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2-14 01:43:21

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和学的效率;第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自主;课外

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并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的养成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保证,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介绍好书、好文章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些文章应力求文质兼美,能够体现现代意识和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童心童趣,能够折射出儿童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语言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故事诱读培养兴趣。小学生听说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现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当老师讲完故事,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或文章,这时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激励学生想象激发阅读兴趣。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却是无限的。只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以“有尽”的“言”中领悟到“无穷”之“意”

(3)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激发阅读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低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巩固阅读的兴趣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书,提高阅读质量,可以尝试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二、以学生为主体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提倡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乐学”的美好境界。

2.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等等,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行构建文本的意义,而不是由教师分析它的意义,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其次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同,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可以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可以对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异想”,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写作意图进行比较,或为文本内容和表达另行设计等。第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地位,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并不是说教师就不重要了。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充当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在阅读中起向导作用。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英雄人物的故事,山水秀丽风光,自然科学常识,童话寓言故事等,不仅有生动故事的感染,优美语言的欣赏,而且有人文品质的熏陶,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全程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陶冶情操。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这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依据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学生与教师的双赢。

上一篇: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 下一篇:新课标下信息技术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