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装置艺术的创作思维

时间:2022-02-14 01:57:03

探讨装置艺术的创作思维

装置艺术及其创作思维

始于60年代的装置艺术,是英文词汇“installation art”的意译,从专业领域看,装置艺术就是将特定的物质文化实体,加以艺术化的系列改造,并将之重新赋予丰富精神文化属性的观念艺术,即“世界不是你看到的样子,而是艺术家想要你看到的样子”。从受众角度看,对装置艺术的欣赏仅凭视觉所感受到的直观印象是不够的,只有捕捉更深层次的讯息,才接近作品真正的意义所在。我们知道,大脑活动分三个层次:对外界情境最直接敏锐的本能反应、受自身下意识或习惯支配的行为运作和受教育、训练、经验影响的思考部分。站在受众体验的角度,它们都对设计的创作思维有所影响。

给予受众本能刺激的创作思维

本能反应的形成是人类自然进化的规律,这种进化的结果使我们对外界环境的直观信号非常敏感。装置艺术的思维创作阶段,非常注重考虑如何将这些基于本能的、原始的吸引力让我们在生理心理上产生愉悦、刺激或印象深刻的体验。针对这些完全下意识的体验,装置艺术的创作思维之一就是给予受众本能刺激,即包含激发正面情感、诱发好奇感受在内的两种有效模式。

(1)激发正面情感。作为人类本能层次最原始部分,自然我们会对美好、温馨、香甜、光明的状态和事物产生正面的情感,这也是源于人和万物共生和相互演化。装置艺术家在创作阶段往往着重打造作品的优雅外观、细腻触感,以迎合受众对美好事物的心理喜好,从而为进一步的欣赏打下基础。

(2)诱发好奇感受。人的成长本是好奇心不断释放与满足的过程,外界于人始终是神秘的。随阅历增加,旧的好奇心会在满足中消失,但以之转化的知识体验基础又促发了新幻想,使人在遇见未知时产生新的好奇。装置艺术不乏通过采取对作品形态、色彩、材质等特殊改造来换取耳目一新的感官体验,诱发受众的好奇感受,并引发他们在所设置的疑点和悬念前做更长时间的逗留。

给予受众行为诱导的创作思维

受经验、训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会因习惯养成行为动作定势。在行为状态作用下,我们的举动并不受意识主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高速路上,我们可以在与后座朋友聊天的同时熟练地控制手中方向盘、稳定驾驶汽车。惯常行为不会让我们留意,但当环境场景的客观变化使我们不得不人为去调整变化时,新的行为状态会让我们不自觉地聚焦注意力,审视那些与我们行为发生新关系的外物属性,并产生

系列特殊的情绪感受。装置艺术的创作者通过抓住人们思维的这特点,通过干预、诱导行为,改变受众情绪体验,而为自己的作品细节博取了更多关注。

(1)建立互动关系。我们在参观传统的设计时,往往会被传递孤单的感觉,因材料、技术等局限,我们不得不独自面对和思考艺术品,这样严肃单调的观赏状态难让人对作品产生全面生动的理解,也难让人一直坚持到最后。装置艺术的创作思维却强调交互性,如借助离散传感器对参观者的互动作出即时回应,从而激发受众与作品做更深交流,其作品的被感知度也显著提升。

(2)打通感官体验。人们认知身边事物,80%是通过视觉行为的完成,单方面的视觉体验并不能完成对事物的完整感知,当我们综合各个感官进行互通体验时,我们会有更全面的感悟和更愉悦的体会。装置中刻意营造的环境氛围、夸张凸显的装置某些特质,都能无形中打通人的感官体验,让受众在视听、视触、视味中更真切感知作品所要传达的情绪。

给予受众思考衍伸的创作思维

在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人类大脑能够思考自身的运作,这也是有意识的思维并加以归纳的基础。思考赋予事物意义和价值,其重要性同样之于任何形式的艺术设计表达。面对一件作品我们陷入认真的思考或反思时,离创作者所想表达的观念就越接近。因而给予受众衍伸思考的余地,是装置艺术家在作品伊始必须强化的创作思维。

(1)打破惯性思维。惯性思维是我们认知的固定倾向,若按已有思维去打量事物,就只能局限某个角度看表层。装置艺术的创作思维往往是通过光怪陆离、颠覆逻辑的呈现方式,使受众破除惯性思维的干扰,从多个全新角度来体会和感悟。

(2)唤起记忆片段。记忆大多寄托人们某些细腻情感,那些能让人深情回忆的作品更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当记忆的片段与作品表达的情感无形默契时,微妙的情感纽带会让人产生一种被理解、被读懂的感动,这种感动增加了对作品的亲切感和熟悉感,最终有助于内涵的升华。

(3)创造想象空间。想象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复杂的认知能力,不仅可丰富事物形象,弥补表象不足;也可让原先被框死的概念免受约束而被重新注解,这种特性与装置艺术旨在重新解读事物的创作初衷不谋而合。设计师可巧设意向,让受众借助想象打开对作品的新理解和新感悟。

(4)引发深度思索。装置的意象,连它的创作者也难以全部把握。而装置艺术本不是为了让人很快得出一条公认的、言简意赅的结论,而是鼓励大家静下心,“多多益善”地发散思维以获得对作品精神内涵更深层次的解读。不同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解读形成的产物才能最大限度丰富作品的蕴意。

上一篇:如何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浅析以“节气”为例的传统主题插画的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