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新词语的译法

时间:2022-02-19 06:44:52

汉英翻译中新词语的译法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发现、新事物、新概念、新做法层次不穷,时代的发展构造了新词语来表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及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表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强中西文化的沟通交流,需要将这些新词语翻译成英文。本文就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数字式新词语;报纸中新词语;政治经济领域新词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汉语新词语不断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谓汉语新词语,首先在于其“新”。当前新词语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汉语中出现的过去从未有过的,或者是已有词语却脱离了原本含义而被赋予新义的,以及正在不断出现和即将出现的新词语。为了促进中外的各种交流与合作,我们应该将这些新词翻译成英文。既是英译,就必须考虑英译的接受对象――英语受众的认可与接受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英语中找到汉语新词语的对应语,对应越恰当翻译越成功。下面从几个方面剖析一下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

一、汉语新词的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汉语新词的翻译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弄清新词语的来源。对于借自外来语的新词,应还其“庐山真面目”;对于汉语本身创造的新词或旧词新用应灵活处理,尽可能使英语译文在指称意义、联想意义、感彩,三方面都能与汉语新词语对等,表达出汉语新词的内涵。汉语新词的英译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回译、直译、直译加注、释译、归化。

(一)回译(a back translation)

对于外来词,应该还原。

(二)直译(bilateral translation)

在不违背英语习惯用法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有些汉语新词可以将其指称意义用直译的方法翻译出来。

(三)直译加注(clitoral translation with interpretation)

采用直译的方法,有时只能译出新词的字面意思,造成其形象意义和文化意义的丧失,而使读者对译文一知半解。这时,就需要在直译后加一些注解,补偿直译带来的意义损失,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进他们对汉语文化知识的了解。

(四)释译(interpretation)

在翻译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民族特点的汉语新词时,往往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而使直译的译文不为读者理解,此时就只能舍去形象意义和文化的意义,用释译的方法,即把原文中的内涵及所包含的背景知识,按照“信”和“顺”的标准进行翻译。

(五)归化(domesticating)

汉语中有些新词与英语中的某些说法“不谋而合”,形式迥异,但内涵相当。此时不妨直接套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采取目标语读者的习惯来表达原文的内容,这种方法称为“归化”。归化照顾了目的语的文化习惯,替我们扫除了语言障碍,能使译文读来比较生动和地道。

二、部分特殊新词语的译法

(一)数字式新词语

所谓数字式新词语,如“一国两制”、“三讲”“三个代表”、“四有新人”、“五讲四美三热爱”、“三高农业”等等,是一种简略的表达形式。中国人善于归纳概括,善于总结,常常使用数字式或速记式语言,即把丰富的内容或好几层意思用数字概括为寥寥几个字。数字式新词简洁明快,加上新闻记者又大多惜版如金,因此,这类新词在报刊等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这些新词或者因为立意生动形象而使人难以忘记,或者因为其构造别致而迅速流传,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如何翻译这一类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涵盖面广的新词语,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难题。英译这类新词时,除直译外,通常需要译出数字式新词的全部内容,或加以解释,或加以补充。否则,外国读者不易接受。在保证达意的前提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取直译的方法。

(二)新词缀的使用

人类语言有无穷无尽的生成能力,任何一个新词缀的出现都是语言生成能力的产物,这是词缀产生的内在原因。汉语的词缀一般分为前缀和后缀。词缀是词根虚化的产物,当代汉语中的新词缀还不是真正的词缀,我们称它们为“准词缀”、“类词缀”,这类词缀在当代汉语的新词汇中数量不少。

(三)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一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反过来说,文化是语言存在的基础,为语言发展提供养料,要掌握某种语言,就需要有充分的文化背景知识,并观察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差异,尤其是中西方之间的差异,使人们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而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观点或看法。有时这些不同的观点甚至可以导致误解。为了处理中文新词语中出现的文化成分,我们不应忽略英文的习惯及读者的可接受程度并使用外国读者能够接受的语言模式。

三、不同领域中新词语的英译

随着国际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常要“进口”或“出口”很多新词,总的来说,“进口”词有三种翻译方法:

第一种就是音译,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等。

第二种是音译加意译,例如地名新西兰New Zealand。

最后一种就是完全的意译了,激光(laser)就是这样的离子。这些词常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把它们翻译成英文的时候最好找到它们的原型,我们可以把这种做法叫做是“回娘家”。

(一)报纸中新词语的英译

近二十年来报纸上出现了很多新词语,大部分都是从其他语言发展而来的,如果译者不知道这些词语的原型,而以另一种方式来翻译,就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例如,我们常见到“国际性大都市”这个词,英语里“cosmopolis”这个词本身就表示“国际大都市”的意思,而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人把它翻译成“international city”。这样的翻译是大错特错,译者根本没有弄清“international city”指得失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international”在这的用法和“international waters”(国际水域)是一样的。

(二)政治经济领域新词语的英译

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而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出现了不少与经济和政治有关的新词语。政治术语是很难翻译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汉语里的政治属于都很熟悉,但对于外国人,尤其是那些从来没有到过中国的人来说,是不可能了解这些术语的。比如说,“廉政建设”常出现在报纸和电视上。目前,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各级政府都在全力以赴打击这种不正之风。有些人把它翻译成“in-corruption construction”。而这个词的真正意义是“建设一支廉正的政府队伍”。所以更好一点的翻译是“to build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总之,汉译英难,而没有先例可援的汉语新词语语英译则更难。学海无涯,译无止径。要译出地道的,能被广泛接受的英语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摸索过程。随着中外交流与沟通的不断发展和我们在翻译方面的不断积累,汉语新词语对应的英译也会不断增多。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需要在翻译的指导之下,根据每个新词语的具体类别、特点综合考虑多种适用的方法,并力争选择最佳的译法,以确保信息等值及其畅通传递。

参考文献

[1]覃金菊.论汉语新词的英译[J].科技信息(人文社科).

[2]外研社.现代汉英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王琪,杨京宁.汉语新词语的英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7,10(4).

[4]郝婷婷.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0,28(2).

上一篇: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论竞技排球的多元化发展和娱乐排球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