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遇冷 新基金“迷你”

时间:2022-02-17 08:34:04

发行遇冷 新基金“迷你”

近期市场在424的缺口上面徘徊不定,中石油中石化双雄屡屡拉高护盘,市场起初以为是基金发力,事后方知却是游资演了一把主角。两年前的万众瞩目风光无限不在,弱势格局之下基金正陷入窘境。

发行遇冷基金首募再创新低

自大盘6000点转头向下,基金发行也跟着一落千丈。而早在07年初,投资者追捧新基金的景象犹在眼前。购买基金如同申购新股,买到的人好似中奖一般。首日发行募集资金破百亿成了普遍现象,07年4月10日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首日发行募集了近900亿元资金,由于该基金采取的是100亿限额比例配售机制,最后获配的比例将在10%左右。而日前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公告,旗下新基金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募集10多亿元,与其旗下基金去年一日认购资金近千亿元简直是大相径庭,但就算是这一业绩也让其他同行羡慕不矣。

6000点到3000点的大幅下挫彻底击毁了投资者的信心,近期宽幅震荡的大盘更是让新基金的发行难上加难,首募资金规模在不断创出新低。近日两只基金公告成立,一只QDII基金银华全球核心优选首募规模为4.17亿;另外一只股票型基金银河竞争优势成长也只募集到了3.7亿。至此,今年已经有7只新基金的首募规模低于10亿元。而天治创新先锋在延长发行期后首发仅募集2.48亿元,更是创下基金业11年以来新基金首发最差纪录,新基金正在向“迷你”化发展。

据天相数据统计,去年成立的45只股票、债券和QDII基金的募集总额达到了4837.902亿份,平均每只募集107.5亿份,是今年以来新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的2.8倍。这其中,39只偏股型基金募集总额为3582.823亿份,平均每只募集91.86亿份;3只债券型基金募集61.316亿份,平均每只募集20.43亿份;4只QDII基金募集总额为1193.763亿份,平均每只募集298.4亿份。而今年已成立的21只基金募集总额为793.27亿份,平均每只基金募集37.7亿份。其中,8只偏股型基金募集266.81亿份,平均募集33.35亿份;11只债券型基金募集490.279亿份,平均每只募集44.57亿份;另两只QDII募集总额为38.165亿份,平均每只募集19.08亿份。相比之下,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更是几乎每况愈下,从年初的31亿元到近期创纪录的2.48亿元,新基金平均募资额仅达上限38%,可以说已经进入发行困难期。

与发行规模大大缩水相反的是,新基金发行周期的显著增长。与去年平均10天的发行速度相比,今年新基金的平均发行速度均在一个月以上,申购周期呈明显发大。而今年以来,新基金放行速度加快。统计显示,现在是基金销售强度最大的一个时期,有近20个基金正通过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发行,而这无疑将造成“发行渠道的拥挤”,延期发行亦成无奈之举。

预期减弱 投资者回归理性

基金在07和08年遭遇冰火两重天,是和市场的走势以及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息息相关的。从历史上看,我国基金有过两次认购高潮,而每一次都伴随着非理性的出现.第一次是在新的封闭式以及开放式基金刚推出的时候,当时投资者对于基金的了解非常少,将买新发行的基金视为买原始股,以为买到就能够赚钱,造成了基金被短期的疯狂追捧。第二次就是在2006―2007年间出现的,飞速攀升的市场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基金普遍较为良好的业绩也给了投资者足够的信心,在做多中国和全民炒股的大旗下,人们蜂拥入市,早一天买入早一天赚钱的心理让风险被抛之脑后。

但自从去年10月以来,A股市场急转直下,基金未能幸免。07年四季度,基金遭遇了06年以来首个季度集体性亏损,收益大幅缩水,投资者再度发现,买基金和存银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血的教训下,基民的风险意识逐步增强,投资理念回归理性。银河证券分析师李薇表示,今年以来的A股市场的大幅震荡,使得高风险类偏股型产品收益大幅下降,让许多投资者对于风险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认识,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偏股型QDII基金设立以来的大幅亏损,使得初探海外市场的风险显化,投资者的态度也相应观望;而经过两年的快速上涨、累积涨幅较高的A股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大幅下降,在通胀压力、紧缩预期等不确定因素下,A股市场这种预期收益的降低与风险的提以及债券等低风险品种相对收益的逐渐升高,使得更多的投资者倾向于获利了结,减少股票型基金投资比例,转而增加债券等较低风险基金产品配置比例。

另一方面,基金新增开户数的变动也较好的反应了投资者的态度。从数据来看,以07年10月为分水岭,10月以前,市场红红火火,投资者热情高涨,基金新开户数也是迭创新高,7、8、9、10月的新增开户数为15823838、20941779、24159899、26485577户。而10月以后,市场开始暴跌,基金新增开户数骤减,07年11月至08年2月的新增开户数依次为914977、619581、814672(1月股指略有反弹)、309175户。从图2可看出,投资者对基金的追捧同市场走势成正比,在当前的弱势环境下,基金遭受白眼当在清理之中。

相互制约后市仍将偏于谨慎

一般来说,市场要想走出好的上升行情,需要基本面、资金面和投资者信心三个条件的支持,而这三个条件又环环相扣。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无论是中小投资者还是各路机构,对未来世界经济能否回复增长、高油价能否得到控制、国内的通胀能否改善、从紧的货币政策会否放松等问题均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市场处于观望和迷茫期。。

对于基金而言,这种情况更容易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投资者信心遭到重挫,入市意愿明显降低,虽然当前指数已经回落至07年初的位置,估值也具备了一定合理性,但在市场没有表现出一定的赚钱效应的情况下,投资者不愿轻易入市。而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一贯主力的基金新的发行难以乐观,老基金仓位本身又较重,在没有源头活水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做多市场力不从心。一旦市场有什么风吹草动,还要留力应付赎回,基金减仓的意愿较强。统计数据显示,5月23日当周各类型基金的仓位水平有明显下降。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6.02%,比前一周下降2.22%;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73.21%,相比前周下降2.67%;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61.34%,回落2.59%。扣除股市整体下跌因素,基金主动减仓比较明显。同时,上述数据表明,减仓2%以上的基金多达148只,其中仓位降幅超过5%的基金有34只,均大大增加。

而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基金发行遭遇困境的时候,一些基金公司斥巨资认购旗下的基金。5月21日,国投瑞银用2000万固有资金认购旗下稳健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5月15日东方基金用固有资金900万元投资于旗下东方策略成长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据《证券日报》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上周末,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动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基金的总额达到了9.7亿元,共涉及2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43只基金。在发行不利的情况下,此举虽然现实了基金公司对自己的信心,但终究是无奈之举,后市仍需谨慎。

上一篇:小商品城:机遇与挑战并存 下一篇:捉襟见肘 基金话语权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