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

时间:2022-02-15 05:55:08

浅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

摘 要: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原因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产生了充分的利益激励。在我国,经济正日益市场化,企业各部门各利益相关人对会计盈余或亏损的问题十分敏感,会计盈余成为许多契约的重要参数。该文首先对已有的盈余管理研究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情况,从盈余管理概念、经济后果、动机以及治理与防范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治理;防范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1)契约角度。在合同为刚性和不完全时,盈余管理就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法,用以保护公司免受未预期到的现实状态的影响。(2)财务报告角度。管理人员用来传递内部信息给投资者的一种机制,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值。可见盈余管理实际上是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

二、盈余管理经济后果分析

从资本市场观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表现在:

(一)对股价的影响

股价上涨后,部分在低位买进的投资者(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在内的内幕交易者),就可能通过股价的上涨而获利。而外部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性较强,许多人抱着“买涨不买跌”的想法以高价购买了股票。而被管理的盈余不可能持续保持高增长,盈余出现下降,股价开始下跌,造成投资者的损失。这些证据说明,市场参与者确实是被那些简单的甚至是透明的盈余管理行为给蒙骗了。

(二)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市场并不能辨认和惩罚“坏”的盈余管理行为。即往往市场会对管理层预期作出相反方向的反应,并且倾向于做出过度的反应,从而导致企业的价值被低估。

(三)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

“微利”现象的存在,导致应该被ST的公司仍然在盈利公司的行列,甚至应被摘牌的公司仍在正常交易,结果使市场风险剧增,有限的资本资源被无效占用和浪费。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学术界也对市场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本文试就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做以下分析。

(一)股票的发行与上市

《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法合规的“骗”得上市资格。同时,讲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

(二)维持公司上市资格

根据《公司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2年亏损,或者每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者财务状况异常时,将进行ST处理(特别处理);当其继续亏损将暂停上市资格,即停牌。目前是进行PT理(特别转让处理)。这意味着如果继续经营不力,将要退出股票市场,这是投资者不准愿看到的结局。因此,对ST,PT公司进管理甚至操纵利润,就会成为常见的手段。

(三)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之所以成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四)规避债务契约约束

企业注意到本年度的一些财务指标有偏离债务条款的趋势或已经偏离时,也会有很强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与防范对策思考

在盈余管理问题上可以采取适当的治理和防范措施,尽量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各利益主体多方博弈的过程,具有固有的灵活性。一旦出现新的会计问题,会计准则便会出现“真空地带”给企业造成盈余管理机会。所以应当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在我国董事会是代表股东利益的常设机构,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机关,同时对股东大会负责。但独立董事既使发现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也不会采取行动制止,更不会以公告或警示等方式引起市场的关注,而是选择沉默或是离职。作为监督部门的监事会也依附于董事会,其监督作用更是大打折扣。据此,我国上市公司应该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盈余管理的可操作性。

(三)强化注册会计师监管

上市公司常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介入使其盈余管理行为合法化。因此应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以及行业的自律和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充实监管队伍,并赋予其相应的,建立调查委员会、技术鉴定委员会,提高行业自律监管的处罚权权威性。监管部门也应该完善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模式,使管理层不介入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制约管理层变更事务所的情况发生。

(四)改善证券市场相关制度规定

在股票发行方面,可以继续采取上市保荐制度。

五、发现与启示

首先,在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学者大多集中于公司规避监管政策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随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其他动机同样值得关注,今后的重点可能是把盈余管理与股价经理报酬以及债务契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将有益于有效甄别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同时也有助于政府监管部门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政策。

其次,中国的制度背景以及证券市场有异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有别于国外的情形,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形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将是今后研究者的努力方向。

另外,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此外,盈余管理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否误导投资者的决策、是否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强制性披露要求是否有助于减轻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等问题,迫切需要监管者和学术界给予充分关注。

参考文献:

[1]对盈余管理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J].西南金融,2007,(05).

[2]浅析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J].辽宁经济,2003,(07).

上一篇:不胜在己,可胜在敌 下一篇:浅谈保税物流与保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