的性能探析

时间:2022-02-19 10:42:09

几种常用反射型红外光电传感器件的性能探析

摘要:文章通过给定的测试电路与装置,测试五种不同型号的反射型红外线光电传感器件的反射特性,以电压值表示检测输出结果,用于比较各器件在白色、黑色与亚光铝箔的表面反射特性。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红外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件,有效检测距离不同;同一类型的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件采用不同的封装型式,其有效检测范围亦不同。

关键词:红外线;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件;电压值;测试电路;测试装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O43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06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32

反射型红外光电传感器件的检测效果,受反射光的强弱影响,也与发射管工作电流、检测距离、反射面材料、环境光照等因素相关。参考文献[1]采用控制变量法,给出对于同一传感器件,以上几种因素变化与检测结果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检测RPR220、RPR359、TCRT5000、ST188、ITR20001五种常用反射型红外光电传感器件,在白色、黑色与亚光铝箔表面的反射特性。

1 实验方法

图1为检测装置实物照片,游标卡尺用于测量传感器离反射面的距离,被测传感器件固定在游标卡尺的外测量爪上,可以更换;被测传感器件的检测窗口端面与量爪测量面齐平,是反射面、平口钳作为底座,夹住游标卡尺的另一个外测量爪,使尺身与平口钳的台面垂直,且固定不动。装置检测电路,R2取20kΩ。检测电路中的各连接线,宜编织成对绞线,可减少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

检测实验在室内、晴天晚上进行,室温为20℃,桌面照度为120Lx(日光灯)。测试各传感器件在白色、黑色与亚光铝箔表面的反射特性时,对应传感器件发射管的工作电流均取10mA。

2 实验结果分析

图2是RPR220、RPR359测试特性曲线。黑色表面,RPR220检测距离为6mm时,最低电压值为3.95V,RPR359在检测距离4mm时,最小电压值为3.68V;白色表面,RPR220距离处于3~13mm时,输出电压不超过0.8V,RPR359的距离范围则为1~12mm;亚光铝箔表面,RPR220的低电平检测距离范围增加为2~22mm,RPR359的距离范围为1~26mm。

图3是TCRT5000测试特性曲线,黑色表面,在检测距离为4mm,输出电压最小值为2.5V;白色表面,检测距离范围为1~19mm,输出电压小于0.8V;亚光铝箔表面,输出电压小于0.8V的检测范围为1~25mm。

图4是ST188测试特性曲线,黑色表面,在检测距离为9mm,输出电压最小值为2.99V;白色表面,检测距离范围为4~30mm,输出电压小于0.8V;亚光铝箔表面,输出电压小于0.8V的检测范围为3~63mm。

图5是ITR20001测试特性曲线,黑色表面,在检测距离为8mm,输出电压最小值为3.98V;白色表面,检测距离范围为4~16mm,输出电压小于0.8V;亚光铝箔表面,输出电压小于0.8V的检测范围为2~51mm。

各器件在黑色表面,检测输出电压的最小值,均大于TTL逻辑高电平输入最小限值(2V),符合TTL逻辑高电平匹配要求。通过各器件的有效检测距离对比可以得到,ST188与ITR20001传感器件,亚光表面有效检测距离范围相对较大。ST188在白色表面,小于4mm的距离范围为其无效检测区域,RPR359与TCRT5000白色表面无效检测距离均小于1mm。表1是RPR220、RPR359、TCRT5000、ST188、ITR20001五种传感器件,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得黑色表面的最小输出电压,与白色、亚光铝箔表面的有效检测距离范围,为选用上述传感器件提供参考。

3 结语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红外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件,其有效检测距离各不相同,其中RPR220与RPR359两种传感器件检测结果相比较,白色表面的测试特性曲线,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基本重合,黑色与亚光铝箔表面测试特性曲线相似。从两者的测试特性曲线推断,RPR220与RPR359应是采用相同类型的红外检测器件,只是封装型式不同,使两者的检测范围有所差异,即同一类型的红外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件,采用不同的封装形式,其有效检测范围亦不相同。

参考文献

[1] 吴天强,叶敏,朱剑,等.RPR220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7).

[2] 冯笑笑,胡佳娟,等.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性能分析与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2,32(1).

[3] 张文娜,叶湘滨.传感器接口电路的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1,9(3).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201533061。

作者简介:吴天强(1977-),男,浙江天台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电路教学。

上一篇: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 下一篇:快速康复理念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