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中的犹太文化

时间:2022-02-16 10:08:06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中的犹太文化

[摘 要] 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是一部讲述犹太人的经典电影。这部电影以泰维家庭的经历为例,为我们呈现的是犹太人的独特文化传统,通过观看《屋顶上的小提琴手》这部电影,让我们体会更深的是犹太人内心深处的那种积极乐观的性格。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民族素质,正是这样的民族素质才使得犹太人在千年的历史中得以继续发展,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本文重点对《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犹太文化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内涵。

[关键词]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犹太;文化

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主要向我们讲述的是有关犹太人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现的是犹太人的独特文化传统、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外来冲击和他们在外来苦难面前所经历的痛苦心情。电影的主人公泰维是一个生活在乌克兰族犹太人区的安特夫卡村的送奶工。在这个村里,所有人都对传统非常恪守,戴着祈祷披巾,学着希伯来的文字,每天都是安分守己,乐天知命,并且和当地的俄罗斯人相处甚好。作为一个虔诚的犹太人,泰维每天都要和上帝进行交流。他每天都辛苦工作,日子虽然贫穷,可是他却感觉很快乐。泰维始终维持着犹太人的传统,但是在世事的变幻下,他被逐渐推向前。在泰维的生活中,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即将嫁出去的三个女儿。因为这三个女儿将他们的传统和习俗都抛弃,并不听从父母之命,对于其终身伴侣则自己进行选择。大女儿赛朵对于泰维给她安排的婚事依然拒绝,竟然和其青梅竹马私订终身;二女儿哈朵和革命男孩自由恋爱,还和其父亲说,她只希望得到父亲的祝福;三女儿卡娃竟然爱上了异教徒,这是泰维无法接受的,乃至他说出与女儿断绝来往的话语。就在这个时候,安特夫卡村的犹太人民被沙皇驱逐,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此时的泰维对于自己以前的循规蹈矩的处世哲学、信仰等表示怀疑,在传统和转变中,他被逐渐撕裂,然而又在不断地寻找着期间的平衡,这就好像在屋顶上进行演奏的提琴手,在摇晃之中寻找着平衡,然而犹太人始终是处于一种积极前进的状态。

一、揭示犹太人的“民族传统”

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主要是以小镇阿纳台夫卡为背景,对东欧犹太人社区生活进行了全面反映。在1905年,这个社区的犹太人思想封闭,经济非常落后,人们大多是无知褊狭的。然而启蒙运动的展开也逐渐影响着这一社区,将世俗的自由之光射入该区域,但是还没有能够将希望变成真正的现实。在故事开始,电影为我们展现的是犹太人和俄罗斯人之间存在的种族冲突和差异,主要体现在新老两代人之间有关传统,即婚姻嫁娶方面的话题的冲突,在这期间也有着犹太人自身内部的贫富差异和儿女婚事。于是,故事主题便是种族与世代、性别和阶级。电影主要围绕四个主题开展,其中有关种族的主题主要体现在民族的传统方面。在开场的主题歌“传统”中,其结尾表述的是泰维对他们传统的疑惑,感觉自己的生活犹如屋顶上的提琴手,摇摇晃晃。正是有传统的存在,人们的生活才能保持平稳状态,也正是有传统的存在,人们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上帝真正期望他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对于犹太人的生活,传统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在电影中主要指的是女孩如何找丈夫的事情。电影中的主人公一直都坚守种族文化传统和信仰。在电影的开场白中,泰维将自己在阿纳台夫卡的生活比喻成站在屋顶上拉琴的提琴手,摇摇晃晃。泰维的话语很具有预言性,尤其是在犹太社区。虽然泰维可以忍受贫穷的生活,但是对于异教徒,他却无法接受。在刚开始,社区的人们没有获得上帝的帮助,也没有英雄人物的出现,因此他们都背井离乡。对于这一必然的结局,历史和预言都给予了很好的证明。在电影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犹太人所特有的典型幽默,但是作者最终选择的是一种相对压抑的风格,并且伴随剧中反犹情绪的不断上升,电影的喜剧特色逐渐被沉重所代替。在泰维的传统中,也有着关于性别关系的话题,即在社会分工中,男人就是一家之主,他们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每天需要祈祷诵经,而女人则承担相夫教子的责任,掌管家中的家务。对于家中的孩子,儿子必须要去学校上学,学习做生意方面的事情,女儿则只能在家里跟着学做家务,最后由父母来安排他们的婚事,这也就是犹太人传统中的“三纲五常”。当犹太民族面临文化坚守和文化变迁之间的矛盾时,他们内心产生了困惑,对以前传统文化开始了重新认识。

在电影中,主人公泰维对于逐渐解体的传统文化进行维护,同时对于三个已经成年的女儿,他也希望按照传统的方法来为她们找到合适的夫家,这样的情节和《傲慢与偏见》中的犹太版本是非常相像的。传统中的犹太人的婚嫁主要是:第一,由媒人来替男子挑选合适的妻子;第二,姑娘的父亲对于这门婚事表示同意;第三,他们举办婚礼仪式。泰维夫妇就是按照这种传统结婚的,因此泰维也希望自己的三个女儿也按照这种方式来完成婚姻大事,然而泰维的三个女儿都没能按照他的意愿完成其婚事。大女儿的思想非常现代,对于父亲的选择她断然拒绝,而是嫁给和其青梅竹马的穷裁缝。对于这段婚姻,泰维选择了同意,他对女儿的自由恋爱婚姻是一种默许的态度。二女儿却和穷学生相爱,并且她告诉自己的父亲,她不需要得到家长的同意,只希望他们能够给予祝福。三女儿所爱上的竟然是俄罗斯士兵,一个异教分子,这是泰维所完全不能接受的,他竟然和女儿要断绝父女关系。三个女儿的婚姻问题都对泰维的传统思想形成很大打击,大女儿为爱而嫁得温和,小女儿爱上异教分子的激烈都冲破了泰维的梦幻。对于三女儿的婚姻――犹太人和俄罗斯人的结合,他们的身份无法被认同,在犹太人和俄罗斯人那里,他们都不被认可,只能去了第三国波兰。这样的结局向我们展示的是,那个时候异族通婚是完全不被接纳的,没有其生存的根基。

二、爱和善是犹太宗教的灵魂

在犹太宗教中,爱和善是其灵魂,在电影中主要体现在泰维从精神上给予女儿纯洁的爱,进而融化了人世间的所有苦难。影片的情节朴实无华,情节淡化,主要用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运用独白、跳接和闪回的方法,表现了泰维对三个女儿终身大事问题上所面临的内心的斗争和冲突,运用时空的意识流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细腻的感情,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两难境地非常贴切揭露。对于女儿的婚姻大事,泰维一直被困扰在传统和女儿幸福之间,内心充满了挣扎,因此也引导剧情的跌宕起伏。泰维是一个个性丰满的人,他不张狂也不庸俗,性格乐观,对于自由、平等的生活充满向往,有着一种超越的心理。泰维永远都是头戴黑帽子,腰系护身符腰带,对于上帝怀着虔诚的信仰,遵守《犹太法典》中讲述的信条――“真、善、美”和生活信仰――“痛苦愈深、人愈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幸,犹太人永远能够从消极中走出来,怀着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电影向我们展示的正是犹太人的这种善良、坚强的性格,其中泰维就是一个典型的犹太人形象代表,他有着犹太人的人性精神。将犹太文化和宗教相结合,给观众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让观众沉浸在这种情感的审美中。通过观看电影,观众不仅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审美,也对犹太人的生命意义给予了更多的倾注。对于不公平的待遇,犹太人总是抱以沉默的态度,用他们惊奇的忍受力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也正因为如此,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才能够获得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域,犹太人总是抱着一种逆来顺受的态度,有着非常强大的忍耐力,对于上帝的旨意无比顺从,因此就相对减少了抵抗。也正是这种无比强大的忍耐力,才使得犹太民族变得如此与众不同,并在不断的浩劫中得以生存。

三、犹太文化与代际差异的感性折射

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主要讲述的是1905年犹太小镇阿纳台夫卡的犹太人生活。在故事的开始,主要围绕犹太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种族冲突和差异展开,进而逐渐转变成新旧两代人之间的婚姻话题。故事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分别为性别和阶级问题、种子和世代问题。

(一)主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所谓主文化就是那些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被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认可,直接影响着社会中这些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亚文化是一种特有社区群体文化,仅被一部分社区成员所接受。在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中,犹太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在电影中,泰维和他的女儿在思想上出现的冲突也反映了一种主文化和反文化之间的冲突。反文化就是在主文化的概念下,对大家所认可的秩序给予否定和背离,是对当前文化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文化往往存在于青年群体中。从电影剧情来看,泰维的三个女儿对犹太传统文化的反叛正是当时青年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受到主文化的束缚和限制。以泰维为代表,传统的犹太文化遭到了双重冲击,第一是俄罗斯主文化对犹太文化的伤害和排斥,第二是泰维女儿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直接挑战。在这样的双重冲击下,犹太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让步,泰维对于自身一直遵循的传统处世哲学、信仰和礼教开始产生质疑,在不断的转变中,他的传统被逐渐撕裂,同时还不断寻找着二者之间的平衡,进而维护心中的这支脆弱的传统之根。

(二)代际的冲突与碰撞

在电影中,泰维的三个女儿都是婚姻的反叛者,她们的这种行为不仅是一种反文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明显的代际冲突。如泰维的二女儿,她嫁给了一个革命者。对于女儿的这种选择,泰维是很难理解的,这是一种代际间的冲突和碰撞。最终,泰维还是让步于女儿,同意了她的婚礼。这样的妥协不仅反映了泰维自身的开明,同时也反映了泰维自身的无奈。如果从人文的角度分析,电影是通过感性的手法来表现人类历史变迁中的文化演变,电影借用泰维一家的社会遭遇来对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犹太民族的遭遇进行深刻折射。同时,电影还表现了犹太这种亚文化的特点和生活习俗,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性,是非常好的电影作品之一。

四、结 语

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主要讲述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犹太人遭受了种族歧视的痛苦和灾难。电影通过讲述泰维一家的社会遭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犹太民族的遭遇。然而这些犹太人却没有屈服,在不断寻找这种精神和生存之间的平衡。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对当时的黑暗历史进行深刻反思,体会到电影中所展现的对生命的敬重和犹太人的那种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毕岚.犹如琴弦的人生――音乐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人文意蕴[J].写作,2003(17).

[2] 闻韶.《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中的犹太文化内涵[J].歌剧,2013(03).

[3] 谢倩.《屋顶上的提琴手》:散发着人文气息的音乐剧[J].歌剧,2008(10).

[4] 吕丹.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犹太文化符号剖析 [J].四川戏剧,2012(05).

[作者简介] 关丽娜(1981―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俄罗斯远东国立艺术研究学院博士,天津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小提琴演奏。

上一篇:1998~日本怨灵式恐怖片的角色分析 下一篇:《归来》中男性叙事策略下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