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调查

时间:2022-02-13 07:32:06

2011年4月3至7日,文登市泽库镇中心幼儿园爆发了1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共发病16人,继发感染者1例,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流行情况

泽库镇中心幼儿园共有在园幼儿186人,其中男孩97人,女孩89人。2011年4月3日,大班1班1名女孩精神不振,头痛,第2天左耳下肿胀、疼痛,咀嚼时疼痛加重,食欲不振;查体:体温38.6℃,耳垂周围肿大,表面不红,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压痛,实验室检查:WBC9.5×109/L,LC0.53,经泽库镇卫生院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5至7日陆续在大2班、中班、小班发生并形成高峰,共有16人发病,发病率为8.60%,其中男孩9例,女孩7例,男女无明显的区别。发病年龄最大的6岁,最小的3岁,以4岁和5岁发病数最多,共11例,占发病总数的68.75%。继发感染1例,占病例总数的6.25%。

2 临床表现和治疗

起病多有发病急,发热(38.0~39.8℃),单耳或双耳下肿胀疼痛,吞咽困难,食欲不振,乏力。有1例患儿并发颌下腺炎,体温高达39.8℃。患儿中有7例在2岁内接种过腮腺炎疫苗。

采用抗病毒、消炎、解热止痛等对症治疗,患儿进行隔离、休息,有并发症的积极配合医院治疗。对教室经常进行通风换气,并用1:100的84消毒液擦洗桌椅,空气消毒,对未发病的做好自我防护,可注射腮腺炎疫苗或麻风腮疫苗,多参加室外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3 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肿痛为其特征,其它腺体和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同时受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通过唾液、飞沫传入体内,在口及鼻粘膜大量增殖后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随之病毒经血液至全身各器官。传染期在腮腺肿大前7d至肿大后9d,主要侵犯儿童。随着儿童接种腮腺炎疫苗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由于疫苗效果和接种率低的影响,仍有腮腺炎的局部流行或散发病例,而且并发症较多。

本次疫情的发生,由于该园卫生设施不健全,幼儿无自我保健意识,没有做好先期患儿的隔离工作。今年4月气候还不是很暖和,教室门窗紧闭,这样的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容易造成多种疾病的发生。另外,由于托幼机构的孩子还小,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机体抵抗力低也是发病的一个因素。

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季节,在流行期间,最有效的应急预防措施是隔离与治疗病人,同时还需要对易感人群接种腮腺炎疫苗。托幼机构要加强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降低发病率,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

上一篇:诸城市生活饮用水三氮污染状况调查 下一篇:孕期营养保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