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探微

时间:2022-02-17 10:56:19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探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那种随时增加课时,增加学生作业量的应试教学模式逐步被淘汰,尽管它能提高某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教学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增加效果,必须着眼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新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那种依靠增加学生学业负担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对他们考试成绩的提高或许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学生被培养成考试的机器,没有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得不偿失的。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迅猛,各国的竞争依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创新教育,而应试教学的老模式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因此,新课程教学需要优化各种措施,实现减负增效。那么,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呢?

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学不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还要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科学观,它是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新课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会迷失方向,会顾此失彼,甚至还会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只顾去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教学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去探知,远远比教会重要。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视减轻学生负担,争取高质量的效果为矛盾,感觉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新课程教学把它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再学习的能力,如果学生只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几点知识,不会学习,不会探索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也无法完成再学习了。因此,欲实现减负增效,必须先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重点,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能以学生为本,以他们的发展为中学。

面前全体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关注着学生的成绩与学校下达的升学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学困生采取放弃的态度,常常抱着你不想学拉倒,我也不怎么想教你的思想。使学困生成为几个尖子生的陪读生。在这样情况下,即使升学率完成了,尖子生的考分再高,也体现不出教学质量来,因为很多学生失去了发展的权利。因此,提高教学效率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到充分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对化学学习感兴趣,那他们就能自己的学习它,钻研它,热情也很高,质量自然就会上升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支点,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起始教学的时候,很多学生喜欢化学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堂堂有实验,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的现象深深的吸引着他们,对化学产生了很浓的兴趣;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在学习化学用语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此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换换措施,不能只依靠做做小实验了,而应该把指导学生学习与兴趣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比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的记忆,编成口诀,也可以叫学生自己编口诀,无论是用方言的,还是谱写流行歌曲的,只要是健康的、能帮助学生记忆的口诀都可以,都给予鼓励。

教师的态度与教学用语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为了吸引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常常运用幽默的语言,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老师主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进入课堂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这需要一个轻松的思维环境,如果像传统的教学那样,老师像大法官那样站在课堂是,给学生很畏惧的感觉,学生的思维无法轻松的进行,创新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老师不要有架子,和蔼的对待每个学生,然后用幽默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由的思考问题,大胆的创新,教学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开展探究式教学

新课改大力提倡开展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终身再学习的能力,而起体验到了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的过程,促进了严谨科学作风的形成,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初中学生所开展的探究活动,并没有像真正的科技研究那样困难或者严格,但所经历的过程是一样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测得可靠的数据,否则不能分析出正确的结论,这就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需要与同学分工、合作探究,这就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团队精神。也许有的学生在探究中失败,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其实,科学研究也有失败,学生在探究中失败也属正常,但至少让学生感觉到做科学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断的攀登,需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这些体验就的科学素养形成的过程,如果不给学生探究,死记硬背的学习是无法得到体验的。比如,让学生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不少学生利用稀H2SO4与石灰石进行反应,老师可以让他们试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真实的体验到反应不能进行下去的过程,然后自然的去分析、思考反应停止的原因;有些学生觉得石灰石太大,假如磨成粉末后在反应,就能进行到底了。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后再让学生探究一下,结果发现反应的速度过快,根本来不及收集CO2气体。这些探索的体验,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化学的原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质量。

总之,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探索化学问题,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做好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不能依靠死学的方法来获取学生的考试分数。

【参考文献】

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楼王初级中学)

上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下一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