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么?

时间:2022-02-17 09:20:39

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么?

摘要:随着欧元区的发展,北美最优货币区的讨论,东亚货币区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东亚货币一体化是否可行,局限何在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本文以文献综述的方法来阐述学者们对于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态度及建议,并在文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东亚;货币一体化;成本收益分析;VAR模型分析;文献综述

货币一体化是指若干国家货币当局通过政策协调,建立国际金融机构和签订国际协议等方式,在国际货币领域加强合作的过程。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推进,区域货币一体化越来越成为区域性经济组织开展地区间经济金融合作与协调,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一种选择,而东亚的经济政治形势是否具备实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基本条件,这一直视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目前关于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与否的论证方法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分析

“欧元之父”蒙代尔在其于1961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该理论说明了货币区并不都满足最优货币区理论,并把生产要素流动性最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复旦学者刘红忠指出,亚洲各国的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差,要素流较多,而对人员流动的限制就更加严格。

麦金农认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应该是经济开放度,即一国生产和消费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比率,以及经济的规模。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东亚各国中中国大陆和日本的经济开放度最低,而新加坡,中国香港的经济开放度最高。由于开放度的程度不同,使得东亚货币一体化受到阻碍(刁慕容,程永锋)。

凯南认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是高程度的产品多样化。那些多样化程度低的国家应该实行浮动汇率制,才能减少外部需求骤减给固定汇率制带来的冲击。在东亚的各国中除中国和日本有较健全的产业体系外,其他各国都不具备健全的产业体系,比如马来西亚主要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以出口电器,石油为主(王立军,陈增灵)。

伊格拉姆认为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是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如果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货币区就容易维持。自东南亚经济危机以后,东南亚各国加强了对资本账户和外资,外债方面的监控(蒋天虹)。而且东亚国家的金融市场不够完善,长期债券的发展滞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除香港较高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一般都局限在本国范围内,金融市场规模较小,监管不规范,许多国家存在很多的呆账坏账,给了投机者可乘之机(何慧刚)。

二、政治因素分析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实行像欧洲一样的经济货币一体化必须要具有像马克一样的强势货币作为支持。而且近年来日本的经济已经连续衰落,日元的汇率的不稳定也会给东亚货币一体化造成不利的影响(何慧刚,黄梅波)。

三、最优货币区指标与指数方法分析

戴金平在文章中选取了九个最优货币区的指标,进行东亚指标与欧洲共同体1979年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时的指标比较,只有两项指标东亚超过欧洲共同体,其余7项指标,东亚低于欧洲共同体。如果将1979年欧洲共同体的指标水平作为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水平,则可以说东亚还不具备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从数据看出东亚的最优货币区指数远远大于欧共体,也就是说无论以中国,韩国还是日本为中心建立区域货币一体化,其成本都将远远超出欧共体,东亚还不具备货币一体化的基本条件(戴金平)。

四、成本收益分析

很多学者运用成本和收益分析的方法来衡量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由于各国的成本和收益都是复杂的,并且无法加以数量化来进行比较,便无法计算出净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收益应该是大于成本的(杜秋莹,李国平,顾建国,毛凤梅)。这些学者对于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使用的国别分析法,虽然没有错误,但由于东亚国家和地区众多,给人以不够清晰明朗的感觉。

我国复旦学者白当伟采用组别分析的方法对于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他从国家的经济开放度,大小等方面将东亚的国家与地区进行了分组分析:开放度高的国家和地区与开放度低的国家和地区的分析;大国与小国的分析;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分析。并得出结论:由于东亚各国的情况差异比较大,如果东亚地区所有经济体进行单一货币尝试,恐怕不太现实。但是在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货币联盟却是可行的。

五、实际产出波动的冲击方法分析

学者李晓洁运用实际产出波动的冲击的方法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他主要借助VAR模型分析东亚的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是否对称,并与欧洲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以判断东亚实行区域货币联盟的可行性。从而得出结论:东亚各国的整体看,外部冲击并不对称,特别是中国大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呈不相关或者负相关。东亚虽然存在一个冲击高度相关的东盟,但是他们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构成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力量。要加速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得中国大陆的冲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高度的相关。

六、购买力平价模型分析

日本学者小川英治运用购买力平价模型对在东亚创建统一货币篮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在东亚哪些国家和地区有可能创建统一货币区。并得出结论:在东亚创建统一的货币篮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否能够建立统一的货币区还有待于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

学者Koichiro Kamada,Izumi Takagawa运用模型从贸易,产量,价格,美国与日本的对比来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的不可行性。

七、欧元的前车之鉴

学者陈琳对欧元汇价的持续下跌原因进行了考察,并得出了较深层次的原因:单一货币的基本矛盾,包括单一货币与不同之间的矛盾,单一货币与经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得出结论:亚洲单一货币在目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行的,东亚只能实行一定程度的货币合作,而不应勉强实行单一货币。

Robert Mundell认为欧洲货币一体化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列举了三点原因来说明东亚货币需要一个锚来维持。

八、增长趋同实证研究

学者程传海利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趋同条约为参考标准考虑了东亚的名义趋同并进行了检验同时从产出结构层次对东亚的结构趋同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东亚经济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趋同,但并不明显,与货币一体化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东亚货币一体化的路还很漫长。九、评价

国内的学者在进行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与否分析时,基本采用的是理论论证,理论论证的优点在于思路清晰,有逻辑,但很多情况因不能提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很难令人信服。而国外的学者比较偏重于用实证分析,采用很多的经济计量模型来加以论证。学者们集中精力来探讨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但却几乎没有人真正提出如果实行了东亚货币一体化将要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更何况是解决办法了。学者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现实意义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陈琳.对建立亚洲单一货币观点的质疑.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2]王立军,陈增灵.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不可行性.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4.

[3]何慧刚.试论东亚汇率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生产力研究,2005.11.

[4]将天虹.从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看亚元近期实施之不可能性.嘉兴学院学报,2002.7.

[5]刁慕容,程永锋.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及其前景分析.亚太经济,2004.6.

[6]戴金平.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政治基础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4.3.

[7]刘红忠.亚元诞生的现实性思考.世界经济文汇,2001.2.

[8]杜秋莹,李国平.东亚货币合作的收益成本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5.

[9]白当伟.东亚货币联盟的收益与成本分析.亚太经济,2002.3.

[10]李晓洁.亚洲货币联盟可行性研究.财经研究,2004.6.

[11]黄梅波.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研究.世界经济,2001.10.

[12]程传海.东亚经济趋同的实证研究.亚太经济,2006.5.

[13]小川英治(日).创建东亚统一货币篮的可能性.国际金融研究,2004.6.

[14]Sung Yeung Kwack.An optimum currency area in East Asia: feasibility,coordination,and leadership role.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4.2.

[15]Yeonseop RHEE.East Asian Monetory Integration:Distined to Fail?.Social Science Japan Journal.2004.7.

[16]Koichiro Kamada,Izumi Takagawa.Policy coordination in East Asia and across the Pacific.Original Paper.2005.80.

[17]Hwee Kwan Chow,Yoonbai Kim.A common currency peg in East Asia? Perspectives from Western Europe.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篇: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及其调整建议 下一篇: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