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美食之霜降篇:晚秋露成霜,补益备抗寒

时间:2022-02-13 02:53:31

节气美食之霜降篇:晚秋露成霜,补益备抗寒

每年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节气,寓意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所以这一时节是养生滋补的好时候。正如谚语所云“补冬不如补霜降”,且民间认为“秋补”比“冬补”更重要,通过调补身体,可以增强冬季的御寒抗病能力。

晚秋气温逐渐下降,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能量的同时,也应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忌生冷。平日可用1~3个核桃肉与1~3片生姜同嚼服食,以预防秋季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药食兼优的菱角、板栗是调理脾胃的佳品,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益精等功效。

对于有冬季进补打算者而言,此时正是打“底补”的最佳时期。“底补”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大枣煮饭食用等。

腰果清炒山药

原料:腰果10克,山药50克,胡萝卜和青椒适量。

做法:青椒洗净,切片;胡萝卜洗净,切片;山药去皮,洗净,切块,放于清水中备用(以防山药颜色发黑)。将胡萝卜和山药放入开水中汆烫,捞出沥水。锅中倒入油,用小火将腰果炸熟,倒入胡萝卜、山药和青椒,一起翻炒,加盐和鸡精调味。

点评:适量食用腰果有助晚秋补益,可增加能量、增强体质。腰果含丰富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谷类缺乏的赖氨酸。腰果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是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的食疗佳果。常食腰果有强身健体、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山药乃食中之药,为秋冬养生保健之佳品,可健脾益胃,尤其适合脾胃虚弱、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山药富含淀粉,适量食用可补充能量,而且有养胃、助消化的作用,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佳品。腰果、山药搭配胡萝卜和青椒,营养价值较高,色彩诱人,是妇孺老幼皆宜的家常膳食。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食欲不振、患慢性胃病者。

西兰花炒鲜贝

原料:扇贝丁50克,西兰花100克,胡萝卜适量,葱、姜、蒜各适量。

做法:西兰花切块,胡萝卜切块,葱切段,姜、蒜切末,扇贝丁洗净。碗内放入盐、料酒、蚝油、白胡椒粉,调成汁备用。扇贝丁洗净沥干,在备用调料汁中腌制10分钟左右。西兰花放入加盐(为使西兰花颜色更翠绿)开水中汆汤,待颜色翠绿后捞出,过凉水沥干备用。锅中放油,加葱段、姜末爆香,放入扇贝丁滑炒,炒至扇贝表面发白时,放入西兰花、胡萝卜,加蒜末、清水和适量蚝油、糖、生抽,快速翻炒均匀。

点评: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其所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较多,可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增强皮肤弹性,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西兰花属于高纤维蔬菜,血糖指数低,有降低胃肠道对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扇贝维生素E含量较多,可抗氧化、消除面部色斑、减缓皮肤衰老;还可健脾和胃,适用于脾气虚、运化无力所致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本款菜品味道鲜美、色彩缤纷,是一道家常养生膳食。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多吃。

补肺乌骨鸡

原料:乌骨鸡1只,南杏仁(甜杏仁)6克,核桃肉5个,陈皮6克,葱、姜各适量。

做法:乌骨鸡去毛,去除内脏,洗净。南杏仁用水浸泡1~2小时,搓去表皮待用。陈皮泡软备用。葱切段,姜切末。大碗内放入乌骨鸡、水、杏仁、核桃肉、陈皮、葱段、姜末以及食盐等调料,上锅蒸熟。

点评:秋冬季是老慢支、哮喘等肺部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晚秋时分,气温变化大。肺喜润恶燥,燥邪易伤肺,导致病情加重,因而很多人此时出现咳嗽、哮喘发作等现象。中医认为,杏仁有润肺定喘、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于肺燥喘咳等患者的保健与治疗。核桃是食疗佳品,有补虚益肾、止咳平喘、润燥通便等功效。核桃与杏仁同食,可温肺定喘,是秋冬润肺食材,尤其适合老年人。乌骨鸡可补虚劳、抗衰老,营养价值高于普通鸡肉,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低,含铁量较高,适合秋冬养生补益。

适宜人群:女性、老年人可常食用,尤其适合老慢支、哮喘等肺部疾患者。

芡实大枣饭

原料:芡实20克,大枣8枚,粳米200克。

做法:芡实用水浸泡1小时待用。大枣去核,洗净。将芡实、大枣和粳米一起共煮成饭。

点评:晚秋时分,气温明显下降,也最适宜秋补。此时补益,可为冬令进补打下基础。霜降时节宜多食用健脾胃的食物。脾胃功能强健,就能更好地吸收滋补食物。芡实不但能健脾益胃,还可补充营养素。对于需要调补的人来说,常服芡实,有助补品消化吸收。大枣味甘性温,可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症。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冬令进补前食用。

上一篇:优秀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课堂案例 下一篇:探究山药最佳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