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2-18 06:17:18

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环城高中 平南 537300

【摘要】化学是实验科学,实验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独有的优势,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其它任何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创新、加强化学实验深层次教学功能开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增加做实验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技能

创新意识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发展,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尤其要培养整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培养创新能力,化学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核心、实用、创造性”的科学。化学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最重要的手段,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是形成化学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应该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把科学实验教学视为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

1.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实验的学术品味诱发学生的创新情感

创新精神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性活动的内部动力机制。培养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标之一。提高化学实验的学术品味转变学生观念,破除他们对创新的神秘感,提供范例和榜样、引导学生向创新型人才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比、放大、背景、空白等实验技巧和实验设计,来强化化学实验的学术品味,使各种实验结论的产生无懈可击;研究探讨各种正常和“反常”的实验现象,以渗透学术研究和科学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愿望得以满足,最终转化为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形成与发展是非常重要并且十分有效的。

例如:在讲解乙烯制备原理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3- CH2 - OH〖FY(〗 浓硫酸〖〗170℃〖FY)〗CH2 = CH2 +H2O

然而,实验现象却是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生成黑色固体,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这一机会,通过解释这一“反常”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浓硫酸的脱水性,得出黑色不溶物是乙醇脱水碳化的结果,而生成的碳又可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C+2H2SO4(浓)〖FY(=〗〖FY)〗CO2+SO2+2H2O

刺激性气味是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结果。如何证明这些推断呢?此时,教师应引导重新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确定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从而有力地解释了实验中的“反常”现象(实验装置略)。

在这套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并且被化学知识使用的科学性、变通性和选择性所征服,这种化学问题的解决所创造的学术氛围也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健康的创新情感。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探究能力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从这个角度提问,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为什么在冰雪的路面上撒一些氯化钠,冰雪就容易熔化?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而冬天烧火锅用的是固体酒精,它是怎么制成的?液化气的主要万分是无气味的烃类,而家庭用的液化气为什么有臭味?等,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真正解决它,可能要用到许多高深的化学知识,但这是没有关系的。正是有很多我们暂时还不懂的问题,所以我们才有认真学好化学的需求,可以说一个个的问题正是学习的持续动力。

3.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针对高中生的特点要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因为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来源于兴趣和学习观察。从心理学角度看,实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面对实物,亲手操作、尝试,体会“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才会去探索、去创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兴趣尤其重要。从学生兴趣入手,通过激发可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尤其如此,皮亚杰的学说曾坚信,“学生自己也独立学习,是主动的参与者”。我们要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得主动,就必须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没有发现问题、发展能力的机会;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了以讲授为主,而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不足的教育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思维的条件和机会,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展示思维,并帮助学生展示思维,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去讨论、去“发现”概念和规律,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4.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上好学生实验,提高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源泉,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最具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做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只学会操作,而是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原理,突破教材框架的限制,不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设想,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要让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上得以真正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发展新知。

求异是创新的核心。从创造学的角度看,学生实验最能够活化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要使化学实验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充分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显现,首先应做好实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化学的科学知识、思维方法来指导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又要以化学的有关教学原则和新的教学思想指导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我们教学中,其实有很多实验的安排,都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只要我们能充分的加以利用,学生肯定会在实验中受益匪浅。同学们都知道MnO2可以作为KClO3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若用CuO加入到氯酸钾当中去作催化剂,加热制取氧气可行吗?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探索CuO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情况。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CuO也可以作KClO3加热分解制O2的催化剂,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比较(相同条件)CuO与MnO2作催化剂制氧气的快慢程度,这样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得以发挥,同时也促使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只要我们注重教材中的实验的教学,学生一定会提出和发现很多问题,创新能力自然会培养起来。

5.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巩固兴趣,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毅力是创新的品质。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虽使学生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仍需巩固和发展。因此,我在教学过程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初步尝试。这类实验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来解决化学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逐步增加这类实验的次数难度,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造力,而且对他们学习化学是十分有益的。

戴安邦先生说过;只能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继续坚持教师创造性地教,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学,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和学生的创新潜能,找准结合点,使创造教育扎根于课堂,扎根于实验教学,就一定会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的人才。

由上可见,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尽快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新一代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严宣申.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蔡秀慧,李平,张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化学教学.

[3] 徐漓,王传娥.加强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 陈仁胜.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北三峡学报.

[5] 戴丽君.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

[6] 袁洪卫.中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仪器与实验.

上一篇:考前30天综合练习三(限时25分钟) 下一篇:提高防范意识,杜绝班主任职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