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目前企业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时间:2022-02-17 08:02:58

浅议目前企业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摘 要】 企业的统计工作是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准确地认识企业各种数量关系的基本手段,统计部门为企业领导提供数据、信息及常规性分析,为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经营管理、控制与监督生产经营工作提供客观的依据。

【关键词】 企业 统计 管理 问题 对策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

1.要充分认识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统计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没有统计信息作为基础,企业领导就成为“盲人骑瞎马”,无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取胜。在企业各种计划的编制中,离不开统计报表提供的统计数字作为下一步工作计划的依据。检查监督计划的执行和落实,需要统计报表的数字,从而及时了解计划执行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计划实现。统计利用其特有的形式,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方映各项生产、经营的执行情况,以供企业领导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方针和计划,监督和检查各项指标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指导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统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监测作用,决定了统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层工作。

2. 目前企业统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统计工作岗位得不到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简单相加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中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本单位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人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在企业改制、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精简、下岗的较多;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特别是现在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三是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多数中小企业甚至于大型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均为兼职,以会计或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或学历较低,或因业务冲突,或因素质较差,或因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的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有的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尤其统计增加专业性报表时更是上报质量越来越差。

3. 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认识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在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在企业中,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4. 加强统计队伍素质建设

在过去,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简单的工作任务,使不少企业安排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担任统计,但时过境迁,他们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已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有些统计人员,虽是科班出身,却因统计工作的简单化,而被惯成方法滞后,成为缺少创意的少有作为者,面对新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他们又难以适应。

在当今市场经济主导下,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如果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业务素质低下,势必贻误正常工作。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企业尤其是需要具有责任心、富有时代感,并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高业务素质,能带领同事一道学习与工作的统计负责人。

在这种情况下,统计人员应自尊,要自信、自强,方能自立。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创新,多出成果。与此同时,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对工作积极并有较大贡献或较快进步者,应该及时给予表彰。在主观上能勤奋者,加上客观条件之改善,统计受重视,将水到渠成,必将使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结语

统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也是我们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实行监督控制的有效手段。统计工作为企业提供了及时了解市场动向,掌握竞争对手的技术信息,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成本、价格、品种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统计也是企业观测市场风云的主要渠道。统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将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农管局八五七农场)

上一篇:浅谈电气故障排除方法 下一篇:流量仪表在工业自动化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