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时间:2022-02-18 04:16:04

再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摘 要: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教学理想。本文从课前精心准备、课中激活思维、课后深刻反思等方面来探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在现如今的教学实践中,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一直是教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课堂的持续低效,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失去了信心,厌学厌教。所以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一直被不少的教师艰难地探索着。那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如何构建呢?通过自己上课,听其他教师的公开课和评课,我认为要从课前精心准备、课中激活思维、课后深刻反思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

一、课前充分准备是前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做事前有了充分的准备,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要准备些什么呢?首先教师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还需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对课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在头脑中要有一个初步的设想。这样,上课时才会得心应手,才会真正提高课堂效益。其次教师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课堂高效,光老师作好充分准备是不够的,学生也必须作好充分准备。这样上课时,学生才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课中激活思维是关键

一节课的教学准备再好,但在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者是难题,这就要靠老师激活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变教师自身角色,做好教学的合作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没有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扮演好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其中第三自然段描写了翠鸟行动的敏捷与快速,这一段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翠鸟的敏捷?”学生回答:“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语,但是大部分学生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一关键性句子。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翠鸟钓鱼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看到翠鸟的敏捷与快速。这时教师顺势提问:“苇杆摇晃和水波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呢?”这种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开启学生的学门。

2.使学生始终如一地处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好动、好表现自己是小学生的共同点,因此老师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创设各种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各个器官,让他们始终如一地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教“我会写、我会认”的字时,如果教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这样学生很难一直认真地学。只有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高效竞争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竞争所带来的激情和快乐。合理的竞争机制能够给语文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当学生的激情和动力被调动起来以后,接下来教师的工作就是怎样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怎样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怎样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讲述真实的例子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何等激烈,只有那些能力强、竞争力高的人才能取得强者的头衔。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技。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竞赛活动涉及读报、朗诵、知识、口语交际、即兴表演、小性辩论、快乐日记、写作等各个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创新能力。形式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变的乐学、愿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4.提问时要找准切入点,所提问题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既是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课堂提问要找准切入点,紧扣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学习,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及时启发学生积极的投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5.课堂生成问题要灵活处理。不能机械照搬备课或者是用课前准备的台词,一定要结合学情、结合个体灵活处理,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6.要科学、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整合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为用好了课件,用好了电子白板,用好了多媒体,能够节约很多时间,能够调节学生的心态,能够帮助老师完成怎样观察、怎样思维、怎样想像的教学任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及时得到反馈。老师在课堂上要采用问答,演示,及小作业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清楚,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8.拓展练习要充分。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加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课后深刻反思是动力

上完每节课、每个单元或批改完每一次作业,教师都要在内心有所思有所想。要把所思所想的简单记录下来,总结经验与成败,找到问题的症结,这样就会积累很多经验,教学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同时,教师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潜心研究,深钻教材,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或失误,我们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高效课堂离我们就会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3]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4] 张霞.《改变教学策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吉林教育,2012(19).

[5] 刘加宽.《教师应追求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研究,2010(8)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数学情感教育 下一篇:浅议新课程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