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花开自然 呈茶韵清寂

时间:2022-02-14 06:54:33

似花开自然 呈茶韵清寂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谐统一。然而,美术教育在现代社会呼唤真正人格方面能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在教育情境中美术活动可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姿、异彩纷呈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中感受,在领悟中体验,在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生命的潜能、生命的智慧、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乐趣,获取真、善、美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美术”之美,在于它结合了真与善,因而它对人格教育的功能是全面、整体的。

关键词:创新;激发;好奇;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43-02

艺术贵在创新,创新需要个性,世界之大没有完全相同的山峰,人口之多没有毫无差异的个性。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促进人有个性地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是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的教育。”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总是偏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我们认为认识学生不同的个性,努力挖掘每个人的才能与天赋,激励学生自我表达,尊重其个人体验,在艺术教育中尤为重要。当今的美术教育担当着发展人格的重任,也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在需要。

首先,美术教育过程的实施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创造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特征。因此,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的有力的原动力,对此,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儿童速写训练”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在培养儿童建立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知识结构,全方位地对全体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注重智力开发和培养,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以往的美术课,教师总是一味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使孩子们原有的好奇心就这样被扼杀了。但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利用儿童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引导儿童细致观察,善于思考,抓住事物特征,观察事物局部,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那么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就能够享受自主活动快乐的“高峰体验”。针对这一特性,笔者经常拿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提出一些奇特的问题来调动他们的各个感官系统,使之同步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也不例外,要能发挥自己的天性、创造力,画他们自己想画的、真实的一面。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儿童生活中抓好题材,激发其兴趣,组织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孩子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在玩中画、画中玩。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想象和创造,教师应大胆、开拓地设计活动。如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去公园、菜市场写生,让学生不仅只会运用手中的笔和纸,还应学会利用自然材料创作。通过学生收集废弃物然后通过想象自己动手制作,原本不要的东西经过这么一加工就变成了孩子们喜爱的玩具或是装饰品了,使学生不仅了解了自然材料的属性,体会了生活的情趣,而且体验到创造天地是那么大,孩子们的想象创造也将变得与天地大海一样广阔。所以,教师不仅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还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长善极失,善于挖掘学生美术学习的独特性。就好比要将蛰伏的独特点、“闪光点”挖掘出来,需要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一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大的、轻松的活动环境,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孩子的主动性,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激发儿童充分的想象,将无形的感觉用线条、颜色、图形来表达,鼓励孩子们“异想天开”,去想象那未知世界,大胆地画出心中所想,如学生创作的“奇怪的鱼”、“多功能的立交桥”、“未来的游乐场”、还有他们创作的“水果鱼”、“21世纪的能源站”、“新式挤奶器”,等等,都充满着孩子们美好的愿望与创造。所以,教师要多留给孩子一些想象的空间,并保护这些宝贵的想象资源是尤为重要的。

在想象、创造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广泛的观察能力,积累感性经验、合作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交际能力强、接触面广的孩子,往往思维敏捷开阔,想象力丰富。因此,笔者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带领他们走进人群,走进闹市、画修鞋的、买菜的、工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并鼓励他们大胆地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注意观察人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引导孩子发现人是活动的、是有感情的,每个举动、每个表情都表达了一种思想和感情。通过交往和观察,让孩子热爱这个生活的环境,热爱周围的人们。只有真正有了这种热情,才能使儿童产生绘画的欲望和激情以及创作的灵感。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能更充分地发展创造思维,挖掘儿童的潜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个性特点,对发展学生的独特性来说非常重要,是现代化美术教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如果用音乐来比喻传统教师是一个独奏者,只要熟悉并使用一种乐器即可,现代教师则是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不仅要熟悉各种乐器特色,更重要的是能配合乐章的发展,适合引导各种乐器演奏,以充分表现乐章的优美旋律与丰富内涵。因此,这就为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多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从一个教书者魅力转身为一位教学研究者。如果我们多一份“教学”思悟,多一份“自然”实践,多一份“科学”探究,更多一份“专案”教研,如此,你我将“神七”般飞越课堂,体验童心灿烂的心灵原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上一篇:浅析美学元素在高校新老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不同... 下一篇:网络营销和传统市场营销的有效整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