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葆教我写作文

时间:2022-02-17 12:05:47

李存葆教我写作文

顶级亮相

中国最受读者欢迎的部队作家

1946年2月出生于山东莒北县(今五莲县)的李存葆,5岁就发蒙读书了,称得上少年早慧。读小学时,他喜欢练字;上中学时迷上了作文和读书。他经常把在课外书上读到的词汇和写法用到课堂作文上,让师生们刮目相看。然而,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的他不得不辍学务农。他一边锄地、割麦、晒瓜干、推车、挑担、打石头,一边到处找书读,找老农讲故事。

1964年,刚满18岁的李存葆应征入伍。他先是在小本子上写诗,后来有诗作发表在营区的黑板报上。他投稿去报社“碰运气”,结果几乎“弹无虚发”,不久即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1970年,他被调入政治部宣传队担任创作员,正式走上了创作道路。

1979年,李存葆奉命奔赴云南前线采访。他的灵魂受到了战火洗礼,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震撼了他。他接连推出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成为当时中国最受读者欢迎的部队作家。

1996年,李存葆担任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顶级示范

山东煎饼

李存葆

煎饼,作为山东的一种标志性食品,是齐鲁先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食品史上,理应有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食品常常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山东吃煎饼的地方,多为山区与丘陵地带。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瓜干,均可作煎饼的原料。五谷的秸秆,秋日的枯草,树下的落叶,皆可以为燃料。煎饼易储放耐饥饿自不待说,它能促进人的咀嚼肌的发达和牙齿的坚固,也是不争的事实。摊煎饼用的是圆形的鏊子。休看摊煎饼的工具原始且又简单,但最容易的常是最难做好的,最简单的也往往是最复杂的。昔年,在山东以煎饼为主食的地区,姑娘能否摊得一手好煎饼,常是未来婆家考量的重要因素。农妇村姑,若是做煎饼的高手,就会誉满邻里。

摊煎饼前,需将一种主粮用清水泡胀,再用石磨磨成糊儿。做法有“淋、刮”两种:淋者多为小米、玉米、高粱;刮者常为麦子、瓜干。淋煎饼的糊儿较稀,刮煎饼的糊儿较稠。淋煎饼用的是拇指粗、一长的圆木,刮煎饼使的是一块月牙状的薄木片。这两者中间,均嵌有二十多公分长的细木棍儿。淋时,人先用长把勺将稀糊儿扣在鏊子的圆心,手与臂像飞旋的车轮,于眨眼间,将稀糊儿摊于整个圆鏊上;俄顷,那大圆煎饼的周边儿便微微翘起了,一张或金灿灿或黄澄澄或红殷殷的煎饼就做成了。刮时,先将一勺稠糊儿扣在鏊中间,旋即用刮儿刮转,只要三四秒钟,便可将一勺稠糊儿均匀地刮在圆鏊上。刮比淋略显从容,但摊煎饼人的手与臂亦需柔中见刚,徐中有疾。摊煎饼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不行,火不匀也不行。农妇村姑需脑、眼、手并用,鏊上鏊下兼顾。一勺复一勺,一张复一张,在烟熏火燎中,待数百张煎饼做成后,摊煎饼人的手与臂,常累得像是抽掉了筋骨。

摊煎饼是将原野上的粮和草,化为农家饭桌上美食的艺术劳作。我在前卫歌舞团当创作员时,曾在大型歌舞《东方红》中担任过领舞的穆大姐,是团里的舞蹈编导。她到沂蒙山区采风时发现,姑娘们摊煎饼的过程里有曲,有谣,有诗,有画,更有舞,遂创作了《摊煎饼的小》。此舞将沂蒙姑娘纯朴、俊美、勤劳的品质推到了极致。《摊煎饼的小》参加了文化部国庆30周年的汇演,也成为我们团里的保留节目。

通过对粮食的泡、磨和或淋或刮的一系列流程做成的煎饼,能将各种粮食中最精华的元素、最纯正的味道呈示出来。即使以塞饱肚子为目的之瓜干煎饼和高粱煎饼,比起煮瓜干、煨高粱米、蒸窝头,就味道而言,不知提升了多少个档次。还有一种将糊儿发酵而摊成的酸煎饼,不仅肠胃弱的老人喜欢吃,有些孕妇尤喜食之。做婆婆的见儿媳猛嚼酸煎饼,便预感到宝贝孙子不久将降生,梦中也会笑出声来。

煎饼有多种吃法,大葱抹酱是最低级的一种。卷上刚腌好的香椿芽或各种腌制菜蔬,吃起来会口角生津;如裹进炒豆腐条儿、炒鸡蛋、香菜梗炒肉丝儿,吃起来会满口流香;如将上好的煎饼撕碎,泡在滚开的猪肉汤、羊肉汤或鱼汤里,会让人吃得舌底咂咂,遍体通泰。

我最喜爱吃的是20年前,那用小麦、小米、玉米做的煎饼。三者之间,我将小麦煎饼排为第一,小米、玉米煎饼,则难分伯仲。我的家乡日照盛产黄鲫子鱼。那时,用鏊子将黄鲫子鱼煎熟,就着麦子煎饼吃,我觉得是天下最美的食物。上世纪70年代,我常赴沂蒙体验生活,食宿大都在军分区及各县武装部的招待所里。因餐桌上很少放煎饼,我便到集市买一叠麦子煎饼和一包新鲜虾皮打尖儿(打尖儿指在行路途中吃便饭――编者注)。那时的煎饼与虾皮的品质,与沂蒙山人一样纯正。用麦子煎饼卷起虾皮一道吃,那软绵绵的筋道,那甜丝丝的醇和,那咸渍渍的爽净,当是山野与大海所拥抱、亲吻才能生出的滋味。在我味蕾的记忆里,这滋味时隐时现,至今仍挥之不去。

顶级作文经

“真”是文学必备的品格

李存葆老师有自己独到的文学体验。他讲过一段非常精彩而又精辟的话:写文章“是讲究气、韵、趣、味的。气可以是狂涛飞瀑,也可以是平湖静波,总是宜正不宜邪;韵可以是晨钟暮鼓,也可以是蝉噪虫鸣,总是宜雅不宜俗;趣可以是武松打虎,也可以是云中观月,总是宜高不宜低;味可以是熊掌鲍鱼,也可以是黄瓜土豆,总是宜醇厚不宜寡薄”。

他认为:“真”是文学必备的品格,真情实感是一切艺术赖以生存的根基。写作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种种困境。

他说,好的文章应该让历史来检验。“也许我用尽毕生心力,也难以留下一篇为后人称道的文章,但我仍会像苦行僧那样去跋涉,去探求,因为探求的过程是美丽的。”

上一篇:关于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探讨 下一篇:写出真情实感为何这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