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作文

时间:2022-02-16 09:32:41

宁波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作文

【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蓉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个题目意在引导同学们对生活、人生进行辩证思考,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写作时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命意指向,准确审题立意。

【写作立意】

材料中的两段话共同指向“人生之路”,但又各有侧重。非洲谚语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团队合作意识,众人智慧胜于个体力量。席慕蓉的话启示我们,人生有些路必须单独面对,即使路上有坎坷、有挫折,也要坚持走下去。

立意的最佳角度是将材料中的两句话综合起来思考,以其中一句的含义为主,兼顾另一句。比如“人生路上,独自面对必不可少,但‘众行’可以让人走得更宽、更远”,突出“众行”的重要性;或者反之,写“‘独行’的必要性”等。

抓住一段话的含义立意,深入思考,属于次佳角度。把两段话完全对立起来看待、理解,或只抓住材料中个别字句如“单独”“走路”等写作,属于偏离题意。

【评分标准】

兼顾“众行”和“独行”两个角度,主题明晰,层次清楚,语言有特色,可得54分以上。

从“众行”或“独行”单个角度出发选材立意,可得42分以上。如果材料新颖、层次清晰、阐释具体、见解深刻、主题清楚,可得49~54分。

只抓住材料中个别字句如“单独”“走路”等写作,没有结合“众行”或“独行”组织材料;或转换材料含义写作,比如写“选择”等,只能得36~41分。

主题混乱或不明确,完全脱离材料或套作的文章,得分不超过36分。

宁波中学 谭梦诗 众行则远 独行则深

宁波考生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但又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这句话,我时常会记起,也时常会忘记。独自一人的走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众人并行的走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我深信与众人同行是人生路上重要的支撑。

每逢年末,回到乡间的老家与亲友团聚是惯例了。烟尘漫漫的车轮行进中,小小的低矮村庄渐渐从水墨的山色中显露出来。土坯的粗糙墙面、坑坑洼洼的小径以及常见的伏在门后的猫猫狗狗,熟悉又陌生的农家场景与刘亮程的笔墨如出一辙,这大概是刻画在血脉里的共同记忆。

每年必然的团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大圆桌上摆开筷子,屋子里升腾起温暖的雾气,萦绕在亲人间。围在一起,躬身在一张饭桌边,互相舔舐一年之中的喜悦和悲伤,这样,一天天积累下来的疲惫尘垢仿佛从骨子里被抽取出来,随着飘散的炊烟消逝。

这种团聚是群岛,而非孤岛。这温暖的氤氲把人与人从血肉的脉络里串联在一起,一起从冬日走进春季,一年一年。我想,这也许是整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源。我们众人并行,相互扶持,方能积聚力量,越行越远。

然而,我深信人终归又要一个人走,一路独自面对前方的一切。

离乡的车即将驶走,满满的车厢裹挟去一个村庄的气味和记忆。我们终究是要坐在彼此独立的一排排座位上,驶向一个个不同的站点。不只是要离别,才独自一人上路,因为人的本质就是孤独的。

生命的悲欢只能由一颗心来独自承担。

更多时候,我们必须远离亲人朋友,这时,生活的艰辛会落在一个人的肩上。即使是在团聚的日子里,只有用自己的双腿才能走完人生的路,能支撑人生活下去的只有自己的灵魂。

村上春树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每个人都好比一座双层建筑,入口在一楼,那里住着我们的家人,二楼是每位家人各自的房间。还有一个地下室,我们姑且称之为“灵魂地下一层”。这是一片广阔的空间,储存着我们记忆的碎片。而不为大部分人所知的是,在更深处的“地下二层”,还有着一间漆黑的屋子。没有人知道这个黑屋子有多深,也没有人知道它的最低处能到达何处。

人生路上,当我独行于世时,我可以走进那个黑暗的穴室,与灵魂对话,独自承担生命的风雨。只有这样,一个人走的时候,才有咀嚼孤独的勇气、直面死生的态度。

所以,一个人先学会独行,体悟人生深邃之妙,才会有与众人并行、面对生活的力量,生命的孤单并非孤寂,人生之路的孤独并非沉沦。

得分: 58分

点评: 文章语言平实质朴,行文明净、干脆,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纯由自己的胸臆而出,如行云流水。当然,朴实不等于简陋寒碜,可以看到引用、比喻等手法圆熟地融于行文之中。

得高分还有一个要素,那就是紧扣题意、立意辩证。作者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词“众行”“独行”,以“众行则远 独行则深”为标题,兼顾两方面,巧妙地将叙述与议论结合起来,使得文章形象性与哲理性相融,清空悠远之中有一种严谨与深刻。 灵魂的独行

宁波考生

龙应台的《目送》中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有些路啊,要一个人走;有些关啊,只能一个人过。”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多人逐渐地离开了我们,朋友因工作而分开,父母因老去而离别。越长大,越孤独。

有时候,这些看得见的别离、需要独自承担与独自面对的痛苦,比精神与灵魂上的独行要轻松得多。因为这些是人人都要经历的必要的成长过程,虽然十分辛苦,但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或是帮助。可是有些灵魂上、精神上的独行,是不被理解的修行,甚至遭到外界不断的批评与破坏性的干扰。

凡・高,他的家族几乎控制了当时整个欧洲绘画作品的买卖,他本可以依靠取悦大众的审美,仅需粗制滥造便可成为大富翁,而他却选择一生潦倒。他坚持灵魂的独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画派。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所有的生物在阳光下以同样的节奏闪耀着。在他生前,仅有一幅画作被买走,并且这个买家还是不断资助他的弟弟,生活之窘迫可见一斑。这是一段不被当时人所理解的独自的修行,痛苦至死,却为如今的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同样作为荷兰人,著名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是犹太人却背叛了犹太教,他坚持以磨镜片来维持生计,拒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提及宗教为条件的聘请。他,他们,坚持着灵魂的独行。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一定要单独一个人走,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要坚持下去的原因是:心里有一把火,去创造、去探索新世界的一把火。

那把火,也许是信仰,也许是一种热切的心情,也许是被美好生活所迷住的心。但它点燃了我们正在前行的、必须独自承担的一场修行。也许现在,它不被理解,让你十分痛苦,但你不要退却。因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在你看不到的未来,它的果实会闪耀出令人惊叹的光芒。

有些路,要一个人走。这条路不仅是成长过程中破茧而出时的痛苦,更是成人以后你灵魂的修行,它不仅有所选择,更是特立独行。不管如何,请你高举心里的火把,它会帮助你穿越黑暗,找到光明!

得分: 54分

点评: 文章作者以一种灵魂独语的方式宣告自己的主张:“这些看得见的别离、需要独自承担与独自面对的痛苦,比精神与灵魂上的独行要轻松得多……有些灵魂上、精神上的独行,是不被理解的修行,甚至遭到外界不断的批评与破坏性的干扰。”这种透过浮华直达本质的真知灼见,显示了思想的深刻。

作者思想的深刻还在于指出了“选择一条路,夜再黑再暗也要坚持下去”的原因:“心里有一把火,去创造、去探索新世界的一把火。”由生活到哲学,这是作者的灵魂独语。这种深刻,在同龄人中不多见。 坚守独自前行的路

宁波考生

爱丽丝・门罗在《逃离》一书中说过:“一个人的跋涉,纵然会黑暗无边,但是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一个人前行上路,夜再黑,我们用信念挺下去。”

在《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村上春树笔下的多崎作本属于一个五人团体,这个团体中大家和睦相处,行动一致。这样的和谐保持了五年之后,多崎作却得知自己被这个团体抛弃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也无法去寻找原因,他被彻底地分隔开来。他的名字里没有色彩,这样沉重的打击给这个正在成长的年幼的心灵带来无比的伤痛,使他的生活彻底陷入黑暗。在消极度日了六个月后,他终于明白,在这世间有些路是非要一个人面对的,再黑暗的人生也要用心中的信念坚守下去。李斯特的《巡礼之年》这首音乐恰是一盏明灯、一碗良药,使他渐渐走出阴影。

这带着淡淡忧伤的文字中的独自前行,有时恰恰是我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黑暗的生活、绝境给我们当头棒喝。每个人都可能是多崎作,每个人都需要一首《巡礼之年》。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在创业初期并不被人看好。没有人认为他会成功,他的想法也被人质疑、嘲笑过。一路的黑暗,他凭着信念摸爬滚打过来。

披头散发、狂放不羁的艺术家米勒最初也是备受冷眼的,但是他保持着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坚守下来,被罗曼・罗兰赞为:他似来自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时代!

智者如达摩,面壁沉思九年,是信念驱动他不断前行;智者如耶稣,漫漫传教路上,即使黑暗无边,只要有了心中的信念,就能坚守下去。

在生活中,在成长路上,有些路我们不得不独自走过、独自面对。我们需要坚守心中的信念,相信会走出黑暗。

如同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中所说:我的生活就像是在白夜中行走。何谓白夜,那便是秉持心中的信念前行,再黑的夜,依然会亮如白昼。

得分: 53分

点评: 这篇文章举例丰富,从爱丽丝・门罗讲到村上春树笔下的多崎作,从马云讲到艺术家米勒,从面壁沉思九年的达摩讲到黑暗无边路上的传教者耶稣,再讲到东野圭吾的《白夜行》……由外国到中国,由古代到现代,由事实到名言,由事例到感悟,由书里到书外,由理论到现实……所有例子都指向“坚守独自前行的路”这个主旨。文章视野开阔、内容丰厚、内涵深刻,显示了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与阅读功底。

上一篇:聚焦时事热点,激活写作思维(二) 下一篇: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