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图 重装开放

时间:2022-02-12 10:24:28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文化建设被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文化兴国”战略意义凸显。10月1日,经过5年改扩建,投资3.1亿元的河北省图书馆全面试开馆。新省图硬件设施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升,已成为我省不断月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缩影。

省图新馆极具文化气质的公共空间

河北省图书馆新馆自今年7月1日部分试开放后,经过三个月的设备安装调试,10月1日全面试开馆。

河北省图书馆始建于1908年,1909年开馆服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承担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原省图书馆内部空间格局已不适应现代图书馆“藏、借、阅”三位一体要求,加之自然损耗,建筑内外暴露出诸多问题。

2005年5月30日,省委书记、省长现场办公议定对省图加大投资规模,在原址实施改扩建工程。2006年9月6日,省图书馆隆重举行“改扩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2009年,省图改扩建工程被列入省会三年大变样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建设项目。

经过改扩建工程建设,省图新馆舍显得典雅大气并充满现代气息,在设计理念上将历史延续性与现代性完美统一。其核心建筑以“智慧塔”的意象,由地下一层向上逐渐汇聚而成。新馆吸收了国内以及国际先进的开放性设计理念,具有全新的服务功能和阅览空间效果,全面开放后能够同时满足3000余名读者阅览,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极具吸引力和文化气质的公共空间。

据了解,省图新馆总投资3.1亿元,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设计藏书量330万余册,阅览坐席3070个,网络信息节点4000余个,服务窗口34个,包括借阅一体的大开间开放式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和活动室、多媒体阅览室、视频欣赏区、报告厅、无障碍阅览区等,还增设了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设施。预计年接待读者150万人次。

这次全面试运行开放的有总服务台、书目检索、报纸阅览、期刊阅览、期刊外借、图书借阅、多媒体阅览、少儿图书借阅、视障阅览、参考咨询、古籍阅览、地方文献借阅、自习区等服务窗口,以及在周末举办的公益讲座。

亮点纷呈设施现代化 服务人性化

河北省图书馆这次开馆后在硬件设备上的一大亮点是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业务管理与服务,为读者高效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启用自助借还系统,在省图书馆A区一层、三层和少儿服务区等处共设立了10台操作简单的自助借还机,方便读者自行办理图书借还手续。

10月1日起,省图东西两侧的东大街和西大街上设置的3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也将全面启用,共存放3000余册图书和期刊,还将定期更换,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由于RFID技术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在借还书时无需人工操作,而是使用无线频率通信进行自动识别、追踪和管理,使用该系统后,读者只要将自己的借阅证和文献放在借阅设备下方,RFID借阅系统就会自动扫描并识别读者个人信息和文献标签信息,在完成借阅过程后,打印机会自动打印出借阅清单,由读者保存。归还时,读者将文献送到回收设备,设备安装的RFID读写器能自动对书籍标签进行扫描记录。文献由一条传送带送至回收车中,统一整理后上架,以备再次借阅。因此,读者在图书馆闭馆后同样可以借还图书、查询书目、预约借书,同时还可以享受电子资源浏览等服务。

在硬件设备升级更加现代化的同时,省图书馆还全方位扩大了服务范围,更为人性化,将为读者带来更加高效、便利与贴心的服务。分布在馆内各个服务区域的计算机、检索机、自助打印复印设备和自助存包设备也都全面投入使用。馆区内实现了开放式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读者可自由上网查询数字资源,遨游互联网。

图书馆残障人阅览室内配有语音读屏电脑、DVD播放机、有声光盘、盲文书籍以及方便残障人士使用的阅览桌椅。盲人读者阅览室还建有无障碍设施,有专职工作人员为残疾人读者提供指导和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在这个阅览室里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上网获取知识和信息。让残疾人充分享受到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

此外,河北省图书馆还设立了网上虚拟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将互联网变成一个可交互的立体空间,通过网络就可身临其境地浏览省图新馆布局和检索图书资源。读者通过浏览访问河北省图书馆网站,在网站中点击“虚拟图书馆”进入系统中。读者可通过该系统进入虚拟现实图书馆,可以用3D模式浏览、查看图书馆内部建筑布局、馆室分布、读者指南等。读者可选择下载系统客户端软件或在线使用浏览器浏览、使用虚拟图书馆系统。

全面试运行期间,实行普通图书免证阅览,凭证外借。10月1日开始启用“一卡通”读者证,此前办理的的读者证,可免费更换新的“一卡通”读者证。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可免费申办少儿读者证。

记者体验在图书馆度过的休闲时光

2011年10月1日,整修一新的河北省图书馆又打开了大门。据说开馆当日办理读者证的人排起了长队,所幸我有先见之明,在开馆之前就先办好了。

9月30日下午,一些像我一样心急的人已经在省图书馆一楼大厅总服务台前徘徊了,大概图书馆方面也很理解我们对文化的饥渴,所以早早就安排了工作人员。办理读者证的手续挺简单,我先填写了一份《办理河北省图书馆读者证申请表》,然后就排队等候。前面只有两个人,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在家长陪同下交了50元押金,办了一张少儿读者证,另一位是换证的中年人,不用再交押金,只需要把原来的旧证换成现在的新证就可以了。不到五分钟就轮到我了,交上申请表、身份证和100元押金,两分钟后一张浅蓝色的读者证就拿到手了。

有了这张读者证,我就可以在省图书馆各个阅览室畅行无阻了。不过我的100元押金,每次只能借指定区域的中文图书和音像资料共2册(件)、中文期刊1册。如果交200元押金,就可以借指定区域的中文图书和音像资料共4册(件)、中文期刊2册。

办了读者证就不能浪费资源,先试试自助借还功能。一楼大厅就有一台图书自动借还设备,随便拿两本书放到上面,屏幕显示“借书”,点击“确定”,然后把读者证在机器左侧一刷,书就可以拿走了。不想拿走就再放回机器上,一点“还书”,书又归图书馆了。太方便了,看来我确实错过了图书借阅科技的大发展,以后可得补上这一课。

重温童年时光

周六带7岁的女儿去了趟少儿阅览室,顺便把上次借的书在自助借书机上还了。但是却走错门口了,进了自助阅览室,幸好随身带着读者证,要不还打不开门呢。里面空间不大,书也不多,但是闭馆的时候可以去。

平时女儿上学,没有时间去图书馆,以前周末都是带她去地下书城看书,那里书倒是挺多,可是氧气却比较稀薄,总担心影响孩子的健康。

少儿阅览室地方不算大,靠近门口的一侧是几排书架,上面摆放着孩子们爱看的少儿期刊。书架很矮,五六岁的孩子都能够得着,女儿和她的好朋友找漫画找得不亦乐乎,根本就不看一眼几乎装满整间屋子的那些图书,真是孩子。我也没有约束她,自顾自地选了本《鲁宾逊漂流记》,复习一遍。看完《鲁宾逊漂流记》时间还早,就在座位旁边的书架上随意翻阅老少皆宜的读物。少儿阅览室就是这点好,桌椅很随意地摆放在书架中间,可以随手取书放书。

少儿阅览室的对面是少儿活动中心,中间隔着一座栽满植物的中厅。少儿活动中心是一座四面透明的玻璃屋子,屋子四周铺着一圈木地板,脚踩上去很舒服。

比起阅览室,女儿更钟情活动中心。不过活动中心显然更适合学龄前孩子,但也没人规定不许小学生进去,所以女儿跟她的小同学照样玩得很开心。靠近南面玻璃墙的一排橙色塑料架子上堆满了各种益智玩具,女儿最爱的是积木和拼图,抱着玩具趴在屋子中间的彩色泡沫地垫上,孩子们很快就陷入废寝忘食状态了。因为孩子挺多,女儿也不缠着我了,我乐得坐在一边,找本书看。这里边除了孩子看的《幼儿画报》和童话故事外,还有不少育儿和家庭教育类图书,家长也有的可读。

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五点钟要闭馆,女儿还恋恋不舍,一再要求下周还来。来就来吧,在图书馆玩可比在家看电视、玩电脑有意义多了。

回味古籍经典

自从离开学校就没有接触过古籍,几年不见那些厚厚的繁体竖排,眼睛很轻松,可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牵挂。

古籍阅览室在四楼,一进门就是一股特殊的味道,这是保存古籍必须的味道。几排古色古香的高大书柜占据了大半空间,里面全是影印本《四库全书》,刚要伸手,工作人员过来了,原来古籍是不能随便动手取。想找哪本书必须跟工作人员说明,只有工作人员才能打开书柜取书。除影印本四库全书外,古籍阅览室还保存着一些比较珍贵的善本图书,其中稿抄本包括清崇厚的稿本日记《崇厚使法日记》、清代著名的蒙古史研究专家和碑学名家李文田的稿本《塞北路程考》及著名方志学家贾恩绂先生的手稿和日记等,抄本有清雍正年间的《抚预宣化录奏疏》,清吴翌凤抄本《姬侍类偶》等,清内府本包括《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御注道德经》等。

在古籍阅览室仅止于欣赏和膜拜,等哪天需要写论文了,再来细细研读吧。

爱书人精神享受的场所

如果说古籍阅览室满眼是古香古色,那么那些普通的中文期刊和图书阅览室就是爱书人精神享受的场所了。

期刊阅览室摆列着当期的现刊和合订本的过刊,可以随意翻阅,还可以借回家看半个月。我们呕心沥血编出来的《河北画报》被摆在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看见自己的劳动果实,着实很振奋,所以就在这里多看了会儿别人编的刊物,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

中文图书很丰富,分了四个阅览室,既有经典名著也有畅销小说,我挑白菜似地翻了半天,感觉有点花了眼,最后随手抽了本中篇小说集。

在阅览室选了半天书,腿都酸了,走廊上的沙发看起来很舒服,一坐下就不想起来了。沙发旁边竟然还有一台带着耳机的电脑,原来还可以听听音乐。

如果闲来无事,在图书馆打发时间倒真是个不错的选择,真羡慕那些在这里工作的人,工作休闲两不误!

河北省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完成后,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服务面积的增加和设施条件的改善,河北省图书馆服务窗口由原来的17个增加到30余个。实现藏、借、阅、管四位一体,全开架服务模式。增加了为满足老年人、少儿、残障人等多样化需求的服务场所和设施。服务更具人性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特色。文献流、读者流和员工流各成体系,静区、次静区和动区分隔明晰,充分体现省图人文、舒适、休闲的读书环境和现代、便捷、高效的服务水平。随着各类信息点的合理设置,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数字化文献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

历史沿革省图的“前世今生”

河北省图书馆始建于1908年,开馆服务于1909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清朝末年,在“西风东渐”、“洋务运动”影响下,设立公共图书馆,以开启民智,继承传统和发展实业之风在各地兴起。光绪三十三年十月(1907年11月),直隶提学使卢靖委派学务公所张秀儒、储毓轩二人开始筹备图书馆。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6月9日),直隶总督杨士骧拨银四千八百两,图书馆在保定莲池水东楼之北(原“鹿柴”处)开建, 1909年11月建成正式开馆,直隶省提学使卢靖亲笔书写了馆额“直隶图书馆”。直隶图书馆为一座2层42间的双层西式楼房,占地269平方尺,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目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1年,保定直隶图书馆改为“直隶省第二图书馆”。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直隶省立第二图书馆改为河北省立第二图书馆,实行免费阅览,并允许外借图书,但要填写借阅券,交保金,或由某店铺作保。1931年10月编印的《河北省立第二图书馆概况》,详细记录了当时的藏书,计4097种。

日寇侵占期间,河北省立第二图书馆改为“河北省立保定莲池图书馆”。1947年6月,改为“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阅览部”。

1948年保定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图书馆,计接收图书9万多册,于11月25日开馆,仍名为“保定市民众教育馆阅览部”。1950年至1953年3月,名为“保定市人民文化馆图书部、图书股”等。

1953年4月,重新改为独立的省属图书馆,名为“河北省图书馆”。

随省会保定、天津、石家庄三迁,从1961年到1987年的二十多年间,河北进入了无省级图书馆的历史,几十年积累的珍贵馆藏离析易主。1978年,河北省图书馆筹备处成立,在石家庄市重建河北省图书馆的工作正式启动。馆址历经四次选址于1982年3月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确定在长安区东大街(中段),西邻西大街,北临河北省博物馆,南邻科技大厦实施河北省图书馆建设项目。

1983年4月26日,投资960万元,建筑面积28605平方米的新馆工程正式开工。其中书库楼15584平方米,阅览楼6928平方米,办公楼2800平方米,一楼大厅1386平方米,学术报告厅1907平方米。1987年10月3日,河北省图书馆举行了开馆典礼,藏书达40万册。截至到2010年年底,已经拥有藏书185万册(件),其中馆藏中文图书145万册,外文图书8.1万册,报刊合订本22万册,视听文献和缩微制品等非印刷型文献10万件。同时还拥有电子图书、全文和题录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自建有馆藏书目数据库和河北文化资源库。

河北省文化厅厅长 冯韶慧

让人民享受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十一五”以来,我省广大文化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文艺创作生产更加繁荣,推出了一大批新的优秀作品;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拓展。

目前,我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已初步形成,全省共有群艺馆、文化馆155个,其中县级文化馆144个,达到国家评估定级标准的县级文化馆41个;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46个,其中县级公共图书馆135个,达到国家评估定级标准的县级图书馆74个。“十一五”期间新建或改扩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70余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02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97%;街道办事处文化站186个,占全省街道办事处总数的70%;城市社区文化中心193个、社区文化活动室868个。155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已完成1400个。全省共有博物馆、纪念馆92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文化广场500余个。

这几年我省的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显著,我们推动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服务网络架构。整合、购买、自建数字化文化资源容量达到74.5TB,形成了包括图书期刊、舞台艺术等适合基层群众浏览的分布式文化信息资源库群,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奠定了基础。

10月1日,经过5年改扩建,投资3.1亿元的省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并成功试开馆。新省图硬件有了新改善,服务有了新提升,并在“十一”期间,举办了“迎国庆特别专题讲座・历史的启示――从上海、嘉兴到西柏坡”、“河北乡土讲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河北名瓷赏析”、“中国藏书文化与大众阅读”,以及“健康养生课堂・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等一系列讲座,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亮点。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完善省、市、县、乡(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网络,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完备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继续实施市、县两级两馆维修和升级改造工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到2015年,所有设区市和各县(市、区)建有群艺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建有博物馆,乡镇(街道)建有综合文化站,农村和城市社区建有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

同时,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服务力度,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现“村村通”,拓展文化共享工程在城市街道、社区的覆盖面。

到“十二五”末,我们要建成与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健全,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能够公平、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河北省图书馆馆长 李春来

不遗余力为读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7月1日,省图书馆中文报纸阅览、现刊外借、现刊阅览、期刊保存本阅览、中文图书阅览、电子阅览、参考咨询、自习室和讲座区等10个服务窗口如期向公众免费开放。10月1日文献保存本阅览区、少儿文献借阅区、儿童活动区、残障读者服务区、视听服务区、报告厅、古籍阅览区、地方文献借阅区等相继免费开放。

10月1日开馆当天,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冯韶慧第一时间到省图,与全体馆员和到馆读者一起参加了“馆员与读者共建文明和谐家园签名活动”。10月13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聂辰席带领省直宣传文化系统领导到省图视察调研,对省图的现代化服务给予充分肯定,决定由省委宣传部投资在省会街区再建7个24小时自助借还点,为更多的市民提供阅读便利。

试开馆期间,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聂辰席,省政府副省长孙士彬及省人大教科文委、省编办、省财政、省行风办、团省委青联等各级部门领导到省图视察指导工作,对省馆整体工作进度、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和内外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和国家图书馆、吉林、辽宁等省馆领导到馆考察,对新馆设施、免费服务和自助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省文化厅厅长冯韶慧、副厅长王离湘、彭卫国,纪检专员徐亚平也曾多次到省图指导工作。

为了顺利实现新馆开馆目标,省图书馆专门成立了由馆领导牵头、相关部室为成员的物资保障、现场协调、安全保卫、文献调度、服务推广、技术保障、员工培训等7个项目工作组,制定了《河北省图书馆“七・一”试开馆工作方案》。从6月15日召开试开馆动员大会后,集全馆之力,奋战盛夏,不分白天黑夜,不休节假日,争分夺秒,仅用了16天时间,完成了5000余包16万册图书、5000余种报刊的清点、搬运、图书加贴RFID标签、整理上架及设备、网络安装、调试工作,同期,完成了设备与线路调试、馆区道路、和岗前培训等各项工作。

部分试开馆后,馆领导班子着手对馆安全保卫、读者服务工作等方面查找不足,多次组织召开馆务会、工程现场办公会,进行研究部署,强调工作重心和任务要转移到“全力推进整体工程建设”、“加快文献资料的筹备”上来。并制定详尽推进计划,逐项检查,督促落实。馆领导按照分工,划分责任区,深入一线,巡查指导工作。全馆工作人员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了全面试开馆各项筹备工作中。经过全馆上下不懈努力,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经费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40万册文献出库、消毒、整理上架,文献布局调整,新旧系统对接调试,新技术培训等相当于4个月甚至半年的工作任务。于9月28日至30日顺利完成了技术测试运行,为新馆开馆奠定了基础。

到年底,省图书馆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馆内服务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并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使读者服务不断上质量、上水平、上层次。同时,着手服务品牌的打造。在提升“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品牌服务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冀图讲坛”公益讲座等服务品牌。到2012年,实现全方位免费开放服务,打造“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冀图讲坛”服务品牌。同时,依托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和新技术,建立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分馆、馆外服务点、流动服务站和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公益服务范围。

上一篇:下笔剑出鞘挥毫仁义扬 下一篇:赶庙会 过大年