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检查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2-19 10:27:27

细胞学检查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53-01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广大妇女对宫颈刮片细胞检查的重视,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癌保健的目的。方法:刮板取材涂片,巴氏染色,TBS诊断标准报告。结果:1351例均为满意标本;正常细胞学1073例(79.42%),良性细胞学改变256例(18.95%),上皮细胞异常22例(1.63%)。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经济实惠,无损伤痛苦,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发现宫颈癌变和癌前病变的信息,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适宜基层医院普查检查。

【关键词】细胞学检查 TBS分类诊断法 普查

宫颈炎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且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早期发现宫颈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最简单方便、效果最显著的检查方法之一,适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普查和预防,本中心半年来妇科门诊普查时发现细胞学在普查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普查者1351例,每例均做宫颈刮片进行细胞学检查,患者年龄35~76岁。

1.2 取材:由妇科医生取材,取材部位近子宫颈外口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以宫颈外口为圆心,轻轻刮一周的脱落细胞,涂成厚薄均匀的玻片,置于95%的酒精内固定。将固定后的涂片,采用巴氏染色。

1.3 细胞学诊断方法:采用2001年TBS标准诊断报告。

2 结果

2.1 标本质量 1351例均为满意标本。

2.2 细胞学诊断 正常细胞学1073例(79.42%);良性细胞学改变256例(18.95%);上皮细胞异常22例(1.63%),ASC 18例(1.33%),其中ASC-US 16例,ASC-H 2例;LSIL3例(0.22%);HSIL 1例(0.07%),本组检查未发现宫颈癌。

3 讨论

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宫颈的慢性炎症是宫颈癌的重要前驱,故识别上皮细胞在炎症时的形态变化对子宫颈疾病的诊断很重要,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如果对宫颈病变及时诊断和治疗,就能预防及早期治疗宫颈癌。有关资料表明[1]:若早发现并及时治疗,95%炎症患者可以转化为正常,80% ASC、LSIL可以转为正常,但是,如果这类患者若不能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约15%患者发展为HSIL,之后约5%发展为宫颈恶性肿瘤,因此,宫颈癌是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关键是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早期宫颈癌,及时恰当的处理。在发达国家,其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宫颈癌普查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例如:宫颈液基薄片技术(LCT)结合PCR技术,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化学方法等等,大大提高了检测的阳性率,但成本高,技术较复杂,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推广有一定困难不适用于普查。本文运用巴氏染色方法和TBS分类诊断法,具有经济实惠,方法简单,确诊率高,对宫颈损伤小,更适用妇女病普查 。有关资料表明[2,3]:一般ASC-US倾向炎症建议3-6个月复查、倾向于LSIL应活检;ASU-H,应阴道镜检查、活检或追随访问;对于LSIL、HSIL 进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达到防癌保健的目的。

综上所述,宫颈刮片细胞学筛查简便、廉价、无痛苦,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宫颈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适用于防癌普查,对减少和预防宫颈癌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柳益群. 城区3000名妇女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11:22-23.

[2] 章文华.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治进展. 子宫颈病变诊治规范与热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6,48-50.

[3] 谢云.周家德宫颈鳞状上皮异常诊治结果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8(3)

作者单位:210013 南京市山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腹水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水平测定 下一篇:早期康复配合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