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1710L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性能试验及推广建议

时间:2022-02-16 01:54:11

TC 1710L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性能试验及推广建议

2010年镇赉县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项目基地。在农机具推广过程中,TC1710L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是重点推广机型之一,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现论述如下:

一、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型号为TC1710L型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割幅为1050mm,配套动力为13.6kw/2600rpm柴油机,外形尺寸为3500mm×1650mm×1680mm,整机重量为1180kg,作业速度为0.28-0.67m/s,工作效率为1200-2000m2/h。

二、结构特点

TC1710L型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采用液压升降立式割台、清选能力强的下喂入轴流滚筒脱粒清选装置、自动控制报警装置、集中注油装置及茎秆处理装置。发动机采用三缸直列式水冷四冲程柴油机,总排气量879cc,质量可靠,燃油消耗少;并设有发动机启动安全装置和切断油路自动停车装置。变速传动系统采用液压变速,手动离合器和湿式制动并用,前进9档倒退3档,使用可靠,操纵方便。切割装置采用动、定刀片,动刀单驱机构,可进行低割及倒状作物的收割。脱粒清选采用轴流下脱式、二次清选机构,部分杂余通过二次回升搅龙,输送回振动筛摇动板上进行二次清选,使气流清选和摇动分选方式并用,适应不同作物,发挥最好清选效果。

行走系统采用整体式橡胶履带,前置驱动轮,接地比压小,附着能力强,过埂能力及转向性能较好。该机还有12处注油口集中注油,取消了逐个注油工序,在易发生故障或人工难以监测的重要部件处安装先进的报警、自动控制显示装置,提高了机器生产率、可靠性和安全性。茎秆处理采用切碎、集堆、条放3种处理方式,主要工作部件是圆盘割刀。

三、试验及推广情况

试验区选在建平和莫莫格内,这两个乡地貌平坦,多属于第二积温带,主要种植高产优质水稻,各项配套基础好,特别是方条田建设较好。2011年秋季镇赉县虽然普降秋雨并伴有早霜,但是仍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收割作业从9月中旬持续到10月中旬,3台机器日平均作业10h,作业生产0.13hm2/h。随着机手加强熟练程度提高、水稻逐渐成熟和机器调整到位,机器效率达到了设计要求,使总损失率、清洁率、破碎率及使用可靠性等均超过国家和行业标准,作业质量等方面受到购机户及水稻种植户的好评。

四、主要性能分析

(一)作业性能

通过2010年对水稻收割的大面积作业试验,证明此机器适合吉林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收割作业条件和要求,符合国家和行业收割机械标准。主要性能指标为:总损失率98%,破碎率95%。在割幅一定条件下,作业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动机动力和脱粒清选结构的合理配置,该机型在一般作业条件下的作业效率为0.12-0.18m2/h,在水稻高产和倒伏的情况下,作业效率有所下降。该机用夹持式半喂入脱粒方式,且喂入范围可调,在多档位、不同喂入条件下,有较好的适应性,损失变化不大。作业质量与作物品种和干湿程度有关,提高作业质量,势必降低作业效率,该机型适应性较好。在收割高含水率和高产作物时该机存在效率下降、阻塞、损失增加等问题。

(二)适应性能

该机要求田地泥脚深不超过15cm,池田面积600m2以上,收割作物高度50-130cm,收割倒伏60°以上(逆割)。当作物籽粒成熟、茎秆用手摸不湿时即可作业。

(三)经济性能

该机器的收割期可达1个月,日平均工作10h,作业率0.13hm2/h,收入为850元/hm2(人工割捆、脱粒为950元/hm2)。

五、推广经验及建议

综上所述,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应充分考虑机器的适应性、可靠性和经济性。1、使用前应对操作人员做深层次培训,达到熟练掌握机器性能的程度,并配备专门的保养人员。2、方条田建设要到位,对收割方式和负载要熟悉,从而增加机器工作的可靠性。3、该机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必会推动经济性,特别是30hm2以上的种植户,能达到早收割早上市的目的,经济效益颇丰,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4、该机器大面积推广仍需政府支持,以降低购机成本,提高机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市畜牧业学校)

上一篇:旅游专业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下一篇:出境游客人非法滞留风险评估指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