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

时间:2022-02-19 01:52:43

略谈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欣赏节目内容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好的视觉享受,对画面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不但是时代之需,也是百姓之需。而当今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电视图像和声音质量达到了以往模拟设备和模拟技术难以达到的高指标,同时它也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生产方式,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了全新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它给电视节目创作思想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契合了时代的要求。

一、数字化的时代含义

“数字”是英文digit的大陆的译法,但在媒体那里被普遍认可并得以广泛传播的,莫过于《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尼葛洛庞帝著,海南出版社出版,胡泳、范海燕译),在这本书里,digital被译为“数字化”。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通常用模数转换器执行这个转换。

二、电视节目制作的现状

随着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变革,电视台节目制作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已从模拟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从单机向网络化的发展。那么,电视节目制作的现状怎么样呢?

1.提高节目制播效率是根本要求

新闻、制作、数字内容管理、播出等单个业务板块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出现了“大新闻”、“大媒资”、“大播出”、“制作群”、“演播群”的概念,实现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通过大规模、集约化的网络模式提供低成本的节目制作能力,通过流水线式生产作业提高节目制播效率,这些成为节目制作的根本,唯有如此,才能生存下去。

2.网络化构成是核心要求

电视台多个业务板块间如果不进行互联互通,就难以实现节目资源在全台范围内的共享,难以提高节目制播能力,严重削弱网络化的优势。在此背景下,全台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的建设和应用逐步成为趋势。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电视台通过整合或新建,完成了全台业务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建设,很多电视台大多通过全新规划建设或旧网整合改造,实现了两个以上异构业务板块的互联互通,有效解决了台内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

3.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合理化是辅助要求

面对激烈竞争的局面,电视台必须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目生产管理系统以网络化节目生产流程为核心,强调的是信息化对网络化生产流程的支持,重点关注的是整个网络化节目生产体系的控制以及资源组织分配的合理性。此外,随着高清技术的成熟、高清设备的降价以及北京奥运高清转播的推动,电视台新建的转播车、演播室大量采用高清系统,一些电视台还采购了高清后期编辑设备,并着手高清制作网络的建设。

三、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展望

科学技术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也不会停下,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广电领域不断的推广应用,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也进入新的跨越发展期,总的来说有以下一些发展趋势:

1.向全台网络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的节目载体和网络化的制作环境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节目生产方式,计算机网络化的节目制作手段、数字化的节目载体形式以及信息化的流程管理,将取代原来业务形态,成为主流。已经建成全台网的将进一步优化台内网络化制播环境,进一步实现全台的内容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管控模式适配、使用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拓展。

2.向多媒介业务融合方向发展

随着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已经兴起,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电视节目生产及管理方式很难匹配新媒体市场这种海量生产、海量内容管理、高时效的内容生产处理需求。因此,要求根据新媒体的业务特点,建立多媒体业态的节目生产架构.面向多终端、多媒体进行内容采集、生产、集成、管理、,从而提升集团化和跨媒体背景下的舆论引导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入多媒体整合传播、整合营销的全媒体时代。

3.向传者角色与受众角色最佳交融方向发展

传者指信息的发出者,受众指信息的接收者,但《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一个简单的定义:由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在这里,传者与受众的角色已不再固定化,常常处在互换的变动中。这种技术进步导致的传播链条中角色的变化对传统媒介冲击很大。冲击最突出的结果是受众地位空前上升。“顾客是上帝”曾经是商业宗旨,而今用“受众是上帝”来阐述某些媒介的宗旨恐怕并不为过。因此,当受众出现在创作者们的视野中时,创作者便再不可以忽视其存在。不仅节目形态上要将受众参与度增强,如录制现场请嘉宾,场外电话互动,或现场放场外拍摄录像,更深层次的还要研究节目目标受众和潜在受众的潜意识,千方百计吸引受众注意力,使二者达到最佳交融状态。

四、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质量提高的措施

1.增强责任意识

电视是当今社会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公众传媒之一,电视节目内容和质量的好坏对电视观众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欣赏作用。众所周知,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电视台的整体播出质量,而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是电视的生命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节目的质量是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不把电视台节目技术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很难完成好广播电视的任务,所以提高电视节目质量,保证精品节目的重要播出是我们电视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2.加强对节目前期质量的控制以及对设备的把握

节目拍摄时,摄像人员在注意光线运用、构图、曝光、同期声录制等四个方面的同时,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调整不同的拍摄参数。源头若不好,后边就很难弥补了,所以要把好摄像机这一关。为了维持自然电视图像品质,很重要的一点是摄像前要仔细调整摄像机。比如景物聚焦、拐点校正、伽马校正、轮廓校正、白切割校正、黑白平衡的调整以及参数设置等,保证各摄像机的色彩还原性和色彩一致性,使各机位肤色、色彩一致,镜头间切换时没有相位跳动和色彩差异。在满足艺术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好黑电平幅度和全电视信号幅度,充分利用动态范围使图像清晰柔和富有层次感。否则稍不注意,拍出来的片子就会暗部无层次、高光处超标或限幅、画面模糊不清,根本体现不出高清的特点,说不定还没有标清摄像机拍得效果好。

首先是节目带的制作顺序,从保护带、引带、正式节目到带尾的制作要求,声道的分配以及对电平的要求(峰值),严格按照国家广电总局GY/T223-2007规定的标准去做,不可马虎,对正式节目而言不仅每个接点电平进行认真检查,而且对画面中的每一帧都不要放过。控制好视频幅度、字幕电平、底电平及声音电平,除监测全电视信号幅度不超标外,还要监测R、G、B信号色域不越限。对于合法信号来说,图像信号幅度虽然没有超标,但节目图像质量不一定就是好的,即有可能产生色域超标。所以在节目图像信号记录时,防止非法彩色有助于提高节目图像质量。因此我们在技术质量审查时,不仅要监测复合全电视信号的幅度不超过标准规定,而且要确保分量信号R、G、B色域不越限超标,力求达到技术规范的最高标准。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等... 下一篇:浅谈葛饰北斋浮世绘中的民族性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